移民石計畫

移民石計畫

移民石(Plymouth rock)計畫的全稱為:移民石——人類搭乘獵戶座飛船前往小行星初期計畫。該項計畫不僅僅將加強人類遨遊外太空所需的硬體系統的研究,還能夠進一步提升人類長期在月球和火星上逗留的能力和信心。同時,研究計畫還將能夠幫助人類避免未來太空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危險。

簡介

藝術構想圖:藉助美國宇航局的新獵戶座飛船,有朝一日人類會實現登入近地小行星的夢想。藝術構想圖:藉助美國宇航局的新獵戶座飛船,有朝一日人類會實現登入近地小行星的夢想。

為避免小行星撞擊地球所致災難的發生,人類必須探索和了解地球周邊的小行星。人類發射到小行星上的無人探測器傳回的資料和數據表明:小行星上蘊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甚至還發現有冰塊的痕跡。如果人類能登上小行星,就可能把它作為人類探測其它宇宙天體的中轉站,進而更好的探測外太空。

台北時間2009年11月25日,據美國太空網報導:一項名為“移民石”的太空研究計畫取得重要進展。包括美國宇航局和眾多航天工業公司在內的多家科研機構或組織參與了項目研究。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是“移民石”計畫的主要參與者,他們也是美國宇航局獵戶座飛船的製造商。

2009年11月末,“移民石”計畫研究團隊將向美國宇航局領導匯報整個計畫的摘要。報告內容包括小行星登入計畫和人類靠近火星計畫。在小行星登入計畫中,還包括建造一個可搭乘太空人的太空望遠鏡的評估計畫。如果該計畫得到批准,那么獵戶座飛船升空時,就會同時攜帶一個無人駕駛姊妹飛船,飛船中將裝滿各種額外的燃料、食物、水和氧氣。

研究史

移民石移民石

早在2000年和2005年美國和日本分別發射了無人近地小行星探測器,並發回了許多有用的科學數據和圖片。但是,無人探測器有其局限性,不能深入探測小行星的準確物質構成和內部構造。因此登入小行星對美國航天局和該領域的公司無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據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人類太空飛行部項目負責人約什·霍普金斯介紹,“移民石”計畫事實上早在許多年前就已經開始。霍普金斯說,“我們希望利用獵戶座飛船開展一些有意義的科學任務,而這些小行星則是我們探索的重要目標之一。”

目標

移民石移民石

該項計畫不僅僅將加強人類遨遊外太空所需的硬體系統的研究,還能夠進一步提升人類長期在月球和火星上逗留的能力和信心。同時,研究計畫還將能夠幫助人類避免未來太空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危險。

此外,“移民石”計畫還有一個重要目標,那就是在月球和火星之間搭起一座橋樑。目前(指2009年11月)美國宇航局和相關公司正是考慮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其中包括如何製造一個可擴展的登月艙,以增加乘員的數量。因為近地小行星將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選擇,是它月球與火星之間的中間階梯。

評估

圖為阿波羅型近地小行星軌道示意圖圖為阿波羅型近地小行星軌道示意圖

雖然美國宇航局參與了“移民石”計畫的研究,但並不代表各公司的研究成果已經得到美國宇航局的認可。

美國宇航局載人航天飛行計畫評審委員會近期(2009年年底前)做出評估認為,人類應該登入和訪問以前從未到過的地方,應進一步向更深更遠的外太空發展。正是在該委員會評估報告的支持下,“移民石”計畫研究團隊才決定正式向美國宇航局匯報研究進展和提出申請。科學家們關於小行星探索的評估計畫將被送到美國宇航局和白宮,等待總統及主管機構的批覆。至於政府最終如何答覆,目前(2009年11月25日)科學家們也無從得知。

2009年10月,由美國總統歐巴馬委派、負責評估美國未來航天計畫的一個專家組提交報告,建議美國放棄月球,將注意力轉移到小行星上。報告指出,小行星很可能成為實現登入火星這個終極目標的跳板。然而,報告同時寫道,把這個想法付諸實施也絕非易事,NASA稱為此每年將需要30億美元的額外預算。

依據評說

此前曾有科學家提出,把人類送到近地小行星,進行科學研究活動比發射無人探測器更有效,而且是可行的。科學家認為,載人到小行星需要的太空船與載人登月的太空船在主體部件上是一樣的,而且,由於小行星上沒有重力,所以在探測活動中載人登上小行星的太空船將更加節省燃料。參與“阿波羅9號”飛行任務的羅傑·史維考特表示,小行星是長期資源、潛在威脅和巨大科研價值的結合體,登入小行星遠比重返月球更加造福於公眾。

美國宇航局和相關公司都認為,太空人飛往近地小行星至少要等到2020年或2025年。屆時,往返一次可能要用6個月左右的時間。霍普金斯認為,“我們估計,屆時太空人將能夠會在小行星上逗留5天,也有可能會是一到兩周。當然,呆上一個月時間有點困難。”

構想

據美國太空網報導,近日,一項名為“移民石”的太空研究計畫取得重要進展。包括美國宇航局和眾多航天工業公司在內的多家科研機構或組織參與了項目研究。該項計畫不僅僅將加強人類遨遊外太空所需的硬體系統的研究,還能夠進一步提升人類長期在月球和火星上逗留的能力和信心。同時,研究計畫還將能夠幫助人類避免未來太空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危險。

移民石移民石

如果想避免小行星撞擊地球災難的發生,人類就要去了解小行星。同時,人類發射到小行星上的無人探測器,傳回的資料和數據也表明,小行星上蘊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甚至還發現有冰塊的痕跡。而且,如果人類能登上小行星,就可以把它作為人類探測其他宇宙天體的中轉站,進而更好地探測外太空。
小行星可能含有礦產資源,有望成為行星際旅行的中轉站
正當美國人期待著重返月球時,一條新聞把人們的視線引向小行星。11月23日,美國太空網發表訊息說,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已經協同科學家們向美國宇航局和白宮提交了一份名為“移民石(Plymouth Rock)”的太空計畫。如果該計畫獲得批准,太空人將在2020年至2025年間踏上登入小行星的太空之旅。
小行星,不就是那些給地球帶來撞擊威脅的“小個子”嗎?登入這些小行星需要什麼特殊技術?是否能消除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威脅呢?
——登入選擇——
哪些小行星適合登入
與行星一樣,小行星在太陽系中環繞著太陽運動著,只是體積和質量要小得多。目前,在太陽系已發現了近100萬顆這樣的天體,其中有6610顆小行星離太陽的最近距離小於1.3倍日地距離,被稱作近地小行星。它們正是“移民石”計畫的目標。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說,小行星在環繞太陽的橢圓形軌道上運行,有極少數的近地小行星離地球最近時,比月球還要近。“這意味著如果選擇好發射時機,會使飛行時間和發射成本大大降低。”。
當然,如果人類踏足小行星,並不是這6000多顆星體都是合適的備選體。“需要考慮小行星具體的物理性質,包括構成小行星的主要物質成分、自轉情況等等。當然,直徑太小了也不行。”朱進說。
——登入優勢——
引力小,節約燃料
“移民石”計畫的全稱為“移民石——人類搭乘獵戶座飛船前往小行星的初期計畫”。作為接替太空梭的新一代宇宙飛船,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負責研發製造的獵戶座飛船將承擔美國人重返月球和載人探測火星的重任。用同一類型的飛船登入月球和登入小行星會有什麼不同呢?
飛往小行星與飛往月球的重要區別在於天體對飛船的引力。朱進說:“假設小行星密度與月球類似,大小相差1萬倍,它們的引力就相差1萬億倍。”而實際上有的小行星的密度比月球還要低。“月球的引力是地球的1/6,而小行星的引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如此小的引力作用下,掙脫小行星的引力束縛可謂輕而易舉。“相比之下,飛船返航時只需要較少的燃料。”朱進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