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鞭桿舞

秦州鞭桿舞

秦州鞭桿舞,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流傳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秦嶺鄉斜坡村一帶。是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比較古老的秦文化之一。是秦人在長期放馬畜牧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民間舞蹈。屬於民間社火的範疇。舞蹈動作以養馬時的放牧動作和一部分武術動作為基礎融合而成,有千年以上的歷史。

分布區域

秦州鞭桿舞主要分布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西南的秦嶺、楊家寺及周邊鄉鎮一帶,主要以秦嶺鄉斜坡村最為集中,經過21世紀初的挖掘整理,影響範圍逐年擴大,受益人數達4000餘人。

歷史起源

史記·秦本記》中記載秦人首領從中裔到秦非子都“在西戎,保西垂居犬丘”,並以善養馬著稱。後來秦莊公、秦文公均居西犬丘、西垂,據《水經注》解西犬丘位於秦州區西南的楊家寺、秦嶺一帶。在約公元前1000多年,秦人先祖非子因在天水放馬灘及秦嶺山脈一帶為周王室牧馬有功,被封為周的
..
“附庸”,號曰“秦嬴”,天水因而成為秦人歷史的開端和秦王朝建國的起點。秦州鞭桿舞是當時秦人亦牧亦兵,利用天水這個遠離戰火的“西垂之地”休養生息,不斷自我發展、自我壯大的真實寫照。悠久的歷史積澱了厚重的文化,天水至今仍保存著許多秦早期文化的遺風,而流傳久遠的秦州鞭桿舞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鞭桿又稱短棍,是武器中的一種,甘肅鞭桿最早起源和流傳在隴南及天水一帶。秦人在長期牧馬的過程中將拿鞭子的動作演化成一種民間舞蹈,後逐漸形成了約定俗成的套路。秦州鞭桿舞中含民間社火打花棍和武術的成分,而甘肅鞭桿最早在天水、隴南一帶流行,天水社火歷史更長,追溯秦州鞭桿舞也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表演形式

鞭桿舞通常為四人一組,最多時可有32人或64人同時舞蹈,舞者分為男女角色,動作各異,但流傳下來的鞭桿舞的角色都以男性為主,女性充當鞭桿舞中的配角,動作較簡單。秦州鞭桿舞者有強壯的身體和良好的武術基礎,這樣才能更好地表現鞭桿舞的剽悍、剛烈和粗獷。
..

鞭桿舞的表演分行進步和固定步,行進步整齊有序,威武壯觀,聲可震天;固定步對稱穿插,騰挪跳躍,動人心魄。旁邊則有二胡、笛子、碰鈴、雲鑼等伴奏,也可組織數人伴唱助興。
秦州鞭桿舞只在每年春節時才由斜坡村村民們自發組織表演,以此表達他們祈福迎祥、期盼來年莊稼豐收、生活幸福的美好願望。跳鞭桿舞時會有專人負責演唱,唱的曲子多為秧歌或小曲,曲調類似於道情,悠揚婉轉,細膩動人,而唱詞則大多講述民間傳說或神話故事。斜坡村的鞭桿舞常用的曲子是《八度神仙》,這首曲子據說已經傳唱了幾百年。在20世紀初(清晚期到民國初期),秦州鞭桿舞空前繁榮,當時秦嶺鄉一帶的“老幼、婦孺皆會舞之”,秦嶺鄉人在農閒和節日時就用鞭桿舞表達他們祈福迎祥、期盼來年莊稼豐收、生活幸福的美好願望。

傳承情況

鞭桿舞在數代相傳下一直延續著,斜坡村人保持著對秦州鞭桿舞的熱愛和承傳,但由於飽受商業浪潮衝擊,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文化娛樂方式的改變,年輕人都不熱衷於這一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不願意學習這種傳統民間舞蹈,表演者大多是年事已高的老人,如果不積極進行保護,秦州鞭桿舞很難傳承下來。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後,秦州鞭桿舞受市場經濟的衝擊,表演隊伍越來越少。

傳承人

張世俊,男,漢族,1926年出生於秦州區秦嶺鄉斜坡村。
張啟源,男,漢族,1940年出生,居住於秦州區。

傳承價值

1、歷史價值
(1)秦州鞭桿舞體現了古老的民間社會生活方式及民俗文化,承載著秦人許多重大的歷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記憶。秦州西南地區歷史悠久,是秦人的發祥地,秦人牧馬之說在《史記》中早有記載,早期的民間文化環境和表現形式,在放牧、持鞭趕打牲口,口中喊唱牧歌中而被保留下來,後來演變成民間舞蹈的形式,形成了一套約定俗成的民間文化活動,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2)秦州鞭桿舞保留了秦人早期特別是秦統治時期民間文化生活的傳統原生態,是研究秦人秦史社會狀況的重要依據,在民俗學研究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文化價值  
(1)秦州鞭桿舞是民間的文化活動,保留了眾多的民間藝術和傳統表演藝術形式,不僅對保護民族民間文化有重要作用,而且豐富了民眾業餘文化生活。
(2)秦州鞭桿舞是一項很好的體育遊藝活動,能夠增強人民體質,陶冶人民的情操。
(3)秦州鞭桿舞在當地有一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能起到團結民眾、穩定社會等作用。

非遺信息

遺產級別:甘肅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文號:甘政發〔2008〕43號
批准日期:2008年6月13日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序號:28
遺產編號:Ⅲ—16
項目名稱:秦州鞭桿舞 
申報單位:天水市秦州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