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狂歡節

科隆狂歡節

科隆狂歡節,也被稱為第五季節,是全德國最盛大的狂歡節,每年於11月11日11時11分準時在科隆市的老廣場上開幕,其規模在世界範圍內僅次於巴西狂歡節。主要參加的城市有科隆,杜塞道夫。全世界的人們都喜歡在節日或慶典之時聚在一起共度美好時光,而狂歡節正是慶祝各種季節或事件的最好時機。科隆狂歡節是德國最為熱鬧的狂歡節。科隆狂歡節的主角是小丑和狂人,節日期間,到處都是奇裝異服的人們,大家沉浸在歡樂中,所有商店都會在這時關門停業。遊行是節日的重頭戲,每年都會有很多人在道路兩旁觀看遊行隊伍,並會得到隊伍中撒出的糖果。科隆狂歡節會一直持續到第二年的2月才結束。

基本信息

概述

科隆狂歡節科隆狂歡節

科隆狂歡節(Karneval)也被稱為“第五季節”,是全德國最盛大、最為熱鬧的狂歡節,每年於11月11日11時11分準時在科隆市的老廣場上開幕,其規模在世界範圍內僅次於巴西狂歡節。每年將有上百萬的遊客盛裝打扮來此舉辦全城大party。

科隆狂歡節的主角是小丑和狂人,節日期間,到處都是奇裝異服的人們,大家沉浸在歡樂中,所有商店都會在這時關門停業。遊行是節日的重頭戲,每年都會有很多人在道路兩旁觀看遊行隊伍,並會得到隊伍中撒出的糖果。

每年一度的狂歡節實際上是一個跨年度的“馬拉松”節日,前後歷時近三月,一直持續到第二年的2月才結束。其中,狂歡節結束前的最後一個星期,也就是眾人熟知的“女人節”、“玫瑰星期一”和“聖灰星期三”是整個狂歡節的高潮。

現在科隆已經有160個狂歡節社團、家鄉協會、城區共同體。它們組織大約500場活動、舞會和遊行來慶祝這個城市最瘋狂的節日。

歷史溯源

科隆狂歡節科隆狂歡節

德語地區的狂歡節可以上溯到中世紀,當時已經有了狂放不羈的遊行,可以說是現代狂歡節的前身。最近的200年間,德語地區的狂歡節逐漸規範和規模化起來,而最具代表性的科隆狂歡節則開始於1823年,其標誌是出現了彩車遊行。

德國的狂歡節從北到南分幾個地區,各有千秋。其中最有特色、也最有影響的有兩片。一片是以科隆、杜賽爾多夫、美因茲亞琛為代表的德國西部萊茵地區,另一片是以羅特威爾、菲林根為代表的德國南部博登湖地區。南、北地區的狂歡節名稱也有所區別,北部地區的狂歡節又叫做“嘉年華會”,而南部地區的狂歡節則叫做“謝肉節”。在德國的狂歡節中,科隆狂歡節規模最大、也最有影響。

舉行時間

科隆狂歡節科隆狂歡節
按慣例德國當地時間11月11日11點11分狂歡節將拉開序幕,而且一直延續到第二年的2月底,以科隆杜塞道夫,美茵茨為主的幾大城市從此進入每年的“第五季”,這一時間段每個城市將舉辦一系列精彩的活動,但節日的高潮一般在每年的1月底-2月底,正好與中國的農曆新年接近。德國許多城市都舉辦狂歡節活動,但最有聲望規模最宏大的狂歡節慶祝活動在科隆和杜塞道夫這兩座比鄰的城市。

節日口號

科隆狂歡節的的口號:科隆萬歲(KölleAlaaf)。這是狂歡節每年使用的口號,準時在狂歡節開始時呼喊。其高潮是四齋節前星期一狂歡遊行的愚人時刻。這時,人們高呼“科隆站起來”、“要糖”、“要花”。在這種熱鬧非凡的活動中,人們歡呼雀躍、盡情放縱,萊茵河兩岸充滿歡歌笑語。

標誌性人物

科隆狂歡節科隆狂歡節

科隆狂歡節有三個標誌性人物“王子”,“農民”和“少女”,他們在整個狂歡節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通過全城海選得出,之後經過一年的各種才藝培訓,最首要的就是要會說標準的科隆當地方言,因為他們將在整個狂歡節期間,出席各種重大的活動演講並表演,發言時必須要說地道科隆方言。

在海選中會產生三名男子來扮演成人版的“王子,農民和少女”人物,也會選出三名兒童來分別扮演這些人物形象,需要解釋的是雖然人物之一是“少女”,但是因為歷史原因在當時創造出的人物形象時女人無法登台,所以成人版的“少女”人物是一直由男人來扮演的,這個傳統保留至今,有區別的是兒童版的“少女”是由女童來扮演的。

在每年一月初,當年選出來“王子,農民和少女”會來到市政廳和市長見面,舉行盛大儀式,宣布從當天開始整個城市的領導權由“王子”獲得,直到狂歡節結束,“王子的登基大典”的開始也意味著科隆陷入全城狂歡。在玫瑰星期一的花車遊行中,王子的花車是規模最大的,而且永遠都是最後一輛,意味著花車遊行的結束。

習俗

剪領帶

遊行是這裡的重頭戲,綿延5英里的遊行隊伍,沿途有成千上萬的人群在道路兩旁觀看錶演遊行是這裡的重頭戲,綿延5英里的遊行隊伍,沿途有成千上萬的人群在道路兩旁觀看錶演

剪領帶是科隆狂歡節的特有風俗。在“女人狂歡夜”那天,德國姑娘們提著大剪刀在街上巡查,虎視眈眈,伺機而動,看著哪個男人不順眼就是喀嚓一聲。本地人熟知這一習俗,這一天都身著便裝,稀里糊塗吃虧的多為外國人,尤其是科隆一帶的機場到處都掛著剪斷的領帶。據說曾有一名中國男演員被幾個手提剪子的德國女人追著跑了十幾條街道。但也有不少男人故意買一些破的甚至紙做的領帶上街去,領略與芳齡少女調情的滋味。

遊行

遊行是狂歡節的重頭戲,綿延5英里的遊行隊伍,沿途有成千上萬的人群在道路兩旁觀看錶演,同時也可以得到一些從遊行隊伍中撒出來的糖果。

科隆狂歡節遊行路線的總長度是7公里,而參加遊行的隊伍長度是6.5公里。也就是說,從遊行路線的起點到終點擺滿了參加遊行的人、車和馬。雖然遊行總時間是5小時,但觀眾為了強占好位置,往往是提前2、3個小時就已經抵達現場了。因此,在依舊春寒料峭的2月份,露天站7、8個小時觀看狂歡節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更何況很多人在遊行結束後還不馬上散去,而是要參加露天狂歡舞會、酒吧里“泡吧”跳舞或是混擠在人群中在街上徜徉,直至半夜。

狂歡活動

科隆狂歡節科隆狂歡節

科隆狂歡節被人們認為是全德國最盛大也最為瘋狂的狂歡節。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上百萬人到科隆觀看狂歡節。節日期間,小到酒館大到街道,處處聚滿了身著各色奇裝異服的人們,每個人都沉浸在遊行的歡歌笑語之中。同時,所有的商業活動一律歇業。據統計,直接參與狂歡節遊行和各項官方活動的就有萬餘人。

女人節

每年的11月11日上午11時,科隆市長都會在科隆市內最大的廣場宣布狂歡節正式開始。但狂歡節真正進入高潮則要到次年的2月份,也就是狂歡節結束前的最後一個星期,更準確地說是結束前一周的星期四。這一天也被叫做“女人節”,因為這一天是女人們真正的“節日”:女人們穿著五顏六色的服裝,成群結隊衝進市政廳,“占領”市政府,宣布“接管”市政管理,“當家作主”。不僅如此,她們還揮舞著大剪刀,把見到的每一位男士胸前佩戴的領帶剪成兩半,然後拿著半截領帶招搖過市,以示炫耀。這一天,女人們可以做她們想做的任何事情,可以親吻她們想親吻的任何一位男士。當然男士們只能“逆來順受”了。

玫瑰星期一

“女人節”之後的星期天開始,科隆市內老城區的街頭就開始彩裝大遊行,而真正的高潮是星期一的大遊行,也被稱為“玫瑰星期一”(RoseMonday)大遊行。這一天,上萬身著五彩服飾、臉上塗抹著各色圖案的狂歡者組成幾十個方陣,與130支樂隊、100餘輛彩車一道參加大遊行,盛況空前。遊行隊伍所過之處,鮮花、朱古力、各色糖果、絨質小玩具會雨點般從彩車上或是參加遊行人員的手中灑向人群。道路兩側的觀眾則群情激奮,高舉雙手或早已準備好的雨傘帽子口袋,大喊著“給我糖”、“給我花”、“給我吻”去迎接落下來的花束、糖果,當然還有狂歡者的親吻。場內、場外洋溢著奔放的熱情和極度地快樂。殊不知,每年這樣“灑落”的“糖果雨”能有140噸重,其中絕大部分糖果都是參加遊行的狂歡者自掏腰包;而整個狂歡節的各項消費和支出則高達230萬歐元。

聖灰星期三

狂歡節的尾聲:次日午夜,也就是星期二的午夜,狂歡節接近尾聲。人們摘下懸掛在飯館和酒肆門上的代表狂歡節的扎制人物,將其焚燒,由此宣告進入“聖灰星期三”,宣告狂歡節的徹底結束。

文化遺產

德國科隆狂歡節(Karneval)已經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年一度的德國科隆狂歡節(Karneval)很可能會和科隆大教堂(KoelnerDom)一起出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上。最後結果將於2016年正式確定。據稱,國際知名度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衡量其是否能構成文化遺產的重要標準之一。

社會評價

科隆狂歡節科隆狂歡節
科隆狂歡節被人們認為是全德國最盛大也最為瘋狂的狂歡節。人們為了紀念並迎接即將到來的大齋戒期而投入到這狂歡之中。從前,人們為了將冬季惡靈驅逐出城,便頭戴面具上街遊行,而現在這一慣例被保留了下來。
德國人給人的印象是不苟言笑、刻板、難以接近。狂歡節恰巧是在有這樣性格特質的人身上發生似乎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不可理喻。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奇怪的。正是這種心理反差反映出德國人的多面性和需要自我釋放的心理需求。
從地域角度來看,德國萊茵地區和南部巴符地區天主教仍比較盛行的地區,這裡的人也確實比德國其它地區的人更刻板和難以接近一些。正是這樣,人們才更需要有狂歡節這樣的機會和形式,大膽、隨意地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大聲喧鬧,縱情喝酒和歌舞,興致所致時親吻身邊不熟悉或不認識的人,打破人際和等級界線,嘲諷時政,把真實的自我隱藏在怪異的服裝面具下等等,不一而足,而這一切都是他們平常不能做、不容許做的事情。只有這個時候他們才能徹底地放飛心情,釋放自我,以求得心理平衡。因此,當狂歡節到來時,人們歡欣鼓舞;而當狂歡節結束時,大多數人雖然已經在數日的狂歡後倍感疲勞,但心中仍期盼著下一次狂歡節的早日到來。

全球最富盛名十大狂歡節

全世界的人們都喜歡在節日或慶典之時聚在一起共度美好時光,而狂歡節正是慶祝各種季節或事件的最好時機。人們在此時化妝遊行,盡享美食與音樂。放眼世界,大大小小的狂歡節數不勝數,可真正不被歲月遺忘且一直受大眾歡迎的也只有少數幾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