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葡萄

秋葡萄

紫葡萄正名為秋葡萄(學名:Vitis romanetii Roman. du Caill. ex Planch.),木質藤本。小枝圓柱形,有顯著粗棱紋,密被短柔毛和有柄腺毛,腺毛長1-1.5毫米;卷鬚常2或3分枝,每隔2節間斷與葉對生。花期4-6月,果期7-9月。葡萄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實。 本種小枝、葉柄、花梗密被柔毛和有柄腺體,托葉大,長7-12毫米,有別於本屬其他種類。對霜霉病有抗性;果可食或釀造果酒,並有藥效。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秋葡萄秋葡萄

木質藤本。小枝圓柱形,有顯著粗棱紋,密被短柔毛和有柄腺毛,腺毛長1-1.5毫米;卷鬚常2或3分枝,每隔2節間斷與葉對生。

葉卵圓形或闊卵圓形,長5.5-16厘米,寬5-13.5厘米,微5裂或不分裂,基部深心形,基缺凹成銳角,稀鈍角,有時兩側靠近,邊緣有粗鋸齒,齒端尖銳,上面綠色,初時疏被蛛絲狀絨毛,以後脫落近無毛,下面淡綠色,初時被柔毛和蛛絲狀絨毛,以後脫落變稀疏;基生脈5出,脈基部常疏生有柄腺體,中脈有側脈4-5對,網脈上面微突出,下面突出,被短柔毛;葉柄長2-6.5毫米,被短柔毛和有柄腺毛;托葉膜質褐色,卵披針形,長7-14毫米,寬3-5毫米,頂端漸尖,邊緣全緣,無毛。

花雜性異株,圓錐花序疏散,長5-13厘米,與葉對生,基部分枝發達,花序梗長1.5-3.5厘米,密被短柔毛和有柄腺毛;花梗長1.6-2毫米,無毛;花蕾倒卵橢圓形,高1.5-2毫米,頂端圓形;萼碟形,高約2毫米,幾全緣,無毛;花瓣5,呈帽狀粘合脫落;雄蕊5,花絲絲狀,長1.4-1.8毫米,花葯黃色,橢圓卵形,長約0.5毫米,在雌花內雄蕊短而敗育;花盤發達,5裂;雌蕊1,子房圓錐形,花柱短,柱頭擴大。

果實球形,直徑0.7-0.8厘米,種子倒卵形,頂端圓形,微凹,基部有短喙,種臍在種子背面中部呈卵橢圓形,腹面中棱脊突起,兩側窪穴倒卵長圓形,向上達種子1/3處。花期4-6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山坡林中或灌叢,海拔150-1500米。

原料介紹

葡萄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實。原產西亞,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北各地均有產,主要產於新疆、甘肅、山西、河北等地。

葡萄品種很多,根據其原產地不同,分為東方品種群及歐洲品種群。我國栽培歷史久遠的“龍眼”、“無核白”、“牛奶”、“黑雞心”等均屬於東方品種群。“玫瑰香”、“加里娘”等屬於歐洲品種群。每年9~10月果實成熟時採摘,鮮用或陰乾備用。

葡萄的含糖量達8%~10%。此外它還含有多種無機鹽、維生素及多種具有生理功能的物質。葡萄含鉀量也相當豐富。

地理分布

葡萄原產西域,漢武帝派大將軍李廣經過一場血戰將其帶回漢宮。有詩云:“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葡萄入漢家。”亦有說是張騫出使西域後經絲綢之路帶入我國的,歷史已有兩千年之久。

栽培技術

園地選擇

果園選擇海拔8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下,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無污染的丘陵、山地或平地為宜。

整地:是平地的要分廂起壟,廂面寬5米,廂中開挖定植溝,寬1米~1.2米、深0.6米,按溝長每米填埋山青、廄肥、秸稈等有機質60公斤,並加施1公斤磷肥拌勻,復土高出廂面0.1米呈龜背形。是坡地的在坡面每20平方米一25平方米開挖1個定植穴,長寬各1米~1-2米,深0.6米~0.8米,每穴填埋山青、廄肥、秸稈等有機質100公斤,並加施2公斤磷肥拌勻,復土同上。

苗木栽植

①苗木質量。主幹粗0.8厘米以上,具有4個~6個飽滿芽,根系發達。

②栽植。時間為落葉後至傷流前(即當年12月~翌年3月),每667平方米栽25株。30株,株行距(4米~4.5米)×(5.5米~6米),根系分層理直,每層復細土7厘米~10厘米,澆足定根水,綁縛引直,採取水平棚架為宜。

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①擴穴改土。從苗木定植後1年開始,冬季逐年在行間或樹盤外擴穴,開挖寬80厘米~100厘米、深60厘米的壕溝,回填時混以經腐熟的廄肥、餅肥、人畜糞尿、堆肥等有機肥,表土施底層,心土施表層,然後灌足水。②問作。秋冬季可在樹盤外種植蔬菜等生育期短的作物。③中耕。結合施肥進行,樹盤宜淺耕,雨季少中耕,旱季復草保墒。

施肥:①施肥方法。幼樹採取環狀施肥和潑施,懷化市農業局(4180001陳良源結果樹採用全園撒施、翻耕施入和潑施。在不同的生長發育期,根據葉片分析和營養診斷,進行葉面施肥,高濕乾旱期應按使用範圍的下限施用,高溫烈日天氣宜早晚作業,果實採收前20天內停止施用。②幼樹施肥。按照少量多次、勤澆薄施的原則進行。栽後第1年全年施肥10次~12次,春季萌芽後,每隔10天~15天施肥1次,每株年施純氮100克,氮、磷、鉀比例以1:0.5:0.5為宜。第2年分別在萌芽期、新梢抽發期、謝花後、漿果著色期、采果後施肥,每株年施純氮800克,氮、磷、鉀比例為1:0.5:0.8。③結果樹施肥。第3年開始進入盛果期,全年施肥4次,為萌芽肥、穩果肥、壯果肥、采果後施肥,全年施肥量以每1000公斤產量施純氮15公斤為標準,氮、磷、鉀的比例為1:0.8:1。

水分管理:春季注意清溝排水,減輕病害發生,果實膨大期和漿果著色期要注意灌水抗旱。

整形修枝

整形:採用漏斗式整形,重點培養龍乾樹形。即栽後第1年以主幹和主蔓生長為主。

修剪:分生長期修剪(4月下旬一8月上旬)和休眠期修剪(12月~翌年3月)。第1年冬季,在主蔓延長枝於直徑1厘米處進行短截,第2年春主蔓剪口芽不斷生長,其餘芽40厘米左右同一方向培養1個側蔓作為延長枝。疏去過密枝、纖弱枝,對結果枝花前5天~7天在果穗上方保留二三片葉進行摘心,並抹除副梢。冬季對結果枝進行短截,強枝留三四芽,中枝留一二芽,延長枝剪口粗度保持1厘米左右回縮,所留長短枝要間隔排列,枝間距離保持40厘米左右。結果樹每平方米保留10個一12個新梢生長,冬剪後每平方米留芽20個左右,當結果枝組基部過長導致結果部位上移時,促其基部隱芽萌發完成回縮更新。

花果管理:採取摘心、抹副梢、噴施保花保果劑等措施加以調控,根據結果枝生長情況,於花前疏去多餘花序,強枝留2穗,中枝留1穗。

病蟲害防治

紫秋葡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和白腐病,主要蟲害有金龜子、斑葉蟬和吸果夜蛾。了解各種病蟲害的發生時間,掌握正確的防治方法,及時防病治蟲,用藥要儘量做到不影響果實的產量和質量。

白腐病(又稱腐爛病,水爛,穗爛)是紫秋葡萄生產後期引起果實腐爛的主要病害,在高溫高溫地區果實損失率為15~2O,病害流行年份果實損失率可達60以上,成為制約葡萄種植戶增產增收的瓶頸。

可以選用的有效保護劑有:丙森鋅、全絡合態代森錳鋅、科博等;有效的強內吸性治療劑有:10戊菌唑、戊唑醇、4o氟矽唑、25苯醚甲環唑等。市面上常見的如甲基硫菌靈、百菌清、多菌靈、福美雙等藥劑,因為長期使用,葡萄已產生較強的抗藥性,不同品牌產品的質量也良莠不齊,不建議使用。保護劑要與治療劑配合使用,且不能長期使用同一種治療劑,以免葡萄產生抗藥性。

白腐病緊急處理方法:封穗期前由於沒有規範性使用高效藥劑造成成熟前病害大暴發,用上述治療劑按100~150倍液直接浸泡果穗2~3分鐘,可基本控制病情的擴展與蔓延。但應前期做好綜合防治工作,確保豐產豐收。

營養價值

營養分析

1.葡萄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能很快的被人體吸收。當人體出現低血糖時,若及時飲用葡萄汁,可很快使症狀緩解;

2.法國科學家研究發現,葡萄能比阿斯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並且能降低人體血清膽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對預防心腦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3.葡萄中含的類黃酮是一種強力抗氧化劑,可抗衰老,並可清除體內自由基;

紫葡萄紫葡萄

4.葡萄中含有一種抗癌微量元素,可以防止健康細胞癌變,阻止癌細胞擴散。葡萄汁可以幫助器官植手術患者減少排異反應,促進早日康復。

葡萄中含有礦物質鈣、鉀、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B1、B2、B6、C和P等,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胺基酸,常食葡萄對神經衰弱、疲勞過度大有裨益。把葡萄製成葡萄乾後,糖和鐵的含量會相對高,是婦女、兒童和體弱貧血者的滋補佳品。

我國歷代醫藥典籍對葡萄的藥用均有論述。中醫認為,葡萄味甘微酸、性平,具有補肝腎、益氣血、開胃力、生津液和利小便之功效。《神農本草經》載文說:葡萄主“筋骨濕痹,益氣,倍力強志,令人肥健,耐飢,忍風寒。久食,輕身不老延年。”

食療作用

葡萄性平、味甘酸,入肺、脾、腎經;

具有滋肝腎、生津液、強筋骨,補益氣血、通利小便的功效;

主治氣血虛弱、肺虛咳嗽、心悸盜汗、風濕痹痛、淋症、浮腫等症,也可用於脾虛氣弱、氣短乏力、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症的輔助治療。

補充血糖

葡萄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能很快的被人體吸收。當人體出現低血糖時,若及時飲用葡萄汁,可很快使症狀緩解。

降膽固醇

法國科學家研究發現,葡萄能比阿斯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並且能降低人體血清膽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對預防心腦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抗衰老

紫葡萄中含的類黃酮是一種強力抗氧化劑,可抗衰老,並可清除體內自由基。

美容護膚

葡萄堪稱水果界的美容大王,它的果肉、果汁和種子內都含有許多對肌膚有益的營養成分,它具有抗氧化、防皺和除皺等功效,還能讓肌膚保濕,讓膚色變得更加水潤透亮,此外,葡萄中所含的多酚可保護肌膚,令肌膚再生,使肌膚更有彈性。所以是非常適合用於美容護膚領域的,而美容界也大大開發了這一點。市場上關於葡萄的美容護膚產品,占有大多數,紫葡萄原漿液、葡萄籽精油等等。

注意的是,無論是原漿液還是精油,包裝是非常的講究的,通常用深色的玻璃瓶罐裝保存,比如深褐色、棕色等顏色,避光性的顏色包裝。如旁邊的這個原漿液的瓶子,這是深棕色的玻璃瓶,這樣才能有效保存好,否則很容易變質。

製作指導

葡萄清洗:葡萄去蒂放在水盆里,加入適量麵粉,用手輕攪幾下,然後將渾濁的麵粉水倒掉,用清水沖淨即可。

注意事項

一般人群均可適用

1. 腎炎、高血壓、水腫患者;兒童、孕婦、貧血患者;神經衰弱、過度疲勞、體倦乏力、未老先衰者;肺虛咳嗽、盜汗者;風濕性關節炎、四肢筋骨疼痛者;癌症患者;

2. 糖尿病患者,便秘者不宜多吃。

3.葡萄的用途很廣,除生食外還可以制乾、釀酒、制汁、制罐頭與果醬等;

4.作烹飪原料使用的要求粒大、肉脆、無核與風味好;葡萄乾作為點心的輔料;

5.多食易生內熱,或致腹瀉。

主要品種

葡萄品種很多,根據其原產地不同,分為東方品種群及歐洲品種群。中國栽培歷史久遠的“龍眼”、“無核白”、“牛奶”、“黑雞心”等均屬於東方品種群。“玫瑰香”、“加里娘”等屬於歐洲品種群。每年9~10月果實成熟時採摘,鮮用或陰乾備用。

栽植編輯

無土培植

栽培形式和基質配方

葡萄無土栽培基質配方必須是以有機基質為主的混合基質,採用的基質是以草炭、有機肥和植物秸稈各占1/3,另外再加入5%的河砂和5%的蛭石。栽培形式是地槽式,先挖深60cm,寬100m的種植溝,底部10cm鋪石子,作為地下排水用,與槽溝的一端相 通,與腰溝相連。上部50cm為基質層,草炭、有機肥、河砂混合在下,植物秸稈、蛭石鋪在上面,澆大水對基質淋洗後定植葡萄苗。

管理技術

施肥方法是固態無機肥料為主。根據葡萄生長發育的需要,定植第一年追施尿素3次(比土壤栽培少2次),每次50克/ 株;追施三元複合肥2次,每次100克/株,全年每畝 施用尿素9千克,三元複合肥12千克,分別是土壤栽培每畝追肥量的1/5和1/4,其中微量元素的補充採用葉面噴施的方法,全年結合噴藥2~3次。

由於基質栽培葡萄長勢旺盛, 根系龐大,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大大提高,定植第一年用藥3~4次,結果當年全年生長季少用藥5次。

葡萄無土栽培中採用的架式是棚架優於籬架。因為籬架架面矮小,葡萄生長勢旺,座果不如棚架。從試驗結果看,利用平棚架小X整形既易於早期豐產,又易於提高品質。

產量與質量

由於葡萄無土基質栽培樹勢旺盛(其生長量是土壤栽培的2~3倍),樹冠形成快,所以定植第二年產量高(但要控制產量)。在與土壤栽培產量相等的情況下,葡萄糖度比土壤栽培高出1~2度(可溶性固型物)。如奧地亞無核,土壤栽培一般在15~16度,無土栽培達 到18~19度,巨峰也達到18~19度。為保證葡萄質量,葡萄無土基質栽培要嚴格控制產量。2004 年定植的幼樹,2005年按品種分別留產--早熟品種(奧古斯特、奧地亞無核)是750kg/畝,中熟品種巨峰、里扎馬特是1000kg/畝。

無公害種植

環境條件

選擇遠離工廠、公路主幹道,需要衛生、無污染環境,灌排方便,土壤肥沃,重金屬、農藥殘留不超標,生態環境好的區域作為無公害葡萄生產基地。

基地標準

葡萄無公害生產基地的大氣、土壤、水質狀況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檢測標準,尤其是土壤和灌溉水中總汞、鎘、砷、鉛、鉻、氯化物、氟化物、氰化物含量必須低於國家標準,土壤質量標準要求最大限度使葡萄產品無毒、無害,在栽培過程中嚴格控制化學肥料施用量,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品種選擇

​選用抗病性較強、果粒較大、肉質偏軟、適合本地生長的品種。早熟品種有京亞、紫玉、紫珍香;中熟品種有藤稔、巨峰;中晚熟品種有美人指、美州黑提、紅提等。

栽植

栽培架式

適用農藥

關於葡萄上的病蟲害以及防治技術,中國農藥第一網特此給大家總結了以下幾種葡萄上用到的農藥種類及特性,僅供參考:

必備

防治對象: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自腐病、黑腐病等真菌性病害。

使用方法:於發病前或發病初期用必備400倍液。噴藥要仔細周到。應將整個植株均勻噴濕為止。10~15天噴1次。各生育期均可使用。

噴克

劑型:80%可濕性粉劑。防治對象: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白腐病、毛氈病(銹壁虱)。

使用方法:於發病前或發病初期600~800倍液噴霧,均勻周到,7~10天噴1次。

多次結果技術

①利用副梢一年多次結果。熱區氣候溫暖,生長期長,芽具早熟性,副梢多次萌發,花序原始體容易形成,可誘發葡萄一年多次結果。選用適宜品 種如巨峰、白 香蕉等。在開花前15~20d,對結果蔓留4~6片葉摘心後,促頂端萌發1~2個副梢,其餘抹除,使之形成花序原始體;副梢長5~6片葉時留1~2片葉強行摘心;摘心後又發生二次副梢,當長3~4片葉時留1片摘心;三次副梢同樣處理,經過多次摘心處理,副梢即可一年多次結果。

②人工落葉迫使當年萌發新梢。第一次采果後,約在8~9月,強行修剪和摘葉,或對枝蔓噴1.035kg/L的石硫合劑加1%~5%五氯酚鈉,使葉片脫落,此時氣溫很高,可使當年萌發新梢,開花結果,約在12月上中旬成熟。一年二次結果,肥水管理要及時跟上。

噴施國興植物營養素,可進一步提高葡萄產量和質量根據葡萄的生物學特性和生理特點,在正常年份管理水平較好的葡萄園使用五次經濟效益最佳。

五次使用期為:

第一次:新梢生長期,補充營養,促使花器官充分發育,

減少不完全花,克服花器官因養分不足、發育不良而引起花而不實或嚴重脫落,為提高坐 果率打好基礎。

第二次:開花期,可增強授粉及受精能力,可顯著提 高坐果率。特別對花粉管伸長緩慢的巨峰等品種,作用更加明顯。但應注意及時疏去過多果粒,使整個果穗果粒均勻整齊。

第三、四次:漿果生長期,這一階段是形成產量和質量的關鍵時期,在兩個膨大高峰期使用,提高葉片的生理功能,加快光和速度,促進光合產物在果粒中的積累、轉化,促使果粒早膨大、早著色、早成熟,達到高產、早熟、優質的目的。

第五次:漿果成熟期,在葡萄欲採摘時使用,可延緩葉片衰老,使其保持較高的生理功能,推遲落葉,使枝條充分成熟,樹勢得以恢復。這對高產園、衰弱樹園尤為重要。

葡萄科植物(二)

葡萄科,雙子葉植物,約12屬,700種,大部分布於熱帶和溫帶地區,我國有7屬,約109種,南北均產之。藤本,常具與葉對生之卷鬚,稀為直立灌木;葉互生,單葉或複葉;花小,兩性或單性,4-5數,通常排成聚傘花序;萼片分離或基部連合;花瓣與萼片同數,分離或有時帽狀粘合而整塊脫落;花盤環狀或分裂;雄蕊4-6,與花瓣對生;子房上位,2至多室,每室有胚珠2顆;果為一漿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