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

秋燥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病邪從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氣乾燥的症狀,如鼻咽乾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等。燥有兩種不同的性質:一偏於寒,一偏於熱,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出現口乾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種秋燥病症,臨床上分為“涼燥”、“溫燥”二種類型。

基本信息

簡介

秋燥秋燥
進入深秋,天氣變得更加涼爽,但是很多人卻覺得渾身皮膚發緊,口乾舌燥,嘴唇老是脫皮,喝了很多水也不解渴;有的人覺得鼻腔乾燥,鼻子老像要冒煙一樣,一不小心還會流鼻血;有的人覺得喉嚨發乾,咳嗽卻咳不出痰來。

這些症狀,雖然不是大毛病,但是卻讓人感到心煩意亂。這些症狀並不是一般的上火,這種現象就是人們常說的“秋燥”。

類型

涼燥

感受秋涼燥氣而發病,即秋燥之偏於寒者,臨床表現初起頭痛、身熱、惡寒無汗、鼻鳴鼻塞,類似感受風寒,但本病有津氣乾燥的現象,如唇燥溢乾、乾咳連聲、胸悶氣逆、兩脅竄痛,皮膚乾痛,舌苔薄白而乾等症,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損而出現的寒燥症狀。

溫燥

感受秋季天亢旱燥氣而發病,是秋燥之偏於熱者。臨床上表現初起頭痛身熱、乾咳無痰,咳痰多稀而粘、氣逆而喘、咽喉乾痛、鼻乾唇燥、胸悶脅痛、心煩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邊尖俱紅等症,是肺受溫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現的燥熱症狀。

療法

抓住“食機”治秋燥抓住“食機”治秋燥

在四季氣候中,中醫將“燥”列為秋季主氣,認為“燥”是秋季最易傷人致病的邪氣,表現為口鼻乾燥,或咽乾口渴,乾咳少痰;甚至鼻內經常容易出血,或咽痛乾燥,似有物梗阻;女性突然感覺皮膚乾澀,甚或皸裂難看,抑或毛髮不榮、易脫;有的還可兼見大便秘結難出。

所以,古代著名的中醫劉河間(金代,公元約1200年)有“諸澀枯涸,幹勁皸揭,皆屬於燥”的論語。秋季防病治病,當御“燥”為先,“滋潤”為法。

飲食療法

《說文》釋義:“水流濕,火就燥,燥萬物者莫熯乎火”,所以,秋季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食煎炒,多進果蔬,力戒溫燥辛辣或菸酒檳榔等刺激之物。如清燉、清蒸之品常吃,旺火爆炒之物儘量疏遠。冰糖、蜂蜜,因人而異;西紅杮、黃瓜、綠葉蔬菜最好餐餐佐食;葡萄杮子、梨子等水果為清涼滋潤佳品,雖可常吃,但應注意交替變換,不可單一挑食,亦不可放量暴食。

民間食梨,有生吃、榨汁、燉煮、熬膏,吃法雖異,目的歸一,“生津潤燥,滋陰養肺”深為百姓所熟知。

體育鍛鍊

一是鍛鍊時應常調減衣服,秋燥不易近身;二是適時補充水分,多飲白開水,人體不因鍛鍊多汗而脫水生燥;三是力戒空腹鍛鍊,以避免出現頭昏乏力甚至昏厥等低血糖反應;四是鍛練因人而異,選擇不同的運動方式,循序漸進,增強體質,提高御“燥”的能力。

藥物治療

如果出現“燥症”,不可自作主張,自行購藥治療。如咽乾鼻燥,有因感冒“秋燥”而起,用藥有清涼滋潤為主,銀花、菊花、薄荷、蘆根等藥可隨機選擇;亦有辛溫滋潤為法,荊芥、防風可隨症相配;有因津液不足或血虛發病,治療當用生津潤燥之品,如阿膠、當歸、沙參、生地、麥冬等。

但外行治病用藥,有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該用菊花、薄荷時,卻反用荊芥一類;必用當歸、生地以養血潤燥者,反以耗傷陰津之藥攻伐。疾病或因誤用藥物而更甚,或因藥效不足、不當而遷延難愈。教師、營業員等多語而咽乾舌燥者,可參須、麥冬、枸杞之類泡開水頻頻含咽;日常消瘦、煩躁易怒、大便秘結不通者,可試用杞菊地黃丸或六味地黃丸之類短期治療,以觀後效;鼻燥出血、皮膚乾澀皸裂、抑或毛髮不榮易脫者,應早去醫院專科檢查治療為好,而不必拘泥於先前的“飲食療法”之說。因鼻出血之類,除乾燥原因外,亦有血壓高、血液病、癌症等多種原因,均可引起,必以查因為先,治療其次。

中醫方法

1、潤燥清火:連翹12克、薄荷3克、石膏24克、生地18克、甘草3克、草決明15克。

適應症:燥氣化火,耳鳴目赤,牙齦咽喉腫痛。

2、生津益胃:沙參10克、麥冬12克、生地18克、玉竹10克、冰糖3克。

適應症:舌燥唇乾、不思飲食,舌紅無苔,熱病後胃津未復。

3、潤腸通便:南杏仁15克、北杏仁15克、桃仁12克、金銀花15克、玄參10克。
適應症:大腸受熱、大便乾結、口腔乾燥。

4、增液潤燥:玄參10克、麥冬15克、生地24克、桃仁12克、厚朴12克、枳實10克、甘草3克。

適應症:熱病後津液枯竭,口燥作渴,便秘不通。

5、滋燥養榮:當歸15克、生地18克、熟地18克、白芍12克、秦艽12克、防風12克、甘草3克、黃芩10克

適應症:血虛生燥,皮膚皺摺,筋急抓枯。

6、清燥潤肺(清燥救肺):人參6克(另煎)、麥冬12克、桑葉15克、石膏30克、胡麻仁12克、阿膠10克(烊服)、杷葉15克、甘草3克、杏仁15克。
適應症:溫燥傷肺,頭痛身熱,乾咳無痰,氣逆而喘,咽乾鼻燥,心煩口渴,苔白,舌紅少津。

7、滋燥清腸:黃連6克、阿膠10克(烊服)、生地18克、牡丹皮12克、銀花12克

適應症:肺燥腸熱、下利灼肛、秋燥兼伏暑熱,已從火化。

預防

預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適當的添加含有維生素的食物,也可以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有良效。預防秋燥

1、秋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乾燥,空氣中缺少水分,人體同樣缺少水分。但是,光喝白開水,並不能完全抵禦秋燥帶來的負面效應。我國古代就有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換言之,喝白開水,水易流失,若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舉三得。

2、蜂蜜是大自然贈給人類的禮物,它所含的營養成分特別豐富,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兩者的含量達70%,此外,還含有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壽。現代醫學證明,蜂蜜對神經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病等,均有療效。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不僅有利於這些疾病的康復,而且還可以防止秋燥對於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從而使人健康長壽。

3、秋燥時節,還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品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當然,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並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薑,它含揮髮油,可加速血液循環,同時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進消化的功能。生薑還含有姜酚,可減少膽結石的發生。

4、秋季是人最容易長脂肪的季節。這是因為立秋之後,天氣慢慢地變得涼爽起來,人的食慾大開,夜間的休息也舒服多了,閒暇時間疲憊的身體更願意安靜地休息,而不願意參加有體力消耗的活動。這樣一來,人體每天的熱量攝入大都超過熱量消耗,使脂肪一點點地囤積起來。如果不加以調整,經過秋、冬兩個季節,人就會胖很多。年復一年,人就會很快“發福”起來。更要命的是,肥胖既有礙人的形體美,還會帶來高血壓、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等“文明病”,所以一定不能“縱容”它。

5、詩云:“秋涼好個爽”、“已涼天氣未寒時”,人們趁此不熱不冷的氣候,適宜吃補,健身過冬。所以古諺有“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而且先“補重陽”後“補霜降”,所謂“秋補”,比“補冬”更要緊。 古人以“羊”字代“祥”字說,“羊”與“陽”諧音,有“三羊開泰”之說。民間食俗“煲羊肉”、“煲羊頭”常以姜、棗為佐料調味而成,男女老幼均可食用。

俗語“吃腦補腦”,吃煲羊頭能輔療“頭風”等疾病。另有加“四珍”、“八珍”的補藥煲羊肉,中醫書上有輔療肺病、瘧疾的記載。栗子有“乾果之王”的譽稱。秋季蒸製栗子糕果食用,有補腎強筋,健脾養胃的功效。 栗子煮粥吃,能補中氣,單獨蒸、炒,剝殼而食,不僅口味好,而且營養價值高。霜降是秋季最後一個節氣,過後就是“立冬”。俗語“補冬不如補霜降”。秋補既吃羊肉也吃兔肉。

6、水果作為時尚食品,盡人皆知。然而,水果也可以作為補品,如秋季的梨子和柿子

7、老年人除了不要秋凍,核心的問題是飲食的選擇和搭配,有以下幾方面:

防寒溫里:每日的早餐,用溫熱性質的食物,如煮粥配大棗和乾薑、核桃仁、甜杏仁、葡萄等,也可以食用豆漿、胡辣湯、羊肉湯、醋熘白菜、糖蒜等。

排濕祛風:遇有風雨陰濕天氣或者體內有濕、大便稀的情況,應增加祛風排濕的飲食,如選用大米、扁豆、紅小豆、薏米、蓮子、栗子、蔥、姜、花椒、茴香、丁香、胡椒等。

潤燥滋陰:在乾燥天氣或口乾舌燥、大便乾的情況下,應選擇潤燥滋陰的飲食,此類飲食品種能增強免疫力,可選用全麥面、小麥仁、豆芽、豆漿、花生、芝麻、紅薯、山藥、南瓜、蘿蔔、白菜、蓮菜、百合、木耳、梨、蘋果、葡萄、枸杞、大棗、甜杏仁、甘蔗、蜂蜜、鴨蛋、蒸雞蛋羹等。

收斂陽氣:在飲食中適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醋等酸味食物可收斂陽氣,若無風寒天氣或體內沒有涼寒,應儘量少用或不用解表發汗的食品,如大蔥、生薑、辣椒、芥末等。

五味調和:這是健康的八大基石之一,應注意如下關係:辛辣味與酸味或者苦味是相互制約的;甘甜味與鹹味或者酸味是相互制約的;鹹味與苦味或者甘甜味是相互制約的等。以上歸納概括為:防寒溫里排溫氣;潤燥滋陰增正氣;降溫降暑斂陽氣;五味調和少疾病。

特別是在秋季這樣一個從炎夏向寒冬過渡的季節,是人們抵抗力相對較弱的時候,這時,如果不注意,會很容易得病。因此,在秋季應該多吃一些能夠增強人體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那么,來看看我們為您介紹的部分秋季食物。

海藻——海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而海苔更是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藻糖酸,可以保護人體免受放射線的傷害。

水果——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對於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療效。

大蒜洋蔥——大蒜和洋蔥能夠使人精神暢快,增強人體免疫力。大蒜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能,常吃大蒜和洋蔥會還可使人體呼吸順暢。

護理

蜂蜜是大自然贈給人類的禮物,它所含的營養成分特別豐富,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兩者的含量達70%,此外,還含有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壽。現代醫學證明,蜂蜜對神經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病等,均有療效。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不僅有利於這些疾病的康復,而且還可以防止秋燥對於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從而使人健康長壽 。

秋燥時節,還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品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當然,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並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

運動防秋燥

戶外運動一、爬山秋天的天氣開始變得逐漸涼爽,這種風高氣爽的時節最適宜的戶外運動就是爬山了。在這個時節進行爬山,不但可以避免夏天烈日的炙烤,在享受著溫和的陽光下運動鍛鍊,而且在爬山的過程當中還可以呼吸到山上新鮮的空氣,遠離都是生活的塵囂,讓人心曠神怡。值得一提的是,爬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同樣可以幫助減肥瘦身,讓人重新塑造苗條的身材。在近年來,爬山逐漸成為秋天減肥的一種時尚戶外運動,很多MM在經過一個星期忙碌的工作之後,都很喜歡通過這種戶外運動來減肥。爬山之所以可以減肥,主要是因為在爬山的時候,隨著爬山高度的增加,身體內的血液循環也會不斷地加速,這樣就可以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將秋膘快速地甩掉。除此之外,在爬山過程當中,攀爬的動作還可以讓全身的肌肉都可以運動鍛鍊,從而讓全身的肌肉變得更加緊實,從而打造苗條的身材曲線。雖然爬山是一種瘦身又減壓的運動方式,但是在爬山的時候同時也要注意一些細節,這樣才可以確保在爬山過程當中的安全。在爬山之前,首先要選擇一雙舒適的爬山鞋,並且最好就是穿著運動服去爬山,這樣可以降低意外發生的機率。除此之外,在氣溫較低的早上或者是傍晚最好就是不要去爬山,這時候很容易會發生危險。當然,在爬山之前還要準備好充足的水,以確保能夠及時地為身體補充水分。戶外運動二、散步散步是一種最常見且最實惠的一種減肥方法,尤其是在秋天這個時節中,涼爽的天氣可以讓散步變成是一種享受。而在現代,很多MM都養成了一種良好的習慣,那就是飯後散步。散步之所以能夠快速甩掉秋膘,主要是因為散步可以幫助有效地消化掉食物,而且還可以加速血液循環,從而使代謝功能高速地運轉,讓多餘的脂肪快速地消耗掉。但是很多MM會抱怨,散步對於自己減肥的成效似乎不是很明顯。事實上,如果在散步的時間和速度掌握地不準確的話,不但不能起到減肥瘦身的功效,而且還有可能讓小腿上的肌肉突出。因此,在散步的時候,最好就是要掌握好散步的時間和速度。一般情況下,最佳的散步時間就是每次都能維持在一個小時左右,這樣對於消耗脂肪的功效才會更加明顯。另外,散步的速度就是以自己平常步行的步伐就可以了。而且這個散步減肥方法要長期堅持下去才會有良好的成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