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養生

秋冬養生,指秋冬季節的休養生息策略,主張養陰,藏腎氣。

概念

定義

秋冬養生是秋天養生和冬天養生的並稱。

此圖片是秋冬養生圖

簡介

朱鶴亭(1927- ),山東青島人,道號玄鶴子,國際著名養生學家、中華醫學家、

食療學家、玄學家、武學家。自幼承受家教,熟讀四書五經,習醫、武、堪輿,學道家養生學術。讀中學和在入北京大學學習時期,研修中西醫理論,潛修老莊哲學,道、佛學經典。在大學任教及調科研機構工作時期,利用假期、業餘時間在下農村,走城市,採藥、療疾的實踐中,善於結合中西醫理論診斷病症,長期運用食養、食療、點穴、針灸、中草藥等施治病症歷經數十年。曾給中央領導幹部治癒過多種疑難疾病。同時有多國國家元首、政府要員慕名就醫,得到良好醫治。朱老將其大半生的精力投入到治病救人、為全人類服務中去。

基本信息

秋天如何養生

秋天是陰長陽消的時候,所以要養陰為主。秋天主收,萬物收斂,肺氣內應,養生應以養肺為主。收斂神氣,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 (完谷不化的腹瀉) ,奉藏者少 (降低了適應冬天的能力)。

所以《黃帝內經》說:秋三月,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與雞一起作息),使志安寧,收斂神氣。

冬天如何養生

冬天大地收藏,萬物皆伏,腎氣內應而主藏,養生應以養腎為主,逆之則傷腎,春天會生痿病。奉生者少 (降低了適應春天的能力)。

為將畢生所學傳授於後人,朱老總結前人經驗,將自己有關養生、中醫行醫心德先後著書: 余本,廣泛流傳於社會,有《中國秘傳寶典》(四冊)、《養生之道錦囊》、《養生益壽秘法》(英文版)、《糖尿病防治》(日文版)、《新生命》(日文版)、《道家養氣生氣功》(日文版)、《健康是福》、《性愛情緣》、《經絡與運動醫療》、《運程與養生》、《生肖與養生》、《玄鶴子養生書法集》、《玄鶴子養生語論書法集》《玄鶴子益壽箴言叢書》。在著書的同時朱老在香港《信報》寫有“養生之道”“拉闊健康”專欄、在香港《東方新地》寫有“玄鶴子傳奇”“素男玄女”“耳聽八方”專欄。在香港《東方日報》寫有“飲寶食補”專欄等。通過現代傳媒傳播中華養生、醫學、武學文化,眾多海外媒體(如美國CNN、日本NHK、英國BBC、亞洲電視、無線電視、華娛電視)對其進行採訪及專題現場直播。

人生經歷

近30多年來,朱老曾多次應邀赴東歐國家講授運動醫學。定居香港後,多次應邀赴日本、美國、泰國新加坡德國高棉加拿大澳大利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英國、韓國等國家及台灣、香港地區講學,並受到高度讚揚。 朱鶴亭是國學文化的集大成者,是現代中醫學的引領者。他作為承上啟下的一代大師,曾經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地遊歷和講學,治病救人。他發明的飲料獲國家金質獎,發明的丹藥成為運動員專用食療品。 朱鶴亭曾經看病治癒的國際友人案例有,原聯合國支援署署長詹姆斯·弗蘭克斯的糖尿病,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任亨利·克茲的腦部陰影,德國保時捷集團主席女兒的帕金森氏症,保加利亞工農黨總書記安基歐·季米托洛夫夫人的無津液症,日本福田醫院院長的偏癱症,日本龜有醫院院長夫人石川幸子的肺癌,保加利亞海軍部長女兒蘇麗婭的腦炎後遺症,原泰國總理瓦利的疾症,日本神戶醫院院長介紹的盲童,日本醫學博士山田櫻子母親的白內障失明等。 與朱鶴亭親切交流學習過的社會名流有,作家金庸,國學大師饒宗頤,原香港《信報》總編沈智健,泰國華商陳木清,保加利亞全國婦聯主席拉嘉迪諾娃,國民黨元老陳立夫少林寺武僧總教練德揚,李小龍截拳道總會會長郝鋼,中南武術學院院長張禮義,美國加州醫學院院長,青海塔爾寺納西活佛,著名作家胡思升,愛國藝人關德興等。 朱鶴亭曾受邀為清華大學國學總裁班,人民大學國學總裁班,中國紐約總領事館,香港新聞文化中心,韓國大學,加拿大女子大學等地講學。採訪過他的知名媒體有CNN,BBC,香港鳳凰衛視,加拿大電視台,香港《信報》等。 在研究中醫學的同時,朱老還不斷研究周易及中國古代道家——玄學文化,並不斷一科學的方法將其融入到中華醫學、食療學、養生學和武學中。朱老尤擅道家秘傳點穴和養生公法,同時配合食療等方法從而收到獨到的奇特療效。此外風水和養生及未來學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詣。

四季養生篇

之秋

四季養生之秋季篇》各集主要內容:

第一講:秋刑、秋平與秋燥

關鍵點: 秋季有什麼特點?應該怎樣應對?

解析: 秋刑 養護皮膚面部按摩秋平 胸背 揉四心 秋燥 預防上火 口腔潰瘍

第二講: 秋燥秋濕話養生

關鍵點: 秋季哮喘怎么治療?秋季哪些部位易感染濕疹?用什麼藥物治療濕疹?

有哪些穴位能治療皮膚瘙癢?

解析: 大包穴 陽池穴 氣海穴 菊花 淮山 蕁麻疹 高粱 綠豆 艾灸

腋下 膕窩 頸部 燈心草 薏仁 巨骨穴 天宗穴

第三講: 秋暢秋收話養生

關鍵點: 秋季有哪些功法能促進呼吸?秋季飲食有什麼宜忌?秋季有哪些鍛鍊方法?

不同年齡的人群應該如何鍛鍊?

解析: 調節呼吸的功法 動靜相宜 秋季宜吃瓜 宜喝湯 少吃冷飲 跳繩

老年人練腿 兒童功法 肩髃穴 肩井穴

第四講: 秋季節氣話養生(上)

關鍵點: 秋季有哪些節氣? 立秋有什麼習俗?處暑時節要怎樣防寒?

解析: 立秋 紅豆 銀耳 花旗參 咬秋 秋社 處暑 十八盆 蘿蔔 莧菜 鷓鴣 木瓜

第五講: 秋季節氣話養生(下)

關鍵點:秋季有哪些節氣?在這些節氣里應該怎樣避免陰寒?有什麼食物適合使用?

解析: 白露 吃淮山 吃南瓜 秋分 陰陽水治療驚風夜遊 寒露 保護肩部 腹部 腓腸肌

霜降 保護腿部和關節 勞宮穴 陽陵穴 松戶籠泡酒

第六講:秋季功法話養生

關鍵點:秋季有哪些養生的功法?內丹應該怎樣修煉?外丹有哪些藥物療法?

解析: 內丹 鍛鍊呼吸系統 內丹修煉功法 外丹 保護關節 牛膝 杜仲

七節 尾閭骨 九香蟲 蠍子 河蟹 海蟹

第七講: 秋季沐浴、睡眠與食養

關鍵點: 秋季的藥浴可以治療哪些疾病?治療失眠有哪些方法?秋季飲食要注意什麼?

解析: 盆浴 皮膚病 關節炎 高血壓 美容 睡眠的姿勢 治療失眠的藥方 功法 穴位

三餐的分配 早餐喝五豆粥

第八講: 秋季常見病症防治

關鍵點: 中醫有哪些治療常見病的方法?

解析: 食用馬鈴薯治療胃酸過多 治療胃潰瘍的藥方 治療胃黏膜脫落的藥方

中醫應對癌症 秋季退燒方 吃薏苡仁治療婦科病 推拿治療兒童病

之冬

《四季養生之冬季篇》各集主要內容:

第一講:立冬節氣話養生

關鍵點:立冬節氣的特點?立冬當日飲食注意什麼?日常生活有哪些禁忌?

解析: 冬季的第一個節氣 燉麻雀湯 合餅 山楂湯 禁吃斑鳩 生蚝 禁喝涼水 禁吃 冬瓜 方瓜 絲瓜 蛇瓜 西瓜 益吃板栗 練習道家特有功法 為父母按摩肩膀

第二講:冬雪雪冬話養生

關鍵點: 小雪 大雪 冬至的特點?哪些疾病需要注意?大雪飲食禁忌有哪些?冬至日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

解析: 農耕時代總結的節氣規律 皮膚受損 類風濕疾病要預防 禁吃 海螺 河蚌 甲魚

冬至日飲食和洗浴注意事項

第三講:小寒大寒話保健

關鍵點:大寒小寒的節氣特點?有哪些飲食方法?有哪些功法?

解析: 比小雪大雪寒冷 宜吃大白菜 海帶 鴨肉、鵝肉 這兩個節氣中需要防大風、大霧、大雨、大寒 大熱 宜喝普洱茶和紅茶 應對天氣變化的適當功法

第四講:傳統節日話養生

關鍵點:有哪些傳統民族節日?和養生的關係?

解析: 臘八節:臘八粥 辭灶:素餡餃子 除夕:供桌食品的擺設 守歲

秋冬養生秋冬養生

春節元宵節

第五講:隆冬數九與官竅

關鍵點:隆冬數九注意的事項?有哪些鍛鍊方法?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

有哪些防寒的藥方?

解析: 早臥晚起溫養神志 冬泳 長跑太極拳劍術 鍛鍊全身的道家功法 冬季注意保護腳不受凍 吃羊肉要加玉竹 女貞子 建蓮 溝通七竅的功法 防大寒的藥方 防大熱的藥方

第六講:花酒茶藥話養生

關鍵點:花酒茶藥和養生的關係?都有哪些花卉?都有哪些茶或酒?冬季如何養陰驅寒?

解析: 水仙花防女性五熱 桂花 菖蒲 菊花也可藥用 花卉還可以用來靜坐養神 春飲花茶 夏飲龍井秋飲鐵觀音 冬飲普洱或紅茶 每天一小杯酒 冬季最好凍頭溫足 注意保護關節 戒怒止笑 用篷布包藥物治療膝關節疼痛 黑醋跑麩皮炒熱包篷布治療風濕性關節疼痛

第七講:冬季常見病症防治

關鍵點:冬季有哪些常見疾病?如何治療?

解析: 呼吸道感染:屋內熬醋消毒

感冒:防風 荊芥 板藍根 連翹 菊花 金銀花 柏芝 蔓菁枝 生甘草 煎水服用

藥渣紗布包裹按摩穴位:上星 天突 膻中大包穴

自己按摩的穴位:太陽穴 風池 風門 中注穴 肝腧穴

腹瀉:烏梅 石榴皮 白朮 薏苡仁 香附熏鼻腔 熏口腔 熱敷頭部 胸部 腹部 足三里

咳喘:黃芩 黃柏 麥冬 炒白朮 炒谷芽陳皮 佛手 煎服

感冒:板藍根 連翹 金銀花 防風 生甘草

膝關節疼痛:熱敷膕窩 膝蓋 承筋 用藥:獨活川芎 杜仲 蒼朮 熟地 薏苡仁

失眠方:按摩 針灸 藥方

打嗝方:按摩紫宮穴 天突 膈腧穴 大包大凌穴 內關穴 通里穴

秋冬季節養生之道

一、宜出汗:冬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二、宜水量足: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不少於2000~3000毫升。

三、宜調精神:冬天易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動,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良藥。

四、宜空氣好: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人們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五、宜健腳:健腳即健身。人們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促進血液循環。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六、宜防犯病:冬季氣候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寒冷還會誘發心肌梗死、中風的發生,使血壓升高和潰瘍病、風濕病、青光眼等病症狀加劇。因此,患者應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鍊,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七、宜粥調養: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適宜。

八、宜入睡早: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古人主張人們要“早臥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