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偽結核病

禽偽結核病是家禽和野禽的一種接觸性傳染性疾病。以短期的急性敗血症和隨後的慢性局灶性感染為特徵,病原為偽結核耶爾森氏菌或偽結核巴氏桿。此菌首次是從一隻接種了一兒童前臂皮下結核結節病變材料的豚鼠中分離獲得的。

禽偽結核病(Avian Pseudotuberculosis,縮寫AP),是家禽和野禽的一種接觸性傳染性疾病。以短期的急性敗血症和隨後的慢性局灶性感染為特徵,這種慢性感染局部病變的特點是出現與結核病的結核節類似的乾酪性結節。本病在許多國家都有報導,很可能呈世界性分布。家禽中呈散發,偶爾引起火雞的嚴重損失。在英格蘭丹麥等處曾暴發過鴿的偽結核病。

病原及其傳播特性

本病的病原為偽結核耶爾森氏菌(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或偽結核巴氏桿(PasteurellaPseudotuberculosis)。此菌首次是從一隻接種了一兒童前臂皮下結核結節病變材料的豚鼠中分離獲得的。從那以後,該菌已從許多種類的哺乳動物和禽類中分離到。

偽結核耶爾森氏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的桿菌,大小為0.5*0.8*5.0微米,也可見呈球形和長絲狀的細菌。球形菌常略微呈現兩極染色。本菌具微抗酸性,可用改良萋-尼氏染色法染色壓片來顯示這種特性。不形成芽胞,也不形成可見的莢膜,但在22℃下用印度墨汁染色的塗片中可見到一種外膜。單個桿菌偶爾可見周身鞭毛,這種鞭毛在20-30℃條件下形成。

本菌在有氧或無氧條件下均可生長,最適溫度為30℃。在蛋白腖肉湯中生長良好。22℃以下擴散生長,並形成一些凝聚塊,有時也可形成菌環和菌膜。在蛋白腖肉或肉浸瓊脂培養基上,形成光滑到粘性、顆粒狀、透明、灰黃色的奶油狀菌落,直徑為0.5-1毫米。在含有血清的瓊脂培養基上,第二天菌落即可長到2-3毫米。偽結核耶爾森氏菌在25℃下可運動,但37℃下無運動力。半固體培養基中最易顯示運動力。此菌對許多化合物具有代謝作用,但不產氣。

偽結核耶爾森氏菌很易被陽光、乾燥、加熱、或普通消毒藥所破壞。密封於瓊脂斜面或凍乾保存的細菌,可保持活力數年。

利用凝集試驗和凝集吸收血清學試驗,偽結核耶爾森氏菌被分為6個不同的血清型,包括15種菌體抗原(熱穩定菌體抗原)及5種熱敏鞭毛抗原。

禽類最常見的血清型為Ⅰ型;其次為Ⅱ型和Ⅳ型;Ⅲ型極為罕見。禽偽結核病發生於火雞、鴨、鵝、雞、珍珠雞、伴侶鳥和野生鳥類。許多種類的哺乳動物均可感染髮病。實驗動物中,豚鼠、家兔、小鼠、狒狒特別易感,大鼠和地鼠有抵抗力。鴿的偽結核病,在國外已有多次暴發的報導。

禽偽結核病散播的重要因素是被病禽或患病哺乳動物的排泄物污染的土壤飼料或飲水。易感因子在本病的發生中具有很明顯的作用。一般情況下,只有那些被不合理的飼養、受寒、或蠕蟲感染致抵抗力降低的禽類,才會發生感染。剛出殼的幼禽最為敏感。在易感家禽,細菌通過皮膚傷口或黏膜進入血液,最大可能是通過消化道黏膜進入血液,繼而出現菌血症,細菌隨血流到達一個或多個器官如肝、脾、肺或腸系統膜等內,引起局灶性感染,以致出現結核結節樣病變。
本病的潛伏期長短自然病例為3-6天,慢性病例可長達兩周以上。人工感染病例的潛伏期取決於細菌毒力、接種量、接種途徑和宿主的種類。

症狀

據病程可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及慢性型三種。最急性型病禽可能沒有任何表現而突然倒斃而死,或在發生突發性腹瀉和急性敗血性變化後幾個小時或幾天之後而死。

急性型較為常見,病程可拖延至2周以上。病禽表現為虛弱、羽毛暗淡而蓬亂,呼吸困難及腹瀉。症狀出現2-4天之後病禽死亡。

慢性型病程較急性型更長,病禽出現消耗、極度虛弱或麻痹現象,也常見強直、行走困難、打蔫、嗜睡、便秘及皮膚褪色等症狀。早期採食可能無異常,通常於死前1-2日食慾完全廢絕。
各種動物患病症狀
羊感染偽結核棒狀桿菌,病程緩慢,一般無明顯全身症狀,主要表現為淋巴結腫大,侵犯乳房可弓f起乳房腫大變硬,表面凸凹不平。有時表現有慢性支氣管炎;有些羊只表現行動遲緩,消瘦,貧血。在屠宰羊的檢驗中,綿羊偽結核病變檢出率為9.5%、山羊病變檢出率為1%。病變多發生於肩前淋巴結,其次是股前淋巴結、頜下淋巴結、支氣管淋巴結、縱矚淋巴結、胃淋巴結、腸淋巴結及乳房淋巴結等。

駱駝感染偽結核棒狀桿菌,淋巴結或肺臟發生大小不等的膿腫,體表膿腫破潰後,流出白色粘稠膿汁,如乾酪樣。

馬感染偽結核棒狀桿菌,表現為後肢潰瘍性淋巴管炎。淋巴管腫脹,疼痛,破行。

免感染偽結核耶爾森氏菌呈慢性經過,病初症狀不明顯,隨著病程增進,表現逐漸消瘦衰弱,行動遲緩,食慾減少或櫃食。

雞感染偽結核耶爾森氏菌多呈急性經過,最急性可突然死亡,一般表現精神沉鬱、羽毛蓬鬆、乾枯、無光澤,食慾減少或停止,縮頸低頭,兩翅下垂,呈嗜眠狀,消瘦衰弱,呼吸困難,常伴有腹瀉和兩腿發抖。死後檢驗,發現脾、肝、肺及胸肌有粟粒大黃白色病灶。
人患偽結核病,一般較結核病發展快,可致淋巴結炎急性胃腸炎膿腫敗血症等。

病變特點境污染

最急性病變在敗血症階段死亡的病死禽,剖檢可見腸炎和肝、脾腫大變化。死亡稍後者,在內臟器官(尤其是肝和脾臟)及肌肉明顯可見粟粒大小的壞死灶,並常見卡他性至出血性等滲出性腸炎的變化。有時可見腹水出現。在火雞還見到骨髓炎,在長骨的生長板附近出現乾酪樣壞死灶,並可出現進行性肌病。

診斷

據臨診症狀及剖檢變化可作出初步診斷。確切性診斷只有在對病原作了分離和鑑定之後方可建立。初次分離細菌可取感染組織樣品在胰蛋白酶大豆肉湯中,37℃培養3-5小時後,再轉接劃線於瓊脂表上。也可從糞便中分離培養偽結核耶爾森氏菌,方法是:先用磷酸鹽緩衝液(PH7.6)製成10%的糞懸液,取懸液劃線接種於瓊脂表面,27℃培養24-48小時。然後據該菌的生理特點進行鑑定。

偽結核耶爾森氏菌在許多方面與鼠疫耶爾氏菌和小腸經腸炎耶爾森氏菌很相似。雖然此二菌不大可能侵害家禽,但齧動物可攜帶細菌接近養禽場。這三種細菌都屬於耶爾森氏菌屬。防制與治療此病治療可用氯黴素和硫酸鏈黴素飲水用藥(濃度為每升0.6克和每升0.5克)2天,再用四壞素按每升0.5克的濃度飲水,據報導此法效果良好。此病目前還沒有疫苗。因此,預防本病主要依靠良好的管理措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