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十牛圖

禪宗十牛圖

禪宗十牛圖為宋代廓庵師遠改作清居禪師八牛圖而成,依圖次第指出禪者由修行、開悟、調伏業識,終至見性,進而入世化眾之心路歷程。若修行者能了解從過程之實際情況,更不會走錯方向,故行者宜多體會此十牛圖之真實內涵。


十牛圖簡介

五祖弘忍之後,禪宗分為南北二宗,南宗講究頓悟,北宗主張 “漸悟”,常用十牛圖來進行比喻。即: 尋牛――見跡--見牛――得牛――牧牛――騎牛歸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返本還原――入廛垂手。

介紹

《廓庵和尚十牛圖頌並序》曰:「夫諸佛真源眾生本,有因迷也沉淪三界,因悟也頓出四生。所以有諸佛而可成,有眾生而可作。是故先賢悲憫,廣設多途,理出偏圓,教與頓漸。從麤及細,自淺至深。末後目瞬青蓮,引得頭陀微笑。正法眼藏,自此流通天上人間,此方、他界得其理也超宗越格,如鳥道而無蹤跡。得其事也,滯句迷言,若靈龜而曳尾。間有清居禪師觀眾生之根器,應病施方,作牧牛以為圖,隨機設教。初從漸白顯力量之未充,次至純真表根機之漸照,乃至人牛不見,故標心法雙亡。其理也盡根源,其法也存莎笠,遂使淺根疑誤,中下紛紜,或疑之落空亡也,或喚作墮常見。今觀則公禪師擬前賢之模範,出自己之胸襟,十頌佳篇交光相映。初從失處,終至還源,善應群機,如救飢渴。慈遠是以探尋妙義,採拾玄微,如水母尋餐,依海蝦為目,初自尋牛終至入,強起波瀾,橫生頭角,尚無心而可覓,何有牛而可尋,泊至入,是何魔魅,況是起禰不了,殃及兒孫,不揆荒唐,試以為提唱。」

十牛圖

【未牧第一】猙獰頭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轉遙;一片黑雲橫谷口,誰知步步犯佳苗。【未牧第一】猙獰頭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轉遙;一片黑雲橫谷口,誰知步步犯佳苗。
【初調第二】我有芒繩驀鼻穿,一回奔競痛加鞭;從來劣性難調製,猶得山童盡力牽。【初調第二】我有芒繩驀鼻穿,一回奔競痛加鞭;從來劣性難調製,猶得山童盡力牽。
【受制第三】漸調漸伏息賓士,渡水穿雲步步隨;手把芒繩無少緩,牧童終日自忘疲。【受制第三】漸調漸伏息賓士,渡水穿雲步步隨;手把芒繩無少緩,牧童終日自忘疲。
【回首第四】日久功深始轉頭,顛狂心力漸調柔;山童未肯全相許,猶把芒繩且系留。【回首第四】日久功深始轉頭,顛狂心力漸調柔;山童未肯全相許,猶把芒繩且系留。
【馴伏第五】綠楊蔭下古溪邊,放去收來得自然;日幕碧雲芳草地,牧童歸去不須牽。馴伏第五】綠楊蔭下古溪邊,放去收來得自然;日幕碧雲芳草地,牧童歸去不須牽。
【無礙第六】露地安眠意自如,不勞鞭策永無拘;山童穩坐青松下,一曲昇平樂有餘。【無礙第六】露地安眠意自如,不勞鞭策永無拘;山童穩坐青松下,一曲昇平樂有餘。
【任運第七】柳岸春波夕照中,淡煙芳草綠茸茸;飢餐渴飲隨時過,石上山童睡正濃。【任運第七】柳岸春波夕照中,淡煙芳草綠茸茸;飢餐渴飲隨時過,石上山童睡正濃。
【相忘第八】白牛常在白雲中,人自無心牛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雲明月任西東。【相忘第八】白牛常在白雲中,人自無心牛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雲明月任西東。
【獨照第九】牛兒無處牧童閒,一片孤雲碧障間;拍手高歌明月下,歸來猶有一重關。【獨照第九】牛兒無處牧童閒,一片孤雲碧障間;拍手高歌明月下,歸來猶有一重關。
【雙泯第十】人牛不見杳無蹤,明月光含萬象空;若問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叢叢。【雙泯第十】人牛不見杳無蹤,明月光含萬象空;若問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叢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