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蘭克群島

福蘭克群島

福克蘭群島(英語:Falkland Islands,為英國所使用的稱呼)也稱馬爾維納斯群島(西班牙文:Islas Malvinas,是聲稱擁有其主權的阿根廷所使用之稱呼)是一位於南大西洋的群島,包含2個主島東福克蘭島和西福克蘭島以及周圍778座小島,總面積12,173平方公里,其中長年有人居住的有15個島嶼,首府為斯坦利港(阿根廷方面稱其為“阿根廷港”)。2005年時該群島的人口約為3,060人。

歷史

根據現有文字記載,英國人約翰·戴維斯在1592年最早發現該島,最早登入者則為英國船長約翰·斯特朗。
福克蘭群島福克蘭群島
他於1690年發現兩主島之間的海峽,並以當時英國海軍司庫福克蘭子爵的名字將其命名為“福克蘭海峽”,後來英國便稱該群島為福克蘭群島。18世紀初,若干法國航海家陸續到過這裡,並將其命名為“馬洛於內群島”(ÎlesMalouines),以紀念法國探險隊的出發地聖馬洛,該群島後來的西班牙名稱“馬爾維納斯群島”亦出於此。1764年,法國航海家布乾維爾海軍上將率探險隊在東島登入,建立了一個定居地,稱路易斯港。1765年英國探險隊登上西島,建立了名為埃格蒙特港的定居地,並升起英國國旗,聲稱該島歸屬英王。1766年,西班牙人宣稱,按照1493年劃分西葡勢力範圍的“教皇子午線”,這些島嶼位於西班牙的管轄範圍之內,理應歸西班牙所有。同年10月3日,法國人以24,000英鎊的代價把東島賣給了西班牙。1770年,西班牙軍隊以武力趕走了西島的英國人,但是次年英、西兩國達成協定,英國人回到了西島,重新駐紮在埃格蒙特港。1774年,英國以節省軍費為理由,主動撤走了西島駐軍,但未放棄該島主權。

內陸的草原與丘陵

 
1806年,西班牙王國向拿破崙投降,英國乘機打擊西班牙的海外勢力,在阿根廷登入並占領了布宜諾斯艾利斯。不過此時英國既未向馬爾維納斯島派遣駐軍,也沒有委任總督,該島處於無政府狀態達十多年之久。
福克蘭群島福克蘭群島
1810年阿根廷爆發起義,成立了拉普拉塔聯合省臨時政府,於1816年宣布獨立,並聲明繼承西班牙對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1820年11月,阿根廷人在島上升旗並宣布行使從西班牙繼承來的主權。1829年英國致函阿外交部長,聲明福克蘭群島為英國領土。1833年1月2日,英艦“史詩女神”號(HMSClio)開進東島,於次日升起英國國旗,宣布奉命行使主權,阿根廷總督何塞·瑪麗亞·皮內多中校及其50名士兵被迫撤回布宜諾斯艾利斯。英國奪回馬爾維納斯後一個多世紀,歷屆阿根廷政府雖未加以承認,但是也未再對該島提出主權要求,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胡安·多明戈·庇隆將軍上台,才用“民族主義”這一武器,將對經濟狀況不滿的民眾團結在自己周圍,大量宣傳“收復馬爾維納斯”的問題。1982年,英阿因為福克蘭群島歸屬問題爆發了馬島戰爭,阿根廷戰敗,英國保住了對福克蘭群島的管轄權
阿根廷政府宣布,自2010年2月17日起,再次封閉福克蘭海域;英國仍置之不理,於2月21日起於海域內架設探鑽台。
註: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圖和年鑑在1950至1960年代一直只用“福克蘭”的名稱,文革期間為了表示對拉丁美洲國家的支持,用括弧加上了“馬爾維納斯群島”,1982年後改用後者為正式名稱,將“福克蘭群島”用括弧加注。

地理環境

主條目:福克蘭群島地理  
福克蘭群島英國英國支持通常支持英國阿根廷支持阿根廷通常支持阿根廷
位於首府史丹利港的基督城大教堂(ChristchurchCathedral)
福克蘭群島之主島為福克蘭海峽分成東福島、西福島,東島長140公里,寬97公里,西島長132公里,寬75公里,兩者面積契約為12,173平方公里,島上氣候陰涼,有豐富的牧草。福克蘭群島東南方有南喬治亞群島和南三明治群島。

政 治

根據馬島1985年自定的憲法,馬島屬英海外領地,除外交與軍事事務外,由島民實行"自治"。總督代表英女王行使行政權。馬島地方政府由司法、財政、農業、漁業、礦業、教育、衛生等22個部門組成。設立法委員會和行政委員會。立法委員會有委員8人,由選舉產生,任期4年,在總督主持下不定期開會。立法委員會負責制定維護本島法律、秩序、立法權和行政權的法案,但須提交英國女王,經英外交大臣批准方能生效。本屆立法委員會2001年11月經選舉產生。行政委員會由2名行政官員和3名立法委員組成,每月定期舉行會議,負責向總督提出有關行政方面的建議。
司法官和英在馬島駐軍司令有權出席上述兩個委員會的會議,並有發言權。英在馬島派有駐軍1700人。1992年,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一致通過由智利和委內瑞拉提出的決議案,再次要求阿英加緊對話,和平解決馬島爭端。阿曾提出按"香港租借"方式解決馬島問題和向馬島派遣聯合國和平部隊等建議,均遭英拒絕。1986年,英宣布馬島周圍150海里為"漁業保護區",並於1993年將"保護區"擴大為200海里,阿方就此提出強烈抗議。近年來,阿英就馬島主權和地區經濟合作等問題進行了多次談判。1995年9月,阿英達成在馬島水域勘探、開採石油的協定。1999年,雙方在關於阿恢復與馬島直航、阿公民持本國護照赴馬島、石油開採、打擊非法捕魚、通訊、巡邏等領域達成協定。同年,阿英兩國海軍在南大西洋舉行了馬島交戰以來首次聯合軍事演習。2001年,阿政府重申對馬島享有主權,呼籲國際社會敦促英與阿重開馬島主權談判,表示願通過和平途徑解決爭端,並將依據國際法尊重島民的利益和生活方式。英政府則重申馬島主權不容談判,島上居民享有自決權的原則立場。2月,阿政府拒絕馬島當局提出的組建聯合巡邏隊,防範非法捕魚的建議,稱馬島當局不構成馬島爭端的一方。2月21日,阿英兩國達成允許兩國民用船隻在阿大陸和馬島之間直航的協定。3月,英國宣布將南喬治島的駐軍撤至馬島,阿方表示歡迎。阿根廷對馬島的主權要求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支持。自1983年起,在英國不參加的情況下,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會議每年均以協商一致的方式通過關於馬島主權的決議,敦促英國政府同阿政府進行談判。1997年,第七屆伊比利亞美洲首腦會議發表最後聲明,呼籲阿英依照尊重領土完整原則儘早就馬島主權重開談判。1999年,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表示,將盡一切努力促成阿英談判,以儘快結束馬島"殖民地狀態"。2001年6月,美洲國家組織再次敦促英阿兩國就馬島主權問題儘早重開談判。

經 濟

馬島蘊藏有豐富的泥炭以及鉛、煤、鐵、銀等礦藏資源,近海有石油和天然氣。島上95%的勞動力從事畜牧業和漁業,有綿羊71.2萬隻,年產羊毛230萬公斤。工業有羊毛和漁產品加工業。馬島另一重要產業是發行郵票和紀念幣。自1987年起,馬島當局向在群島專屬區捕魚的外國漁船徵收捕魚特許稅,特許稅年均收入約2200萬英鎊。2000年國民生產總值為5500萬英鎊。除國防支出仍由英國負擔外,馬島當局已實現財政自理,1998~1999年度,馬島財政收入為4370萬英鎊,財政支出4480萬英鎊,赤字110萬英鎊。馬島主要出口產品為羊毛、皮革;進口日用必需品和各類生產資料。主要貿易對象是英國、智利、西班牙等。馬島現行貨幣為"福克蘭鎊",與英鎊等值。島上電力自給自足,年發電1200萬千瓦時。共建有5座中小型機場,智利航空公司有航班飛往馬島。公路總長近440公里,主要港口為斯坦利港。

文教衛生

實行11年制免費義務教育。首府斯坦利港(阿根廷港)有中國小,另設巡迴教師和遠程教育系統。每年選送學生去英國學習。1998年教育經費為310萬英鎊。島上有2家電台,一份周報。島民在大部分醫療項目上享有免費待遇,斯坦利港建有一家醫院,共28張病床,但危重病人需送往英國烏拉圭等國救治。
2煙臺馬島:馬島為芝罘區東北海域,距離大陸最近處為6.3公里,東距崆峒島6.5公里,因為島形狀似馬而得名。該島嶼的走向為近東西,長為500米,寬190米,面積為99000平方米,岸線長1480米,最高海拔為37.7米,是斷裂分離基岩島。島上四周基岩裸露,岩性屬於石英岩,有部分地方是片麻岩。北側多峭壁,南部比較平緩,島上灌木,矮草叢生,南部有一海積沙灘。島嶼周圍水深5米左右,產牡蠣,貝類等,是近海魚蝦捕撈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