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祿門

福祿門

在肅州城中心區西南隅,小西街與南環西路交叉口處,聳立著一座古城門,是東晉時期酒泉郡治所在地福祿縣城的南門,被稱為“福祿門”,也稱“晉城門”。

福祿門

福祿門福祿門
肅州自古就是外出西域,內進河西腹地,側扼居延咽喉的軍事重鎮,歷朝歷代都特別重視酒泉城池的建築,並派重兵設防。據《十三州志》記載,酒泉古城曾被一場強烈的大地震摧毀,直到東晉戀永和二年(公元346年),前涼張重華封謝艾為福祿伯,後謝艾出任酒泉郡太守,便在古郡的廢墟上重建酒泉城,謝艾所建福祿城,規模很小,明洪武28年(公元1395年),由肅州衛指揮使裴成主持建築東城,城址擴大一倍,原東城門位居中心,改建成鐘鼓樓,原城牆加厚,原南城門被夾裹在城牆之中。明萬曆二年(公元1574年),又用磚包砌肅州大城,從此原南城門便漸漸被遺忘了。

擴建後的肅州古城規模宏偉,十分壯觀。《讀史方輿紀要》一書中記載:“今衛城(指酒泉)八里,有奇門三”,建國後,肅州古城保留仍比較完整。後來因為城市建設需要,古城牆被逐漸拆除,只有福祿門被保存下來,成為肅州古城唯一的最初見證,供人們瞻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