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導演]

福特[導演]

約翰·福特(John Ford,1895-1973年),原名西恩·歐費尼,美國電影導演。福特被認為是電影大師之一,以充滿強烈的人物刻畫和激動人心的場景設定的西部史詩片最為著名。他導演了近200部影片,多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分別是《告密者》、《憤怒的葡萄》、《青山翠谷》及《蓬門今始為君開》。1973年,因其對美國文化的貢獻,他被授予總統自由勳章,美國最高的市民獎章。

基本信息

簡介

約翰·福特 約翰·福特

約翰·福特(John Ford,1894年2月1日-1973年8月31日),原名西恩·歐費尼,是美國著名電影導演。生於緬因州伊莉莎白角一個愛爾蘭移民家庭。早年曾在影片《一個國家的誕生》(戴維·沃克·格里菲思執導)演出。

他於1914年道具師的身份開始職業生涯,1917年成為導演。1928年首次拍片《鐵騎》(The Iron Horse),至1966年共拍攝140多部影片。福特的創作最能體現勇敢開拓的美國精神,他被譽為美國最偉大的電影導演之一。 在約翰·福特眾多經典西部片中,一般被認為是巔峰之作的有《驛馬車》《俠骨柔情》《告密者》、《雙虎屠龍》等影片。他另有3部經典作品《要塞風雲》、《黃巾騎兵隊》、《邊疆鐵騎軍》被合稱為“騎兵隊三部曲”。

生平

早期經歷

約翰·福特 約翰·福特

約翰·福特從小就不太喜歡坐下來安安靜靜地讀書,他渴望闖蕩江湖。18歲中學畢業以後,他對大學不屑一顧,認為“這是一個男子漢闖蕩世界的時候了”,正巧,他的哥哥弗朗西斯·福特在好萊塢當導演,於是,他就跑去了好萊塢。但是好萊塢人才遍地,而他又無一技之長,工作實在不好找。約翰·福特在好萊塢最開始的一陣子混得煞是悽慘,給環球影業公司打雜:他每天按照導演的安排,跑前跑後地搬動各種人工搭景。

在格里菲斯的影片《一個國家的誕生》里跑過幾次龍套,給他的哥哥又做了一陣助理導演之後,約翰·福特的機會終於來了:在弗朗西斯·福特執導的某個西部片裡,有一個“牧童落馬”的鏡頭是約翰掌的鏡,而這又被製片廠的老闆一眼看中了。1917年,約翰·福特開始獨立執導電影的生涯。

導演生涯

一開始,約翰·福特並不十分引人注目,直到他在29歲那年,拍出了《鐵騎》。《鐵騎》是一部規模和場景都十分宏大、氣勢十分壯觀的影片,也是福特默片時代的代表作。這部電影以美國修築橫貫東西的大鐵路為歷史背景,描繪了為尋找美好生活的美國人的夢想。片中對美國西部蠻荒的優美景色的刻畫令人久久難以忘懷,相當有穿透力。他把攝影機的運動性在這部片子的拍攝中,運用得淋漓盡致,從而使之成為了早期西部片的代表作。

僅僅幾年,福特就積累了大量的西部片經驗,終於在1939年以“移花接木”的手法拍出了西部片的劃時代的經典之作《關山飛渡》。影片改編自恩斯特·黑科斯的小說《前往羅斯堡的驛車》,而小說的故事則是取材於法國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羊脂球》

這以後,他又拍了幾部片子,並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他因《怒火之花》、《萬里回鄉》和《青山翠谷》而三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他的電影生涯達到了榮譽的頂峰。《怒火之花》是根據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美國作家約翰·斯坦倍克的作品《憤怒的葡萄》改編,這是一部描繪美國大蕭條時代下層民眾背井離鄉,到西部艱難生存的故事片。《青山翠谷》則是一部以礦工生活為題材的影片,為了拍攝真實的場景,約翰·福特甚至帶著攝製組,遠渡重洋,前往英國威爾斯的礦區取景。

儘管他的文藝片讓他連連獲獎,但普通影迷們還是更喜歡看他的西部片——當然,製片廠的老闆更樂於他的片子能賣大價錢。於是,戰爭結束之後,以少將軍銜退役的約翰·福特重新涉足西部片,並拍攝了《我親愛的克萊門丁》這樣的西部片的新經典。這部影片裡的一個“馬棚決鬥”場景更是被很多後來的西部片導演模仿,小鎮、驛車、酒館、槍手還有決鬥……西部片的經典樣式,已經在約翰·福特的手裡成形。

但他從不滿足,總是企圖突破既有的模式。約翰·福特又以邊疆騎兵隊為題材,拍攝了有著濃郁的浪漫色彩的西部片“騎兵三部曲”,大大拓展了西部片的廣闊疆域。在他61歲的時候,又執導了一部極具思想深度的西部片——《搜尋者》。該片被譽為西部片歷史上最好的影片,在新一代好萊塢電影人心目中具有無可取代的影響力,包括喬治·盧卡斯《星際大戰》史蒂芬·史匹柏《第三類接觸》馬丁·斯科塞斯《計程車司機》等片中都直接提及或引用了《搜尋者》的內容。

1973年,約翰·福特因癌症去世。

影響

約翰·福特 約翰·福特

商業化:福特的電影很重視觀眾的感受,很注重敘事的節奏和影像的觀賞性;同時福特又很注重效率,他的拍片周期都很短。他把商業規律作為一個導演最應看重的部分。為此,福特獲得了很多機會,例如《青山翠谷》製片人本來要交給William Wyler導演,但是考慮到製片周期,最後決定讓拍片神速的福特執導。

題材:福特的影片中幾乎包含了美國西部歷史中的各個重要時期,早期的殖民年代、美國內戰、印第安人種族滅絕政策等等,而福特總是詩意地描述著普通人在這些特殊時期的故事,並將普通人與這塊土地聯繫起來。

影像:令人興奮的西部景色,遠方地平線上騎馬飛馳的牛仔,從運動的馬車上向遠處射擊的畫面。福特影片的固定機位用得比較多,全景拍得都很有氣勢。在故事中,福特還發展出一些很具觀賞性的奇觀動作,例如馬車追逐、緊張的決鬥場面、瀟灑的出槍和射擊姿勢等。福特開創了具有個人影像標籤的 “門框取景”。

人物:福特的電影被很多觀眾視為“男人必看的電影”,因為在他的影片裡,主人公多是硬漢,彪悍剛毅的男性成為福特鏡頭下、在文明與野蠻的夾縫中爭扎的西部英雄。他們一般都是堅強、沉默、正直的,但又不完美,帶著些叛逆,因此會受到誤解;他們疾惡如仇,同時又富有幽默感。他們以惡制惡,對待敵人冷酷無情。

思想:福特不斷挖掘西部的元素,並且不斷的思考西部的社會問題,並將這些思考反映到電影中去。所以,隨著西部的變化,福特的電影也在改變,特別是到了後期,對西部社會矛盾的思索使他的電影帶上了深深的反思色彩。在西部片中,文明與蠻荒就是一個潛在的衝突主題,西部英雄作為開拓時期的進步形象,用暴力護衛著一方平安。但暴力本身是屬於過去西部的主題,隨著文明社會的到來,西部英雄失去了他們的價值和魅力,這種失落感在福特晚期影片中表露無疑。

作品

《鐵騎》 (The Iron Horse) (1924年)

《一門四子》(Four Sons) (1928年)

最後的巡羅兵》(The Lost Patrol) (1934年)

《告密者》(The Informer) (1935年)

《鯊島逃生記》(The Prisoner of Shark Island) (1936年)

少年林肯》(Young Mr. Lincoln) (1939年)

《驛馬車》(Stagecoach) (1939年)

《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 (1940年)

《翡翠谷》(How Green Was My Valley) (1941年)

《中途島戰役》(The Battle of Midway) (1942年)、(紀錄片)

《十二月七日》(December 7th ) (1943年)、(紀錄片)

《俠骨柔情》(My Darling Clementine) (1946年)

《要塞風雲》(Fort Apache) (1948年)

《黃巾騎兵隊》(She Wore a Yellow Ribbon) (1949年)

《邊疆鐵騎軍》(Rio Grande) (1950年)

《沉默的人》(The Quiet Man) (1952年)

《西點軍魂》(The Long Gray Line) (1955年)

羅伯先生》(Mister Roberts) (1955年)

《搜尋者》(The Searchers) (1956年)

《碧血濺長空》(The Wings of Eagles) (1957年)

《魔鬼騎兵團》(The Horse Soldiers) (1959年)

雷克軍曹》(Sergeant Rutledge) (1960年)

《麥凱警長》(Two Rode Together) (1961年)

《雙虎屠龍》(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 (1962年)

《西部開拓史》(How the West Was Won) (1962年)

珊島樂園》(Donovan's Reef) (1963年)

安邦定國志》(Cheyenne Autumn) (1964年)

榮譽獎項

軍職及文職勛獎

《鐵騎》 (The Iron Horse)《鐵騎》 (The Iron Horse) 1924年

功績勳章(Legion of Merit Medal)

紫心勳章(Purple Heart Medal)

本土防禦服役獎章(American Defense Service Medal)

歐洲-非洲-中東作戰獎章(European-African-Middle Eastern Campaign Medal)

亞太作戰獎章(Asiatic-Pacific Campaign Medal)

美國本土作戰獎章(American Campaign Medal)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紀念章(World War II Victory Medal)

預備役服役獎章(Armed Forces Reserve Medal)

總統自由勳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電影榮譽獎項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得獎

《搜尋者》(The Searchers) (1956年)《搜尋者》(The Searchers) 1956年

《告密者》

《憤怒的葡萄》

《翡翠谷》

《沉默的人》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

《驛馬車》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得獎

《中途島戰役》

《十二月七日》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提名

《亞羅史密斯》

《告密者》

《歸途路迢迢》

《沉默的人》

美國電影學會終身成就獎

美國導演工會最佳導演獎

《沉默的人》

美國導演工會終身成就獎

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

《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 (1940年)《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 1940年

《告密者》

《驛馬車》

《憤怒的葡萄》

《翡翠谷》

美國電影評議會最佳導演獎

《最後歡呼》

威尼斯電影節特別推薦獎

《蘇格蘭女王瑪麗》

《世界在運轉》

金獅獎終身成就獎

好萊塢星光大道

語錄

《告密者》(The Informer)  1935年《告密者》(The Informer) 1935年

1)“格利菲斯影響了我們所有的人。如果沒有他,我們可能還在電影的幼稚時期。”

2)“跟我扯藝術沒有用,我拍電影只是為了付房租。”

3)“對導演來說,最要服從的是電影的商業規律。在我們這行里,藝術失敗算不了什麼,商業失敗才是致命的。這裡面的秘密是,拍電影既要討好大眾,同時讓導演展示自己的個性。”

4)“我喜歡拍電影,但我不喜歡討論電影。”

5)“只要懂了基本原則,誰都能拍電影。導演不是什麼神秘的事情,不是藝術。導演主要的工作就是——拍人物的眼睛。”

6)“我前三次奧斯卡頒獎晚會都沒到場領獎。有一次我去釣魚了,還有一次我去打仗了,最後一次,我記得我是喝醉了。”(約翰·福特3次獲奧斯卡最佳導演均未出席頒獎,這是第四次獲獎時的感言。)

評價

他是西部片的第一位大師,是他使得人們認識了什麼是真正的西部片。但有趣的是,在他長達半個世紀的好萊塢生涯當中,曾經四次獲得了美國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但卻沒有一次是因為西部片。有人說,沒有看過他的《搜尋者》,或許就不算看過西部片……

約翰·福特總是喜歡在他的電影裡表現男人們的生活。在他的鏡頭裡,男人們的困境與責任,夢想與光榮,還有他們的弱點和憂傷,一一如實地呈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