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公

祭灶公

祭灶公是福清的民俗文化。福清人稱灶神為灶君或灶公,祭灶神也稱祭灶公,或簡稱祭灶。祭灶公在農曆十二月廿三進行。這意味著年慶活動正式拉開序幕,所以也叫過小年。

祭灶公是福清的民俗文化。福清人稱灶神為灶君或灶公,祭灶神也稱祭灶公,或簡稱祭灶。祭灶公在農曆十二月廿三進行。這意味著年慶活動正式拉開序幕,所以也叫過小年。
祭灶公祭灶公

民間相傳,玉皇大帝派灶神到人間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監督每家每戶的行為善惡,封其為“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灶神每年農曆正月初四到任,年末十二月廿三日任滿,次日即離任啟程上天向玉帝稟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年終工作匯報,或者述職。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
福清人也一樣,灶神也被視作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據說,早年福清人在廚房設有灶公龕,中間供上灶公的神像。灶公龕筆者未曾見到,只見到有人將灶公畫像直接貼在牆上;有的人家沒有畫的神像,就貼張紅紙上寫“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或“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也將其當做神像一樣供奉。記得五十年代貼春聯時,左鄰右舍在灶上方貼有“灶君司命”紅紙的,最為居多。當時上牆的灶公神像,是印刷品,有的只畫灶公一人,有的則畫有男女兩人,女的被稱為“灶媽”。此外,當時的年曆中有一種就印上灶公神像,神像旁書有“東廚司命主”或“東廚主宰”、“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用以表明灶公的身份、地位。
祭灶公就是為灶神餞行。福清人祭灶公,不像外地人那樣分廿三廿四兩天分別“祭葷灶”“祭素灶”;但主旨一樣,奉上魚肉美酒,獻上水果、灶糖,意在讓灶神吃了這些甜美的食品後,在玉帝面前為這家人多說好話。灶神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調和鼎鼐神仙府,燮理陰陽宰相家”的對聯,表達了這家人期望灶公在玉帝前美言並保佑全家老小平安的意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