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韻隨州

神韻隨州

“神韻隨州”(建設美好幸福城市)是隨州市委為城市的經濟、文化、社會發展進行的一種頂層設計,是把隨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從博物館、風景區轉化成人文精神,是實現隨州夢想的重大發展戰略舉措。

來由

“神韻隨州”就是建設美好幸福城市。是隨州市委為城市的經濟、文化、社會發展進行的一種頂層設計,是把隨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從博物館、風景區轉化成人文精神,是實現隨州夢想的重大發展戰略舉措。解讀是“神在鑄文化之魂,韻在繪山水之美”。

解讀

“神韻隨州”重在“神韻”,“神”是文化、是精神,是一個地方的靈魂;“韻”是中國審美學最重要最高的範疇,它為中國文化所獨有,是中國藝術的核心。西方藝術最高境界是“美”,中國藝術比“美”更高的境界就是有“韻”。美只是外在形象在空間及色彩上的平衡、和諧、協調、勻稱,而“韻”則是生命有良好的外在美之外,還必須有內在的狀態、優秀的性格、氣質。這就是說,美的僅僅是追求外在的形式,是一種靜止的、表層的;韻的追求是把審美對象看成具有活力的生命,從外到內的韻味和律動中尋找統一和完美的生機與活力、氣質與精神。

“神韻隨州”建設最重要的是重建隨州人的內心世界,歷史文化的真正價值不一定就是為了建一個兩個能掙錢的風景名勝區,而是滋潤濡養人和人的精神品質。

有神韻的城市一定是有文化有品位的城市,不要覺得“神韻隨州”僅僅是一個夢想,只要選擇好路徑,就可以很快地實現這個夢想。實現“神韻”的路徑有一個由“意韻”到“氣韻”的過程,這個過程有自己的運行規律。按照其運行規律,不要很長時間就可以達成“神韻”的目標。

“神韻”的本質就是文化內化入心、外顯於形。“神韻隨州”就是隨州文化深入隨州人民心中,用一種有效的機制保障民眾的一言一行都有文化的品味。

“意韻”就是把隨州文化的核心元素融入隨州人民的身心。隨州文化歷史、現實內涵就是愛和善良,由社團組織隨州炎黃文化研究會組成的團隊發現、梳理、整頓,拿出令人信服的教材教案,“謁祖聖地”領導小組牽頭成立一個有歷史教師、黨校教授、文化研究者組成的百人宣講團,讓隨州文化的核心內涵愛和善良走進隨州人民的心中。這種“意”是一種“理”,但不是抽象的理,而是符合隨州市實際、從隨州山水自然、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歷史文獻中來的理,當這種“理”被人民反覆咀嚼品味,體悟、理解、接受的時候就是一種內化於心的過程,就是“意韻”。

“氣韻”其實就是建立一個保障隨州人民接受的愛和善良轉化為行動的強大氣場。隨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隨州人心中積澱的文化意蘊經過累積,必然要在言語和行動中得以表現。如果沒有一個維護言行的環境與氛圍,這種愛與善良就難以持久。中國哲學認為人類世界充滿著氣,這個“氣”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就是一種和諧的浩然正氣。一座城市如果沒有一股浩然正氣籠罩,就會有邪氣侵入,那四大行動剛剛鎮下去的麻將聲又會大起來。一個人身上總是蓄積著這股浩然正氣,就會百毒不侵,身體格外健康,一座城市必須有這種正能量的強大氣場,我覺得黨委政府要確保隨州的發展,只需協調相關的資源,就可以形成足夠的氛圍。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愛和善良,把這愛和善良撒播在隨州的公共空間,應該不是難事。不再讀書多少,沒讀書,會拿把苕帚掃街道吧,會到人多的地方去維護一下秩序吧,外地人到隨州問一下路,熱心幫幫人家吧。能做一回,就能做兩回、三回。“氣韻”就是要建立一種保證做長遠的機制,只有機制能保障實施愛和善良行動的人就要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仰望。

這種“意韻”和“氣韻”,就是“神韻隨州”發展戰略具體落實的過程,也是隨州的美好夢想實現的過程。我以為,隨州市委制定“神韻隨州”戰略,就是為建一座幸福美好的城市,尋到了一條最好的路徑。

過程

實施四大工程建設神韻隨州

“神韻隨州”是“中國夢”的隨州版,是隨州人的“夢”。建設“神韻隨州”是歷史賦予隨州環保部門新的時代重任。神韻隨州,神在鑄文化之魂,韻在繪山水之美。文化是靈魂,生態是基礎,環境是支撐。實現這一夢想,必須充分發揮良好的自然生態稟賦這一隨州最大的優勢,全力做好山水文章。近年來,隨州市環境保護局堅持以創建省級環保模範城市為抓手,大力實施環保“四大工程”,全力打造一流生態環境,為建設聖地車都、神韻隨州提供了有力的生態環境保障。

一是實施“藍天”工程。

呼吸清新的空氣,是“神韻隨州”的內在要求和廣大市民的共同期盼。為了守住一片藍天,該局紮實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試點城市工作,組織開展了塗裝行揮發性有機污染物 (VOCs)排放標準研究,啟動了PM2.5監測和污染防治,指導3家專汽企業先行先試,建立了先進塗裝生產線。大力加強工業廢氣、汽車尾氣等污染治理,依法關閉大地化工有限公司、環潭水泥廠等一批高排放、重污染企業;督促城區14條主要街道臨街面餐飲經營單位和個體戶安裝油煙淨化器60家、鍋爐除塵設施42台;堅持把機動車尾氣檢測作為年檢的前置條件,在全省市州率先建起機動車尾氣檢測中心,對尾氣超標的車輛實施限期整改,機動車尾氣檢測率達到95%,城市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達標率連續五年保持在90%以上。

二是實施“碧水”工程。

水是城市的靈魂。圍繞做好“神韻隨州”水文章,我們加大了溳水河、氵厥水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力度,改造了武大光子工業園污水管網,強制搬遷了王剛養豬場,責令弘大養殖公司、洪山食品工業園13家企業新建了廢水、污水處理設施。開展飲用水源保護專項行動,實行了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旬報制度,對先覺廟、王福窯等城市飲用水源保護區的污染源進行了集中整治,依法關閉3家小造紙廠、9家畜禽養殖企業、6家大型黑木耳種植場,限期治理污染企業25家。同時,加強了飲用水源地規範化建設,在王福窯、先覺廟飲水保護區督促新建了1300米防護網和800米排污管網。加強了白雲湖污染治理,制定了《保護“母親湖”兩年行動計畫》等,取締白雲湖非法排污口8處,確保了城區飲水安全。目前,全市地表水全部實現按功能區達標,飲用水源水質多年保持在100%達標。

三是實施“寧靜”工程。

隨州市環保部門持續開展“綠色護考”、“24小時巡查”行動,嚴格建築噪聲“三查”執法檢查與日常監管,有效控制了建築噪聲污染。聯合公安、工商等部門不定期開展城區商業噪聲和歌舞廳降噪執法檢查,實施“禁鞭”專項整治行動,有力控制了社會生活噪聲污染。協調相關部門加強交通噪聲管理,擴大城市禁鳴區範圍,加大違禁處罰力度,減少了交通幹道噪聲污染。近年來,隨州市建成區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保持在58分貝以內,交通幹線噪聲平均值保持在66分貝以內,均達到國家規定標準。

四是實施“生態”工程。

為夯實“神韻隨州”的生態基礎,隨州市環保部門積極推進農村環保“兩清、兩減、兩治、兩創”工程,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和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力度,完成了29個環“一江兩山”生態景觀水體修復工程、16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和22個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項目。全市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基地1個,國家級生態鎮1個,省級生態鎮2個、生態村5個。

成效

城市品位不斷提升

神韻隨州 神韻隨州

201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神韻隨州,力爭一年一大步,三年大變樣。三年,城市建設共謀劃工程187項,總投資430多億元。2014年,城市建設依舊不減速,49項重點工程建設全部啟動,不少城市重點工程提前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品位。
2014年1月1日,隨州文化公園開園,10萬多市民前去一睹它的風采。該公園集文化紀念、生態休閒、健身娛樂等功能為一體,是隨州最大的城市公園。公園的建成,新增城市綠化60萬平米,城區人均1.5平米,被稱為城市的“天然氧吧”。省委書記李鴻忠視察隨州文化公園後大加讚賞,指出要突出文化和生態,建設成城市綠心、文化重心、商業中心。
每逢節假日,公園內遊客成群結隊。“美麗、大氣,這是隨州文化公園最大的亮點,是市民休閒的好地方。”市民王成蘭看後不由得讚嘆。如今,隨州文化公園已成為市民遊玩的好去處。
隨州文化公園元旦盛大開園,為城市建設開了個好頭,昭示2014年的不平凡。
2014年10月27日,備受市民關注的濱湖體育運動場向市民開放,中國好聲音百城百場演唱會的助力,更進一步提升了濱湖體育運動場的影響。當晚,2萬多名市民頂著寒風與體育場一道釋放激情。不少市民認為,它是隨州的標誌性建築,完善了城市功能,為市民提供了文化休閒鍛鍊的場所。在現場感受了演唱會魅力的李瑩說,在這樣的體育場看演唱會太爽了,開闊敞亮,很有在大城市看演唱會的感覺。
青年路大橋建成、青年路全線通車、編鐘大道通車、白雲大道形成環湖公路;炎帝大道綠化升級;隨州環保產業園、隨州美食文化街啟動……一項項工程竣工或啟動,拉開了城市框架,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

生活環境更加宜居

神韻隨州 神韻隨州

每天早上,住在白雲湖社區的秦保國都會沿著白雲湖一直步行到濱湖體育公園,既鍛鍊了身體,也享受了城市新鮮空氣。“現在城市綠化越來越好,生活的環境更加宜居了。”他說。
2014年1月16日,我市正式被授予國家園林城市的稱號。對於來之不易的榮譽,市委、市政府倍加珍惜,住建人更甚。為此,市園林部門啟動了城區公園、廣場、遊園、風光帶綠化栽植補植工程,中心城區新增綠地面積21萬平方米,進一步鞏固了國家園林城市的成果。
如今,推窗見綠,出行見園已成為隨州綠化的顯著特點,綠色福利讓民眾盡享。
春節、尋根節、國慶節,我市還在城區主要道路、公園廣場等重要節點設定立體扎景、安裝空中花籃、擺放各類鮮花,營造了喜慶祥和的節慶氛圍。歷時一個月的“隨州市第二屆金秋菊花展”成功舉辦,吸引10多萬市民賞花留影。“在隨州也能看到這樣的景致,生活太幸福了。綠色多了,城市越來越美麗,讓我們每天都有個好心情!”市民王德全說。
同時,我市在城市管理中積極推行環境衛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渣土運輸、門前三包等五個專項整治工作,8座壓縮式垃圾中轉站投入使用,專項清理城區 “五小行業”(餐飲、加工、修理、洗車、收購)1100餘處,重拳整治馬路市場、占道經營等城市頑疾,規範戶外廣告3000多塊,城市環境不斷最佳化。
針對市民普遍反映的小區物業管理混亂,我市以點示範,推動了文峰都市花園和左岸星城物業管理專項整治工作,建立了“三位一體”管理新模式,建起了生態停車場,拆除了違規建築,小區管理秩序日漸好轉。
“現在的小區管理更規範,更加安全,更加和諧,我們生活得也更加舒心、愜意。”文峰都市花園居民張大爺說。

神韻隨州 神韻隨州

民生福祉超額完成

城市建設的落腳點就是改善民眾生活環境與質量。
2014年,我市堅持把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作為“一號民生工程”,按照“早起步、大規模、好品質”的原則,主動作為,高位推進。全市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新開工8744套,占年度任務的104.41%。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5987套,占年度任務的112.96%;分配入住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3823套,占年度任務的112.44%。
城東公租房(一期)802套房屋啟動了分配,一批城市低收入群體入住了新房。良好的小區環境,高質量的室內裝修,讓許多入住者感嘆不已。“能住上這么好的公租房,圓了我的住房夢,黨委政府真的為百姓辦實事。”分到房子的劉阿姨說。

神韻隨州 神韻隨州
2014年初,市政府將背街小巷的改造納入十件實事之一,以解決民眾的出行難題。我市投入1000多萬元,對中心城區53條背街小巷進行硬化亮化。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實際完成60條硬化、23條亮化任務。“現在出行方便了,不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家住隨州東城八角樓附近象園路的鄭女士說。
白雲湖是隨州的靈氣所在。由於污水管網不配套,大量生活污水直排湖中,造成白雲湖水質變差。隨州市啟動了白雲湖水源地保護工作,還城市一湖清水。
根據摸排調查,白雲湖沿岸共有排污口73個。為此,市排水部門明確排污口截流治理時限和任務,掛圖作戰,分步驟、分階段進行實施。投資1億元,完成南郊區域氵厥水沿岸、擂鼓墩大道、白雲大道等21.7公里配套管網鋪設。
“白雲湖水源地已封堵截流了50個排污口,日封堵污水在3萬噸以上,城南污水管網已全線貫通,污水被直接送到污水處理廠,改變直排歷史。”市排水處有關負責人表示。

住建精神充分彰顯

神韻隨州 神韻隨州

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住建人始終發揚不畏艱難、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精神,推動著一個個項目建設、竣工。
青年路中段一直備受市民的詬病,路況不佳,坑坑窪窪。多年來,由於種種原因,青年路中段沒有得到改造。2014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對其進行改造。該路段地下管線錯綜複雜,建設者們採取全線人工開挖的方式,確保各種管線的安全。自施工開始,項目指揮部採取倒逼機制,嚴把施工程式,每天投入機械設備二十餘台,40多人次,全力推進道路的改造。
“青年路中段是隨州道路改造較複雜的道路之一,我們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精益求精、統籌謀劃、協調各方,順利地完成了任務。”項目負責人說。
在青年西路改造過程中,住建人克服高壓線入地難、拆遷難、協調難等難題,合理調度,交叉施工,全面打通了道路。今年元旦,全長9.6公里的青年路全線通車,成為主城區名副其實的城市快速通道。

同時,通過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行風評議、道德講堂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激發了住建系統“以乾求助、激情創業”的正能量。住建委機關各類會議同比下降23.2%,印發檔案數量同比下降47.7%,“三公”經費同比下降60%。系統將52項行政審批事項精減合併為20項,減少審批要件17個,減少審批環節20個,縮短審批時限133個工作日。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全市住建人在“打造品牌城市、建設神韻隨州”目標指引下,發揚住建精神,大手筆謀劃、大規模投入、大力度推進城市建設和管理,城市品牌效應不斷放大,城市神韻進一步增強。

相關報導

圍繞“美麗中國”願景推進“神韻隨州”建設

“美麗中國”的核心就是美麗的生態、美麗的城市、美麗的生活。湖北省隨州市委提出建設“神韻隨州”,從三個方面做好“神韻隨州”建設,打造美麗隨州。

堅持生態文明指導“神韻隨州”建設

隨州市具有較強的生態優勢,現有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更有9億年火山溫泉、數千年銀杏畫廊領秀華中。隨州市還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編鐘古樂之鄉。隨州市把良好生態作為立市之本、強市之基、興市之要,做好生態文明的大文章。一是要解決好三個矛盾。即城市快速發展與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的矛盾、老城區改造與名城保護的矛盾、城市快速發展與集鎮發展滯後的矛盾。二是做好四個控制。控制生活污染、控制房地產失衡、控制綠地面積縮水、控制城市管理失調。三是完善四項機制。即規劃、建設、管理一體化機制,多元化經建設設城市機制,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路的城市管理機制,規範的房地產和建築市場管理機制。此外,隨州市努力打造具有強大競爭力的“中國專用汽車之都、湖北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基地、重要的光伏產業基地和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名片,樹起“中國專用汽車之都,世界華人謁祖聖”品牌,率先建立完備、嚴格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體系;率先建立統籌城鄉的常態保潔機制;率先建立污水全收集、垃圾全外運模式,在建設“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上,走在全省前列。

堅持特色趕超推進“神韻隨州”建設

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致,這就是“神韻隨州”建設的目標。神韻隨州,神在文化、韻在山水,目的是要塑造城市的特色和個性。隨州市委書記劉曉鳴提出,“神韻隨州”建設要實現一年一大步,三年見成效。“神韻隨州”建設的核心就是要提神增韻,“提神”就是要提文化之神,在城市建設中充分挖掘隨州歷史文化元素,突出炎帝、編鐘品牌效應,著力打造世界華人謁祖聖地、東方音樂之都的城市名片;“增韻”就是要增山水之韻,文化是靈動的山水、山水是有形的文化,在城市建設中就要建設宜居、宜業、宜旅的生態環境。具體來講,隨州市按照“閉合”(閉合城市外環路網、形成近100平方公里城區,東面新建316國道貫通南北,西南繞城公路連線十崗,北面連線北外環)、“對接”(完善城內所有路網與各外環對接,完成內河治理及新老城區管網對接)、“東拓”(形成城東“兩軸、四心、六區”新城格局、完成“四縱十橫”路網及排水收集系統對接、新建1000畝的季梁文化生態公園)、“西抑”(控制擂鼓墩保護區範圍內的建設,續建繞城公路)、“南優”(打造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及排水收集系統)、“北調”(調整兩水工業園區、星光工業園區建設結構)、“中提升”(治理內河,提升刷黑道路、架設天橋、配套管網、增值補植綠化)的發展戰略,拉開城市骨架,建成城東新區、拓展城南新區、提升老城區,構成縱橫閉合的交通路網,形成四區互通、功能互補、協調互動、一軸一環兩帶、三山抱城、四水潤市的城市格局。

隨著城南新區、城東新區的拓展,白雲山公園的引森入城,擂鼓墩大遺址保護區的開發,中國音樂之都的推進,炎帝文化創意產業園的規劃設計和森林城市、園林城市、環保模範城市的持續創建,一個生態宜居、山水園林、古風新韻的“神韻隨州”必將成為人人嚮往的幸福之地。

堅持創新驅動助推“神韻隨州”建設

我們以建設山水生態宜居城市、襄十隨城市群樞紐城市為目標,科學謀劃發展,積極探索創新,實現了從縣級城市到中等城市的歷史性巨變。但由於隨州城市建設的投入不足,還存在著老城區市政基礎設施不夠配套完善,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公廁等配套設施嚴重不足,供水系統、供氣系統不能滿足城鎮居民需求,老城區房屋建築密度過大等問題,制約了城市的發展。形勢要求我們必須結合隨州山水特色、文化資源稟賦,以建設“花城、水城、綠城”為重點,不斷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跨越式發展。一是要建設美麗城市。構建以中心城區為核心,以廣水、隨縣城區為兩翼,以20個重點鎮為紐帶,以100個宜居村莊和農村新社區為輻射的“一主兩翼、多點支撐”城鎮化統籌格局,把中心城區作為“神韻隨州”建設的龍頭,讓“一河兩岸成為美麗宜居的綠色長廊,實施好40項市政建設重點工程,實現城市建設大提速、城市品質大提升、城市面貌大變化。二是要建設美麗鄉村。結合新農村建設“潔美家園”大行動和新一輪“三萬”活動,大力實施農村清潔工程,以村容整潔、飲水安全、廁所衛生、清潔能源、村風文明為重點,抓好整治並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積極爭創文明衛生村,大力培樹一批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全力打造一批集生產美、生活美、環境美、人文美、山水美於一體,充分展現田園風光、具有獨特魅力的美麗鄉村,不斷提高我市新農村建設的整體水平。三是要建設美麗生態。堅持精細管理城市,調動各方力量,集中開展城市“治亂、治髒、治雜、治醜、治堵”等專項整治活動,站穩全省城市管理工作第一方陣。同時,大力實施綠化提檔升級,形成一街一品、一路一景的特色景觀,不斷增加改造公園廣場數量和綠地面積,提高城區綠化覆蓋率,逐步建立“山水入城、綠帶環繞、公園廣場點綴”的綠化生態系統。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推進“神韻隨州”建設,實現美麗中國的願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以更高的標準、更新的舉措、更實的作風,真抓實幹、埋頭苦幹,不斷推動城市建設實現新突破,走活生態文明建設這盤大棋,摸索出一條新型城鎮化可持續發展的新路。

神韻隨州養生高峰論壇舉行

隨州市政府、世界養生聯合會、長壽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神韻隨州·2013年健康養生國際高峰論壇”在大洪山舉行。

國務院參事魏津生,中國老齡產業協會副會長張愷悌和100餘名國內外養生專家、學者,大型養生機構、健康產業企業家出席論壇。

隨州是歷史悠久的長壽之鄉。早在上古時期,出身於隨州、作為中華人文始祖的炎帝神農即開創了中國養生長壽文化。隨州立足建設“神韻隨州”和“旅遊經濟強市”的目標,利用資源優勢發展養生旅遊產業,著力構建“東方養生勝地”,取得良好成效。借癸巳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的契機,隨州舉辦健康養生國際高峰論壇,通過養生文化研究的學術交流,為當地養生文化的開發獻計獻策,進一步打響“東方養生勝地”的養生文化品牌。

世界養生聯合會主席游玄德介紹,健康養生國際高峰論壇是該會創辦的國際性年度學術論壇,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了3屆。論壇自創辦以來,致力於挖掘、整理及發展中國傳統養生文化,宣揚科學養生及正確養生觀念,導引世人熱愛生命,並懂得愛護生命、和諧生活。本次論壇的主題是“神韻隨州養生天堂”。

國務院參事魏津生等專家學者作了養生文化演講交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