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聖湖

神山聖湖

神山聖湖,是岡仁波齊山和瑪旁雍錯湖的統稱。藏族同胞亦稱岡仁波齊、納木那尼以及瑪旁雍錯、拉昂錯兩山兩湖組成的地帶為“神山聖湖”之地。每年夏季,印度、尼泊爾和西藏的香客紛紛到此朝聖沐浴以求功德。

基本信息

簡介

神山聖湖美景神山聖湖美景

岡仁波齊山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海拔6656米,稱“神靈之山”,自古以來就是佛教徒心目中的“世界中心” ;在“神山”東南20公里處,還有一個被稱為“聖湖”的瑪旁雍錯,海拔4588米,面積412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藏文史料記載為漢族神話傳說中的西王母居住的“瑤池”,印度佛教徒稱其為“聖湖”。

神山聖湖是苯教、佛教、印度教、耆那教信徒們的聖地,也是阿里地區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環保體系

神山聖湖神山聖湖

“神山聖湖”已被納入國家級重點濕地保護區項目,每年國家投入大量資金保護這裡的生態環境。2012年9月3日西藏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啟動阿里神山聖湖環保工程,在普蘭邊檢站的官兵們的協同下展開了對岡仁波齊轉山路全面環保清理行動。
整個環保一期行動的目標,是全面清理岡仁波齊轉山路上的可見垃圾。行動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第二步驟:清理卓瑪拉山口兩側的白色垃圾,通過人力的清理,以及氂牛駝隊和大型垃圾車的運輸,將收集到的垃圾集中運到垃圾填埋場處理。

第三個步驟:從9月15日開始,重點是清理卓瑪拉山口多年堆積的垃圾,卓瑪拉山口海拔5700米,西藏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投入50多名工作人員到達現場,隨隊出發的還有3輛大型垃圾運輸車以及2輛小型運輸車,80多頭氂牛和馬匹。在卓瑪拉山口兩側的這段長達8公里的山路,進行地毯式的垃圾搜查清理,然後將收集到的垃圾由氂牛馱隊運下山,再由車隊運出神山保護區,在垃圾填埋場進行集中處理。
整個神山聖湖環保一期行動於9月26日結束,共收集處理垃圾200多噸,基本完成預期的目標,將神山轉山路上的可見垃圾和多年堆積的生活垃圾做一個總體的清理。

二期行動的重點放在神山環保的可持續規劃上,除了在神山保護區內投放200餘個布點的垃圾收集系統,還安排50人編制的保潔隊伍(含神山聖湖),進行定點定期的環境監督維持。

其他相關

岡底斯山脈和喜馬拉雅山雪峰孕育著南亞諸大河流。岡仁波齊雪峰附近,發育了獅泉河馬泉河象泉河孔雀河。它們分別是印度河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薩特萊傑河恆河的上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