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敏徹

祝敏徹

祝敏徹,湖北武漢人,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學生眼中,他“在唐就是李白,在明就是李卓吾”,從教近三十年,卻不肯輕易著述,至今卻只發表過兩篇學術論文。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祝敏徹,湖北武漢市人。生於1929年2月10日。

1950年9月入武漢大學中文系學習。

1954,年10月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研究生,師從王力先生學習漢語史。

1958年至1961年在蘭州大學中文系、甘肅師大中文系任教。

1961年至1963年在北京大學參加文科教材《古代漢語》(王力主編)的編寫工作。

1963年4月至1985年9月在蘭州大學中文系任教。

1985年9月至今在湖北大學中文系工作。現任湖北大學中文系教授。已退休8年。

著作

祝敏徹先後寫有《論初期處置式》(1957年《語言學論叢》第一輯)

《先秦兩漢時期的動詞補語》(1958年《語言學論叢》第二輯)

《“得”字用法演變考》(1960年《甘肅師範大學學報》第一期)

《論近代漢語中的狀語》(《程千帆先生八十壽辰紀念論文集》,1992年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等論文,著作有《古漢語基礎知識》(1978年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

《詩經譯註》(1984年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

《(朱子語類>句法研究》(1991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近代漢語句法史稿》(1996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

語言學家

語言學家是指以人類語言為研究對象,探索範圍包括語言的結構、語言的運用、語言的社會功能和歷史發展,以及其他與語言有關的問題,並且在這些方面有一定造詣的學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