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師塔

祖師塔

該塔在佛光寺後面的東山坡上,是一座六角單層亭閣式磚塔,公元845年寺毀塔存,祖師塔為創建時期保留至今的唯一實物,屬古印度犍陀羅式建築風格。

簡介

祖師塔祖師塔

該塔在佛光寺後面的東山坡上,是一座六角單層亭閣式磚塔,高約5米。塔門西向,用磚疊澀挑砌,門呈長方形,上置一梯形,結構簡潔,古樸大方。塔心室也為方形,室頂為疊澀磚砌的六角攢尖頂,沒有任何裝飾,粗獷穩重,樸實美觀。

塔心室北側的外壁上嵌有一塊塔銘,楷書:“唐東都同德寺故大德方便和尚塔銘並序,和尚諱無名……貞元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建。”詳細記述了塔主大德方便和尚的生平事績,且有唐貞元十一年(795)的建塔年代。這就為研究無名祖師生平及佛光寺的佛教活動,提供了極有價值的資料。大德方便和尚,俗姓高,渤海人,為宦官高力士之孫。因神會禪師說:“吾之付法無有名字”,故其號“無名”。貞元六年(790),他至五台山,九年(793)十二月十二日坐化於佛光寺,春秋七月七十有二,僧臘四十有三。貞元十一年(795)火化,澤州節度使李抱真建塔刻石於寺。貞元十一年距今已有1200餘年了,塔還蒼勁屹立在寺後東山坡上,表明了北宗禪在五台的悠久歷史。

再從塔的演變來看,唐塔中方塔居多,六角塔、八角塔甚少,無名祖師塔正好彌補了這一空白。可惜它那疊澀挑出而又收分的塔頂已經殘缺不全,難以言狀了。但它的這種形式,在唐塔中也是罕見的。僅此一點,它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就不可估量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