礬硫丸

礬硫丸用於陽明病,瘀熱在里,熱不得越而成陽黃。症見但頭汗出,而身無汗,齊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腹微滿者,身必發黃,黃而鮮明,如橘子色,甚則面目金黃,間或口吐黃汁,甚則心中懊憹,或熱痛,溺赤黃濁,舌苔黃膩,糙而起刺,脈右滑數,左弦滯。

基本信息

方劑名稱

礬硫丸

處方

綠礬1兩,倭硫黃1錢,麥粉3兩,黑棗肉2兩。

製法

上搗勻煉丸。

功能主治

陽明病,瘀熱在里,熱不得越而成陽黃。症見但頭汗出,而身無汗,齊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腹微滿者,身必發黃,黃而鮮明,如橘子色,甚則面目金黃,間或口吐黃汁,甚則心中懊憹,或熱痛,溺赤黃濁,舌苔黃膩,糙而起刺,脈右滑數,左弦滯。

用法用量

每服3-5分,輕者,茵陳蒿湯送下;重者,梔子大黃湯送下。

摘錄

《通俗傷寒論》卷五

中藥方劑之礬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