礬丹

礬丹,由虢丹和晉礬組成,用於五癩百癇,無間陰陽冷熱。

基本信息

方劑名稱

礬丹

別名

研丹丸

處方

虢丹1兩,晉礬1兩。

製法

用磚鑿一窠,可容2兩許,先安丹在下,次安礬在上,以白炭5斤,煅令炭盡,取出細研,以不經水豬心血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五癩百癇,無間陰陽冷熱。

用法用量

礬丹丸《醫學綱目》卷十一)。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驅風丸”。改為散劑,名“驅風散”,溫酒調下(見《普濟方》)。

摘錄

《三因》卷九

中藥方劑之礬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