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床成礦系列

礦床成礦系列是根據其主要成礦時期的主要地質成礦作用的性質而劃分的。由於礦床實質上是一種特殊的、可供開發利用的岩石(或礦物),可比照3大岩類的形成地質環境而相應地劃分為3大類,並根據礦床類型的組合情況分為層次不同的3個級別。

礦床成礦系列

正文

在一定的地質時期和地質環境中,在一定的主導地質成礦作用下形成的,時間、空間和成因上有密切聯繫,但其具體生成條件有差別的一組(兩個以上)礦床類型的組合。它們雖主要形成於同一成礦期(如加里東早期、中泥盆世等)和大致相當於三、四級大地構造單元的同一成礦區內,並在區域成礦的發生、發展上有著內在聯繫,但由於所處的成礦演化階段的不同,具體的成礦空間、構造與圍岩條件、成礦元素和地球化學性質等等的差異,可以分屬於不同的成因類型。因而它們具有共同的和各自的特徵,產出在同一地質單元的不同部位。1975~1976年程裕淇等在綜合研究中國鐵礦床的基礎上,首先提出鐵礦成礦系列概念,1979年又將它推廣套用到所有礦床。
成礦系列的概念,適用於各種成礦地質背景中所形成的各種組分的礦床。每一成礦系列所包含的不同類型(礦石相),在一定條件下常可互為區域性的或一個礦區內的找礦標誌。
成礦系列的劃分與命名 礦床成礦系列是根據其主要成礦時期的主要地質成礦作用的性質而劃分的。由於礦床實質上是一種特殊的、可供開發利用的岩石(或礦物),可比照3大岩類的形成地質環境而相應地劃分為3大類,並根據礦床類型的組合情況分為層次不同的3個級別。其中3大類成礦系列組合是最高級別的成礦系列;每一成礦系列組合再劃分為系列和亞系列,這是第 2級別的分類;不同的成礦系列或亞系列所含的礦床類型(礦石相),屬於第3級的分類。而具體的成礦系列(亞系列)及其所包含的礦床類型的一般特徵,則大多是不同地區相應類型礦床的成礦模式所具有共同特徵的歸納和總結。對於3大成礦系列組合之間所存在的過渡類別,可分別根據其對成礦起主導作用的地質環境來命名和歸類,或採用綜合命名的辦法。
①岩漿成礦系列組合。主要同岩漿作用有關的成礦系列。根據有關的岩漿岩和岩漿活動的酸鹼度、產出的相深條件(火山、淺成、中-淺成、中-深成),地質環境(圍岩條件、構造條件),火山作用成礦的海相、陸相條件,成礦系列生成的大地構造背景等進行綜合分析,尤其重視與岩石成礦專屬性有關的酸鹼度的情況,將它劃分為16個成礦系列,其中有的還劃分了亞系列。
②沉積成礦系列組合。主要同沉積(成岩)作用有關的一系列成礦系列,包括主要形成於地表不同水域和陸地表面的許多礦床,它們主要生成於沉積、成岩階段,成岩以後的非岩漿活動或非變質階段。總的來講,沉積(堆積)時的岩相-古地理(地理)特徵,包括海、陸和海陸交替相的區分,是劃分該類不同成礦系列的主要依據。其他因素如古氣候、古大地構造、古地球化學等條件以及成礦物質來源,甚至有機質的可能存在及其影響或水動力條件等,也可作為劃分一部分成礦系列的亞系列乃至部分礦床類型的依據。考慮到地表風化、堆積作用對成礦的影響,已劃分出7個成礦系列,15個亞系列。
③變質成礦系列組合。主要是同變質作用有關的一些成礦系列,包括在區域變質地區所見變質較深的礦床和區域變質過程中所形成的礦床兩部分。前者在數量上居多數,根據其原岩建造的不同劃分了兩個系列;後者根據其經歷的變質熱液或混合岩化熱液等富集情況劃分了3個成礦系列。
成礦系列的後期改造 屬於不同成礦系列的礦床,又被以後成礦期地質作用的疊加和改造現象相當普遍,在較老地質年代形成的礦床中更為多見。一般可根據對礦床的總體特徵起主導作用的成礦期及其所屬成礦系列和類型來命名,但也可採用綜合兩種成礦作用(或礦床類型)的命名辦法,如“受變質沉積礦床成礦系列”等。
參考書目
 程裕淇、趙一鳴陸松年:我國幾組主要鐵礦類型,《地質科技》,第2期,1976。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