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青緞繡雲雁紋補子

石青緞繡雲雁紋補子

清代補子是官員補服區分官級的標誌,其紋飾和形制承襲明代而來。據《大清會典圖》載,清代文、武、官補子作正方形,長寬在30厘米上下,主紋文官飾飛禽,武官飾走獸,主紋都置於底紋之上,底紋大多為雲紋、如意雲紋。

簡介

收藏地: 瀋陽故宮博物院

特色

此款系清代四品文官補,補面滿繡四方連續雲紋,左上角盤針繡一輪紅日,平金繡銀雁飛翔穿雲向日,既象徵“忠於君王”,又寓意“指日高升”,雲紋以深藍、淺藍、月白三色線繡,色階過渡自然不著痕跡,雲雁繡工更精美異常,雁兩翅下,絨羽與尾羽一線一縷,纖毫不亂,整隻雲雁順紋樣走勢運針,以針代筆,運針自如,藍與銀相照,墨地金邊,設色協調,繡工精湛,文雅中見秀麗。

歷史發展

清代織繡品風格由明代的豪放濃重趨於清秀淡雅,工細程度超過前代,大體分前、中、後三個時期,前期主要仿唐、宋、明代花色;中期紋樣趨於自然真實,色彩處理常用褪暈手法,濃淡渲染,文雅秀麗;後期則大多數紋樣繁複瑣碎,用色稍雜亂,用金過度。此款補子代表了清中期的典型風格,是箇中珍品。

隨著織繡品在海內外拍賣市場中被愈加重視,又由於海外有相當穩定的補子藏家,因此補子價格近年一直呈價量齊增態勢,在服飾品拍賣中一枝獨秀,備受青睞。

織繡品中服飾類的保藏,由於有滾邊等工藝,不宜裝裱,可用蒸餾水(其它水質含鹼,易傷絲質)細水噴淋,蓋以乾淨無色棉布,用低溫熨斗熨平,裝入匣盒。盒體積依織物大小而定,高度不超過3厘米,盒底盒蓋各一硬底的軟墊,織物置入玻璃罩保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