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豇豆

石豇豆

石豇豆,水龍骨科瓦韋屬植物高山瓦韋的別稱。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

基本信息

植物形態

高山瓦韋,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莖橫走,密被黑褐色、卵狀披針形鱗片。葉互生,厚革質;葉片革質,長線形,尖頭,基部向下延伸幾達葉柄底端,邊緣強度反卷,幾達 中脈;葉柄長1~2厘米,或近無柄,近光滑;葉片上面光滑,下面略披鱗片。孢子囊群卵圓形或長圓形,有盾狀隔體,著生於細脈相接處,位於中脈與葉邊中間,為反卷的葉邊所復蓋。生於高山林下岩石上或樹幹上。分布雲南、四川、湖北、陝西、甘肅等地。

藥用價值

採集

夏、秋採收,陰乾。

功用主治

除風濕,鎮痛,利尿,調經,通淋,健脾。治風濕疼痛,勞傷腰痛,淋症,崩漏,白帶。小兒疳積,頭痛,鼻衄。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或浸酒。

選方

①治淋症,風濕痛:石豇豆一兩,水煎服。

②治小兒疳積:石豇豆一兩,研粉,加面一斤,蒸饃食。

③治崩漏,白帶:石豇豆、三白草各四錢,太白花、金絲帶、紅三七各三錢,柴胡二錢。水煎服,甜酒為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