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蓮糊

石蓮糊成品是果凍狀的,顏色微微有一點黃。 結雄隱花果,即“膨空”,雌株薜荔,結雌隱花果,即石蓮果。 石蓮糊其色白,如果凍,半透明;而青草糊,則是黑黑的一塊。

石蓮糊

石蓮糊,溫嶺(浙江省台州市的縣級市)又稱“石蓮豆腐”,而寧波、金華、杭州、紹興等地,則稱之為“木蓮豆腐”、“木蓮凍”。石蓮糊成品是果凍狀的,顏色微微有一點黃。
每年的立秋時節,溫嶺石蓮糊、青草糊解暑的風俗。夏季街頭,也少不了賣冰鎮石蓮糊、青草糊的攤子和和看上去親切和藹的攤主阿婆。炎炎夏日,來一杯冰鎮石蓮糊,撒上芝麻、葡萄糖粉,澆上糖水或者蜜水,再加一點薄荷,涼絲絲,甜蜜蜜,直爽到心裡。
關於石蓮糊,溫嶺有一民間謎語這樣描述的:鄧(諧音藤)家大娘,水家丈夫,布巾四做媒,糖小姐陪陪。” 倒是蠻形象的。

石蓮糊的原料

做石蓮糊的原料石蓮籽,一種是薜荔,另一種,我不確定,但是樣子長的像北方的水果“姑娘”,即含羞果,或者叫酸漿,只是北方吃姑娘吃的是新果,吾等做石蓮糊的,是已經在植株上自然幹掉的種子。
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就這樣寫過:“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因其一般絡石牆而長,稱為石蓮,比較貼切。至於為何叫鬼饅頭、鬼球, 筆者揣測可能與目蓮救母的傳說有關,《兩般秋雨庵隨筆》記載:“薜荔,蔓生牆垣,俗名爬山虎,山谷間多有之。楚詞《山鬼》云:‘被薜荔兮帶女蘿’是也。梵 言薜荔,猶此言餓鬼,出大藏服字函。漁洋山人《香祖筆記》載之。因思薜荔所結之果,俗呼鬼蓮蓬,杭人取其子沁作冷盤,名目蓮豆腐,皆有所本也。” 寧波、金華、杭州、紹興等地,稱“石蓮”為“木蓮”,將“石蓮豆腐”相應地稱為“木蓮豆腐”,實際上,可能是“目蓮豆腐”,這樣才與鬼饅頭、鬼球等別名對 應。至於這薜荔果,溫嶺人一般認為實際上有兩種,一種叫“膨空”,也有的書上寫作“�砰”、“冰崩”,還有一種即石蓮。“膨空”是不能做石蓮糊的。薜荔具 有榕屬植物的共同特性,即是隱花植物。花朵,深藏在球果裡面。榕屬植物有三種花:雄花、雌花、癭花。薜荔是榕屬植物中的特例,還是雌、雄異株的。薜荔雄株和薜荔雌株, 有同的花,結不同的隱花果。薜荔雄株, 結雄隱花果,即“膨空”,雌株薜荔,結雌隱花果,即石蓮果。薜荔種子採摘曬乾後可加工石蓮糊。

石蓮糊的做法

第一步:把石蓮籽放進自己縫好的布袋裡,用線栓住袋口,避免石蓮籽跑出來,影響成品的口感。
第二步:準備好容器,容器最好是中號的,例如小臉盆,太大不好做,太小了也不好做。
第三步:把裝好石蓮籽的袋子放在容器的水裡洗,像洗衣服的樣子,一直洗到沒有滑滑的東西從袋子裡滲出來。第四步:攪拌一下容器的石蓮水,用小勺子撇去表面的泡�。第五步:在杯子裡放少許石膏,加水攪拌均勻,大概半杯多一些就行。(以前也有用中華牙膏的,就是最老的鐵殼的中華牙膏,裡面含有石膏的成分)第六步:一邊攪拌石蓮水,一邊倒入石膏水,再攪拌均勻,半成品就搞定了。最後,在容器上蓋上一層保鮮膜,放進冰櫃, 大概過個半小時就可以吃了,如果不急著吃,可以冰久一些,涼涼的更好吃。

石蓮糊的記載

關於石蓮糊的故事,及書籍記載。浙江黃巖縣寧溪,曾長期在路橋居住的著名作家鄭九蟬,在他筆下,曾描繪過三種台州鄉土冷飲(石蓮糊、青草糊、洋菜膏)。《鄭九蟬文集第七卷:擦痕??(上冊)》?一書中,他這樣寫道:“……四周的牆壁,爬滿了青藤。其中有一種藤,我不認得叫什麼東西,長滿了 一個個拳頭般大小的青果,掰開看,裡面全是粉紅色的籽。”他問大人“這是什麼?”得到回答是“石蓮”,即做石蓮糊的材料,決心自己做石蓮糊,結果,他向人 打聽了做法後,將討到的石蓮籽放入面盆中泡,“然而,泡了三天三夜,真到這盆水發臭----那石蓮糊還是沒有做出來。”鄭九蟬筆下還寫到了洋菜膏(又一種 傳統的冷飲),他將它寫作“洋菜糕”,他這樣寫道:“這是用海里的洋菜做的,這種玩意兒做法的確是簡單,以中藥鋪里買了洋菜,放在熱水瓶中,注入滾開水,約半個鐘點,用紗布潷去殘渣,放入盆中,一冷便會成塊。過去我也不會,直到我結了婚,我妻子做了一次,我才學會的。如果調上蜜、糖、薄荷之類的調味品,便 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那洋菜糕怎 么好吃,也好吃不過我七歲時吃的那一次石蓮糊。”至於青草糊,鄭九蟬則是這樣寫的:青草糊是用甘草做的,具體如何做法,......據說和石蓮糊差不多。青草糊放入的佐料與石蓮糊幾乎不差上下,只是多了一點桂花而已。到了夏令,這兩種東西,都是十分鮮美,而且是暢銷的飲品,家家小孩子沒有不吵著要吃的。惟 一不同的則是色彩。石蓮糊其色白,如果凍,半透明;而青草糊,則是黑黑的一塊。我至今不明白,為什麼父母們允許我們去吃青草糊,而不讓我們去吃石蓮糊。” 提起這三種傳統的冷飲,大多數品嘗過的台州人,都會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來。
關於上面那位作者提到的,許小孩子吃青草糊(草糊凍?這個詞條估計把青草糊和石蓮糊搞混了),不許吃石蓮糊,我要說明一下,青草糊傳統的做法是用我們當地叫做“青草”煮出來的,而石蓮糊是用水做的,因為生水有細菌,所以家長們怕吃多了石蓮糊肚子疼,所以不給吃。當然,也可以用涼白開做,這樣就沒有這種顧慮了。
另外,雖然沒有吃過洋菜糕,它是怎么做成黑色,我也不曉得,但是在椒江黃岩等地很多見的,私以為其黏性比較好,會比較Q,因為賣洋菜糕的招牌便是一個倒扣的杯子,而石蓮糊,約摸是不可能做到這樣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