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竹茹湯

石膏竹茹湯出自醫學典籍《聖濟總錄》卷六十三。具有清熱降逆,益氣和中的功效。用於上焦熱壅,見食嘔吐,頭痛目赤等症。

正文

石膏竹茹湯

來源

《聖濟總錄》卷六十三。

組成

石膏60克 竹茹(焙) 人參 白茅根 半夏(湯洗七遍,炒)各30克 玄明粉 桔梗(炒) 甘草(炙,銼) 葛根(銼)各15克

用法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人生薑5片,同煎至180毫升,去滓溫服。

功用

清熱降逆,益氣和中。

主治

上焦熱壅,見食嘔吐,頭痛目赤。

中藥方劑之石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