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知母湯

石膏知母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症因脈治》卷二。具有清熱生津,瀉肺止咳之功效。主治傷暑咳嗽,身熱引飲,內熱煩躁。或燥火身腫,有咳嗽者。

組成

石膏30g,知母12g,桔梗10g,桑白皮20g,地骨皮10g,甘草5g。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清熱生津,瀉肺止咳。

主治

傷暑咳嗽,身熱引飲,內熱煩躁。或燥火身腫,有咳嗽者。

方義

肺為暑邪所襲,失其宣發肅降之職,氣逆於上則咳嗽;暑邪多兼火熱之性易於耗傷津液,故見身熱引飲,內熱煩躁等症。方用白虎湯去粳米,清瀉邪熱,加桔梗、桑白皮、地骨皮清肺化痰、利咽止咳。

附方

名稱:石膏知母湯

組成:石膏60g,知母12g,熟地黃30g,麥門冬18g,玄參15g,牛膝12g,黃連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主治:齒色變黑症

出處:《四川中醫》

功用:清熱、滋陰、降火

名稱:石膏知母湯

組成:石膏30g,知母15g,玄參15g,桔梗12g,蜂蜜25g

用法:煎前四藥15分鐘,去渣取汁,沖入蜂蜜服用

主治:發熱,頭痛,咽喉腫痛,咳嗽濃痰色黃,肺氣腫,舌質紅,苔黃,脈浮

出處:《中醫養肺飲食防治肺疾病》

功用:清熱解毒,利咽化痰

名稱:石膏知母湯

組成:生石膏,知母,滑石,山藥,甘草

用法:水煎服

主治:產褥中暑有實熱者

出處:《臨床辨證施治備要》

功用:清熱祛暑

名稱:石膏知母湯

組成:生石膏60g,知母10g,甘草3g,粳米6g

用法:水煎服,日三次

主治:陽明經熱盛或外感熱病氣分熱盛,急性熱性病,如腸傷寒,斑疹傷寒、“流腦”、中暑、麻疹、肺炎、瘧疾等病屬氣分實熱證者

出處:《傷寒論》

功用:清熱生津

名稱:石膏知母湯

組成:石膏一兩,知母三錢,甘草一錢,粳米五錢

用法:水煎服

主治:陽明經證,清氣分實熱

出處:《中醫學基礎講義》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論

《症因脈治》:“傷暑咳嗽之治:身熱引飲,內熱煩躁者,石膏知母湯;身痛口渴,外反惡寒,十味香薷飲、瀉白益元散;外冒暑邪,內傷積熱者,涼膈散;脈虛身熱,氣虛身乏之人,清暑益氣湯。石膏知母湯,《家秘》治暑熱傷肺。石膏,知母,桔梗,桑白皮,地骨皮,甘草。”

中藥方劑之石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