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城

石橋城

石橋城,又名龍尾城,即今天的下關。

石橋城概述

石橋城又名龍尾城,即今天的下關。
公元前姻四世紀,博南古道通往印度、緬甸,這裡是來往商賈的驛站。南詔流一後,建都太和城,龍尾城為古太和城的外城,南大門。西南各部族與南詔的往來,都要經過龍尾城,才能進入太和城。一條青石鋪築的古道,連線了里城外城,至今人來馬往。古城城牆,沿著洱海出水口的西洱河北岸延伸,黑龍橋橫跨河面,連線著南北兩岸。雄偉的龍尾關鼓樓,屠高臨下,軍事上易於防守,利於出擊,復沒鮮于仲通、李宓二十萬大軍的“天寶之戰”,就在龍尾城下西洱河南岸展開。現在古城牆已經倒塌,商聳的龍尾城門鼓樓,仍依然原地屹立。
如今,洱海北岸,原古城一帶,仍保持舊城面貌,一樓一底青瓦屋面的土牆樓房,鱗次櫛比連成一片。
西洱河南岸,正建成新興的城市。州、市領導機關,文化,教育、科技,衛生設施,商業、工廠在古戰場廢墟上崛起,工廠,除市屬二十餘家外,還有省、州屬企業數十家,都以輕工、紡織業為主。生產的產品,在滇西北市場占有優勢,有的還進入省內外及國外市場,有名的“下關沱茶”,就產自這裡的茶廠。教育、文化、衛生事業,除了有分布合理,滿足青少年和兒童入學的幼稚園,普通中、國小,還有各類中等專業學校數所,大專院校兩所;藏有數十萬冊至百萬冊的圖書館三所,電影院十餘家,醫院有中西醫專科十餘家外,還有大型綜合醫院四所,擁有上千個床位。賓館、飯店,每天接待南來北往的旅客,有數千床位可供下榻。構成滇西托公路樞紐的兩大公路——昆畹公路、滇藏公路,在此匯聚後,又往西、往北而去。
市內街道交錯,寬敞,規則的人行道,遍植花木,交叉路口的街心花園,四季花紅時綠。西洱河水緩緩卷著綠波,穿城而過,整齊的河堤兩岸,圍著長廊,入夜,萬家燈火映入河中,遊人漫步在徐徐的夜風中,別是一番情趣。
離市區不到二公里的洱海公園,有水上汽艇陸上車輛可達,曲徑古亭,隱於綠蔭叢中,數百級的石階,從山下直達山頂。憑曲欄遠眺,美妙的蒼洱風光,一覽無遺。斜陽蜂下的蒼山公園,有碎石鋪的古道沿山而上,蒼翠的大青樹,古廟,跌落百尺的飛瀑,織成了又一幅自然奇景。站在數人圍抱的大青樹下,可遠瞰下關全景。
市區北面,有建予唐代的蛇骨塔,市內平地隆起的土包——萬人墩,敘述著這個新興城市,悠久而古老的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