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偈

石上偈

石上偈,七言絕句。作者,清代曹雪芹。出處: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第一回。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石上偈石上偈

無材可與補蒼天,(1)

枉入紅塵若許年。(2)

此系身前身後事,(3)

倩誰寄去作神傳?(4)

(出自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第一回)

作品賞析

緣由

這是作者依託神話表明《石頭記》創作緣由的一首序詩。他在小說的楔子中虛構了此書抄自石上所刻的故事,其原作者便是幻化為通靈寶玉、讓神瑛侍者(賈寶玉的前身)“夾帶”著它一起下凡、經歷過一番夢幻的補天石,而曹雪芹自己只不過是“披閱增刪”者。但這一點已被為此書加評、謄清的脂硯齋揭穿,說“作者之筆狡猾之甚”,作者其實就是曹雪芹自己。

詩中借頑石說自已不能匡世濟時,被棄置世間,半生潦倒,一事無成,只好轉而著書,把自己對現實的觀察和感受寫成小說《紅樓夢》。所謂“無才”,貌似自慚,實則自負,是作者的憤激之言,是一種“縛將奇士作詩人”的感慨;以頑石為喻,表現自己不肯隨同流俗的傲骨。

產生

小說產生的清朝乾隆年間,正是中國的歷史上最後一個皇朝由盛至衰的轉折時期,一些舊式的經濟基礎已隨時代的潮流,吸收了其它國家的思想,改變成一種新的生產關係。作者已在“太平盛世”的表象後,看出了社會制度將有所改變。他不滿現實,而想“補天”,挽回已頹敗的大勢,可是,他又看到當時社會的“天”已那么破殘,根本無法修補了,所以有枉生世間的悲嘆。這也正是《紅樓夢》中經常流露的虛無悲觀的思想。

但是,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堅持了他所說的“追蹤躡跡,不敢稍加穿鑿,徒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者”的現實主義創作原則。這樣,勢必如恩格斯所說:“就不得不違反自己的階級同情和政治偏見,他看到了他心愛的貴族們滅亡的必然性,從而把他們描寫成不配有更好命運的人。”(《致瑪·哈克奈斯》)這就使我們從曹雪芹所敘的“身前身後事”,亦即小說中所真實描繪的典型的封建大家庭的衰亡過程,看出了整個封建階級必然“一敗塗地”的無可挽回的歷史命運。

憤世

《紅樓夢》原題《石頭記》。這是開卷的第一首詩,亦是全書的文眼之所在。石上偈即石頭上的偈語,偈是梵語“偈陀”的音譯,意譯是“頌”也就是佛家的詩歌。作者借用《山海經》中虛構的神話故事作為全書的開篇,既暗喻封建社會的“蒼天”已經殘缺不全,又抒發了作者面對千瘡百孔的封建社會,一腔抱負無法實現的強烈感慨。看起來好像是作者對自己無法力挽封建社會的狂瀾使之免於將倒感到慚愧,實際上是作者對自己生不逢時、無法實現政治抱負的憤激之言。在這裡,他不僅看到封建社會的“蒼天”已經殘破,而且已經意識到這種殘破是無法修補的。既然封建大廈的腐朽和崩潰無法挽救,而作者又遺世獨立,不肯與腐敗沒落的封建統治者同流合污,希望他自己“有志歸完璞”,所以他只好轉移人生精力,借文學之筆、托頑石之口,將平生所親身經歷和耳聞目睹的故事,著為《紅樓夢》這一千古奇書,並且希望它廣泛流傳,從而達到覺醒紅塵眾生的目的。

《紅樓夢》的作者為了便於抒發感慨,也為了引起讀者的興味,在全書開頭就把讀者引入一個迷離倘恍的神話世界,借人們都熟悉的女媧補天的神話,巧妙地虛構了一個頑石“幻形人世”的故事。石頭的經歷,便是賈寶玉的經歷;石頭,便是賈寶玉的象徵,也含有作者曹雪芹的影子。

“無材可去補蒼天”,是作者對自己處在封建社會末世不能有所作為的悲憤和感慨。他從自身的經歷中看到他出身的貴族社會的腐敗、墮落,他曾經心愛的美好的一切也都隨著無可挽回地破敗下去了。他從一種樸素的辯證法的觀點,認識到這種結局的必然性,認識到貴族階級不配有更好的命運,因而對他們進行了無情的暴露和鞭笞。然而作者對他已往的富貴榮華生活又不無留戀,特別是對他熱烈讚美的諸多人物(多為純潔善良的青年女性)隨著封建家族的敗亡而玉石俱焚,悲惋痛惜不已。他也曾想有一番作為,去補封建社會破了的“天”,但社會沒有給他這樣一個機會(有機會也未必有辦法)去乾一番事業。以至於使他“半生潦倒,一事無成”,在貧窮寂寞中度過了後半生。所以,“枉入紅塵若許年”,說的是賈寶玉,也是作者自己的慨嘆

頑石

作者把那塊石頭稱為“頑石”,也大有深意。頑石的特點是稜角分明,執拗死硬,毫不通融。人如果具備這種品格,就會同那個庸俗卑劣的上層社會格格不入。他不適應這個社會的需要,這個社會就會排斥他,不容他。書中第三回里的《西江月》詞批賈寶玉是“潦倒不通事務,愚頑怕讀文章”、“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正是賈寶玉頑石性格的寫照。這字面上的嘲罵,實際是用反語來讚美賈寶玉不同那個惡濁社會合作的叛逆性格。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1)補蒼天:出自古代神話。傳說遠古的時候,天塌壞了,女媧煉五色石把天修補了起來。無才補天,是借神話故事說作者無力挽救封建社會制度的瓦解。《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四條撐著天的柱子)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因崩壞而不能把地都蓋住),地不周載(因塌陷而不能載負萬物)。火爁焱(猛烈延燒的樣子)而不滅,水浩洋而息。猛獸食顓(善良的意思)民,鷙鳥(猛禽)攫(抓捕)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大海龜)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救助)冀州(中原地帶),積蘆灰以止淫(洪)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

(2)“枉入”句:白白地來到人世間這么多年。作者感慨年華虛度。紅塵,班固《西都賦》:“紅塵四合,煙雲相連。”原本是寫長安之盛,後用以說世間的熱鬧繁華。小說中有石頭“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的情節。

(3)“此系”句:這是石頭身前和身後所經歷的故事。小說中說賈寶玉身前本是頑石,在人世經歷了一番以後,被“引登彼岸”,仍化作頑石,所以這樣說。

(4)“倩(qìng)誰”句:意思是:“請誰替我抄了去問世傳奇?”倩,央求。周汝昌按語:寄者託付傳布之義.傳神寫照乃晉代大畫家顧愷之最高理論,雪芹寫人以此義為準則。

作品譯文

我沒有才能去修補那殘破不堪的蒼天,

白白的在人世間生活了這么多年;

這裡記載的是我生前死後的經歷故事,

請看到的人抄錄到人世間問世傳奇。

作者簡介

曹雪芹(1715~1763或1724~1764),清代小說家,名沾,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漢人,大約在明代末年被編入滿洲籍。他出身於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從曾祖父起三代世襲江寧織造一職達六十年之久。後來父親因事受株連,被革職抄家,家庭的衰敗使曹雪芹飽嘗了人生的辛酸。他歷經十年創作了長篇名著《紅樓夢》,死後遺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該書內容豐富、情節曲折、思想認識深刻、藝術手法精湛,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