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脈杜鵑

短脈杜鵑

短脈杜鵑,生於海拔800—1400米的山谷、河邊灌木林中。

基本信息

概述

種中文名:短脈杜鵑
種拉丁名:Rhododendron brevinerve Chun et Fang
海 拔:800-1400
命名來源:(植物分類學報)【Acta Phytotax. Sin. 6(2): 197.pl.39:2. 1957】
中國植物志:57(2):138

形態特徵

小喬木,高約4—5米;樹皮灰褐色;小枝細瘦,直徑約2--3毫米,無毛。葉薄革 質, 橢圓狀披針形至闊披針形,長10—15厘米,寬2--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 形,兩面光滑無毛,中脈在上面下陷成淺溝紋,在下面顯著凸起,側脈9--15對,在上面 平坦,在下面微凸;葉柄圓柱形,長1—2.5厘米,無毛;頂生總狀傘形花序,有花2--4 朵,總軸長約5毫米,有淡黃色柔毛;花梗粗壯,長約2厘米,密被長腺毛;花萼小,5 裂,裂片大小不等,外面及邊緣密被紅色腺毛,內山無毛;花冠寬鍾狀,長2.5—4厘 米,淡紫紅色或粉紅色,無斑點,5裂, 裂片倒卵形,頂端鈍圓而有一條深色的脈紋;雄 蕊10,不等長,長2—3.5厘米,花絲無毛;花葯橢圓形,長3—4毫米;子房圓錐狀卵 形,長約7毫米,密被腺頭硬毛,花柱長2.5—3厘米,下部的1/3到1/2有同樣的 毛,柱頭膨大成頭狀。蒴果長圓柱形,長約1.5厘米,常有宿存的腺頭硬毛及花柱。成熟 後10瓣開裂。 花期3—5月,果期7—9月。

地理分布

產廣東(陽山、曲江)、廣西北部、湖南西南部及貴州東南部。生於海拔800—1400米的山谷、河邊灌木林中-模式標個采自廣西龍勝。

本種提示

本種的枝,葉光滑無毛;花冠寬鍾狀,5深裂;花梗,子房及花柱下部密被紅色腺頭硬毛等特徵較易於同其它種類相區別。

參考文獻

Rhododendron brevinerve Chun et Fang in Act.Phyotax.Sin. 6:160.167,f 39.2.1957;Cullen et Chamb.Not.Bot Gard.Edinb 36:118 1978:Chamb in Not.Bot.Gard.Edinb.39:292.1982;中國高等植物圖鑑3:115.圖4184 1974;華南杜鵑花志18.198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