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漢字]

督[漢字]
督[漢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督,拼音dū,是指監管,察看。

讀音

【漢字】督

【拼音】dū

漢字演變

督[漢字] 督[漢字]

部首筆畫

部首:目 部外筆畫:8 總筆畫:13

五筆86:HICH 五筆98:HICH 倉頡:YEBU

筆順編號:2112345425111 四角號碼:27604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7763

基本釋義

【釋義】監管;察看:督促|監督|督戰。

謎 語

謎語:小叔眼光低,凡事卻愛管(打一字) ——督

謎語解析:“眼”即為“目”,低,說明位於下面,“叔+目=督”dū,察看;監管:監~。~辦。~導。~察。~促。

詞性詞義

古文形體 古文形體

督 <動>(形聲。從目,從叔,叔亦聲。“叔”意為“撿拾豆子”。“目”與“叔”聯合起來表示“看人撿拾豆子”、“看著一顆一顆豆子被撿拾乾淨”。本義:監工、監察)

聯想:

基督教:三大宗教之一,分別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同本義

督,察也。――《說文》

禁督逆祀命者。――《周禮·春官·大祝》

植中樞,立督慮。――《太玄卷一周》

行督責之術。――《史記·李斯傳》

離婁督繩。――《漢書·王褒傳》

督責大臣。――《漢書·公孫賀傳》

聞將軍有意督過之。――《漢書·高帝紀》

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三國志·諸葛亮傳》

又如:

督郵(官員。系漢時代表太守督察下屬縣吏政績優劣、宣講教會等的佐吏);

督責(督察處罰);

督過(督察責罰);

督訓(督察教育);

督參(督察參驗)

督 dū

①〈古〉中央;中間:緣~以為經。(《莊子·養生主》)

②監視督促:~戰、總~。

常用詞組

【督促】

〖拼音〗dū cù

〖釋義〗監督催促。

〖例句〗小強學習缺少自覺性,經常要父母督促,才能完成作業。

【督察】

〖拼音〗dū chá

〖英文〗superintend and direct;supervise and inspect

〖釋義〗監督檢查

【督署】

〖拼音〗dū shǔ

〖英文〗governor-general office

〖釋義〗總督衙門

〖例句〗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 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督撫】總督和巡撫。明清兩代的最高地方官。

【督軍】官名。最初由三國時魏置。歷朝皆為軍事長官或領兵將帥。北洋政府時期,為地方最高軍政長官。

【督政府】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資產階級共和制政府。1795年11月3日建立。由5名督政官組成。曾鎮壓了王黨叛亂和平等會起義。對外推行擴張政策。政局十分不穩定。1799年11月被執政府取代。

【基督教】最高人物:耶和華,又稱上帝。英文名:GO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