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寧戰役

睢寧戰役

睢寧戰役是新四軍在淮北進攻偽軍並攻克睢寧縣城的戰役。戰役從1945年6月19日開始到7月10日睢寧戰役勝利結束。睢寧戰役是在1944年局部反攻的基礎上展開的,參戰部隊制定了該戰役“分割包圍,重點攻擊”的分兩個步驟實施攻擊作戰計畫。這次戰役克睢寧縣城及其外圍據點17處,殲敵2200餘人,收復國土300餘平方公里,村莊600餘個,解放人口20萬,擊斃偽軍官兵80餘人,傷100餘人,俘偽縣長、團長以下2044人,步槍2758支、俘偽縣長、偽團長以下2000餘人。

基本信息

背景

(圖)睢寧戰役睢寧戰役

1945年4月23日,中共七大延安召開之際,堅持淮北抗戰的新四軍四師開始向盤踞蘇北之敵發起反攻。領導邳睢銅根據地的淮北第三軍分區及睢寧縣委領導的地方武裝配合九旅25、26團在睢寧境內,於5月上旬發起了睢南戰役,先後拔掉了卓海卓圩邱集、碾盤等20餘個日偽據點。在我軍強大軍事攻勢下,日偽軍退守睢寧縣城和海鄭公路沿線少數據點負隅頑抗。

敵在1938年占領該城後,即在其周圍構築了大小據點多處,切斷了我淮北第一與第三軍分區的聯繫。1945年,敵為加強沿海地區的兵力,於6月中旬將睢寧之日軍全部撤走,僅留偽保全隊千餘人守城,其外圍據點兵力也較薄弱。據此,我第四師兼淮北軍區決心抓住這一有利時機,以所屬地方武裝9個團,在主力一部配合下,攻取該城。具體部署:以第三軍分區第一、第二團主攻睢寧縣城;以睢寧總隊和靈宿、泗靈獨立團圍困瞄寧外圍之高作、凌城、夏圩等據點;以泗宿靈北蕭銅獨立團及銅睢總隊和騎兵團等部,分別配置於宿遷以西和雙溝南北一帶,執行打擊援敵的任務。

戰役特點

睢寧戰役是在1944年局部反攻的基礎上展開的,但較之上一年又有新的發展。其主要特點是:逐步向正規戰過渡的指導思想更加明確,運動戰攻堅戰逐漸增多;作戰規模不斷擴大,作戰的正規程度漸次提高,出現了步、炮協同以及連續爆破與火力、突擊三結合等作戰形式;作戰指揮漸趨集中統一,並且在正確選祥主要進攻方向和集中主要兵力於主要方向上,以及加強集中統一指揮與組織協同動作上,取得了一些新鮮經驗。這就為實施全面反攻,進行更大規模的正規作戰創造了條件。

戰役概述

(圖)睢寧戰役睢寧戰役

1945年6月19日,新四軍第4師兼淮北軍區發起睢寧戰役。睢寧在徐州通往淮陰的公路上,戰略位置重要。6月中旬,駐睢寧日軍被迫撤走,城內及其周圍據點尚有偽軍2400餘人駐守,工事堅固。新四軍集中9個縣團(總隊),在主力一部配合下,6月20日,第三軍分區主力首先攻占了睢寧縣城以西的田河邢圩大王集等據點。與此同時,靈宿泗宿獨立團亦攻占了睢寧以東的耿車、沙集等據點,從而切斷了睢寧與徐州、宿遷的聯繫,使之成為一座孤城。在此基礎上,經過充分準備之後,於7月7日,對睢寧縣城展開攻擊。當日2時,我攻城部隊在睢寧城年偽軍1個排反正的策應下,迅速突入城內,展開激烈巷戰,連續攻克偽軍碉堡多處,至10時半,偽縣政府在縣長帶領下繳械投降。這時,只有困守書院之敵仍憑堅頑抗,並先後反撲6次,均被我擊退。黃昏以後,敵乘夜暗突圍逃竄,被我外圍部隊殲滅。至此,睢寧縣城遂告解放。隨後,我將攻勢指向睢寧城外圍之高作、凌城、夏圩王圩子等據點。我軍聲威所至,夏圩、凌城之敵紛紛投降,高作之敵則在我猛烈攻擊下大部被殲。王圩子之敵乘雨夜突圍東竄,我跟蹤追擊,直至宿遷城郊,殲其一部,俘偽團長以下300餘人。

接著先後攻克海(州)鄭(州)公路上耿車、沙集據點,破壞了宿遷至高作、高作睢寧兩段公路,使睢寧城偽軍更加孤立。7月7日凌晨2時,攻城部隊分路發起突擊,城內地下軍裡應外合,很快攻入西門、北門,展開激烈巷戰。上午10時半攻占偽縣政府。困守天主教堂之敵負隅頑抗,六次反衝鋒。均被擊退。殘敵在突圍後被新四軍包圍殲滅,睢寧遂告解放。新四軍乘勝擴大戰果,分別向城東的高作、凌城、夏圩、王字圩等偽軍據點發起猛攻,先後攻克。王宇圩殘敵乘黑夜大雨向宿遷潰逃。第9旅第25團步、騎兵不顧疲勞,跟蹤追擊至宿遷城下,殲其大部,俘偽軍團長王學階以下300餘人。

7月10日,睢寧戰役勝利結束,計克睢寧縣城及其外圍據點17處,殲敵2200餘人,收復國土300餘平方公里,村莊600餘個,解放人口20萬,擊斃偽軍官兵80餘人,傷100餘人,俘偽縣長、團長以下2044人,繳獲追擊炮3門、擲彈筒4具、重機槍4挺、輕機槍65挺、步槍2758支、短槍72支。新四軍亡34人,傷127人。俘偽縣長、偽團長以下2000餘人,斃傷偽軍200餘人。

戰前準備

(圖)睢寧戰役睢寧戰役

1945年6月初,新四軍四師師長張愛萍、政委韋國清決定組織九旅和淮北第三軍分區獨立一、二、三團以及泗宿獨立團、蕭銅總隊等部隊準備睢寧戰役。為確保全殲睢寧守敵,參戰部隊制定該戰役實行“分割包圍,重點攻擊”的分兩個步驟實施攻擊的作戰計畫。第一階段由地方武裝配合主力部隊肅清睢寧城外圍據點。第二階段由淮北第三軍分區主攻睢寧縣城守敵。

肅清據點,斷敵援兵

6月19日,我軍開始布置掃除敵外圍據點戰鬥。睢寧以西海鄭公路是偽淮海省會徐州援敵的必由之路,日偽設有雙溝、王集、田河等據點,是我軍進攻睢寧城的主要障礙,必須清除。王集、田河是沿線據點中較大的兩個,均為日軍構築的鋼筋混凝土工事,配備精良武器,駐有大量偽軍,易守難攻。三分區司令員趙匯川、政治部主任王學武、副參謀長張登先、武委會主任劉永章等在古邳多次召開軍事會議,決定對該處敵偽據點在進行武裝包圍的同時,加強政治攻勢,瓦解、勸降敵人。劉永章徐蔭堂率睢寧縣武裝大隊和各區民兵對田河據點實施包圍。隊伍繞據點周圍運動,人喊馬嘶,聲勢強大,但圍而不攻。同時派遣與田河據點頭目邢印平有過聯繫的情報負責人柴元堂隻身進據點勸降,邢印平被迫率偽軍投誠。而在徐蔭堂率部包圍下的王集偽據點大隊長葛樹田也在我三分區副參謀長張登先、敵工負責人柴元堂的勸降下,率部投誠。駐守魏大橋、邢圩、五里井柴湖等小據點的偽軍見大勢已去,紛紛放下武器投降,一夜之間,一槍未發,睢寧西段海鄭公路沿線敵偽據點除雙溝外則全部攻克,斬斷了徐州援敵的來路。隨後我軍在雙溝據點東側挖掘壕溝,構築工事,破壞雙溝至睢寧的海鄭公路。主力部隊和蕭銅總隊在泗靈睢根據地整休,嚴陣以待,隨時準備狙擊徐州、雙溝等地援敵。

在睢寧東段海鄭公路,泗宿獨立團、9旅26團則集中主要兵力連克耿車埠子柳園、沙集等日偽據點,將宿遷至高作、睢寧段公路橋樑予以摧毀。同時通過地下工作,鼓動國民黨駐守高作姚圩的保全六團1300餘名官兵起義。泗靈睢獨立團與9旅25團將王宇圩、夏圩、凌城等偽頑據點分割包圍。淮北一分區所屬部隊於宿遷城西郊準備伏擊援敵。

6月27日,張愛萍、鄧子恢、韋國清致電第三軍分區指揮部並將睢寧戰役計畫和進展情況報新四軍副軍長張雲逸、代政委饒漱石、參謀長賴傳珠,電文是:三分區並張、饒、賴:敵是否放棄海鄭公路,尚難判定,但自我攻占大王集、邢圩、田河圩、破壞睢寧、雙溝段公路後,耿車、沙集、姚圩、夏莊諸偽據點在我南北夾擊下,被迫撤退。城已孤立。睢寧偽軍戰鬥力不強,你們可即以一、二團乘機相機攻占睢寧城,作戰時應注意:以大量地方軍徹底破壞睢城東西公路,並沿路埋設地雷,打擊東西可前來援之敵偽;攻城部隊可放開一面,並可爆破交通,以攻擊或政攻壓迫其逃跑或投降;防止輕敵,講求技術,力求避免不必要的傷亡與消耗;加強對徐州、宿遷偵察。按照四師和淮北軍分區首長的意見,擔綱睢寧城主攻任務的我三分區加強攻城的各項準備工作。

偵察敵情,建立內應

睢寧縣城自1938年陷落敵手後,成為日偽軍偽淮海省東門戶,也是其企圖統治兩淮及沭灌東南沿海的主要中紐點,且海鄭公路穿城而過,歷來為日偽視作戰略重地加強守備。加之城高河深,日偽經營長達7年,而在6月18日,日軍收縮退守新安鎮之際,徐州偽軍派其一營“皇協軍”進駐睢城,加強守備力量。睢城偽軍兵力達2000餘人,且裝備日式武器,據守六個據點和部分戰略要地,易守難攻。

我軍加強了敵情裝備的偵察力量。羅夫義是我軍安插在敵人內部的一名情報工作者,早在1943年就藉助於其家人在睢城經商的有利條件,被劉永章派遣到城內蒐集情報,羅夫義利用親朋關係進入偽警察局,並在敵工部長黎靜、劉榮鐸等指示下逐漸接觸偽上層人員。攻城之前的兩個月間,三分區將羅夫義召回駐地楊圩,交付他做好攻城的情報蒐集工作。羅夫義將敵偽警察局駐防城牆東北到西南以至西北,西南到東北包括南關由偽治安大隊800餘敵扼守,天主教堂偽總部及城外據點王雲文部駐防及活動規律等情報上報三分區領導。7月4日,聯絡部派作戰參謀劉毅忠進城聯繫羅夫義,在其幫助下劉毅忠暗地測定全城敵偽地物、地貌等戰略地圖,核實確定攻城點和突擊隊進城方位。並交待羅夫義做內應工作準備。部隊同時派遣睢寧籍的偵察戰士化裝進城,偵察敵情變化。

7月6日下午,我軍又挑選7名睢寧籍偵察戰士由連長王超帶領,每人一副麥笆斗內藏武器,扮作挑夫進城作內應。當夜暮降臨,三分區聯絡部副部長倪榮棠扮作商人再次進城與羅夫義接頭,通知攻城時間和布置按原計畫不變,只是時間後推兩個小時,並重點交待攻城時暗號、進城時口令和胳膊上扎白毛巾作記號等一切事宜。

羅夫義在倪榮棠走後即著手做好接應攻城部隊的準備工作。先是觀察西門內路北第一家熊家草園作為先遣人員藏身掩護之處,作好標識記號。然後拿出十塊銀元交給偽排長王某作賭資,支走王某,暗中卸下西門守城偽軍部分槍栓,潛入城門,準備迎接我軍的到來。

戰役經過

經過戰前多次偵察敵偽的兵力部署地理狀況,司令員趙匯川、政委張太生根據敵人的布防情況,連續召開會議,進行沙盤作業,制定了一整套作戰方案,報四師、淮北軍區首長審批。具體方案是:一是戰鬥定於7月7日拂曉之時攻城;二是攻城首先是採取偷襲式的強攻。準備炸藥炸城,駕設雲梯強攻;三是利用內線作內應,但由於內線力量薄弱,仍以強攻為主。在兵力部署上,獨立一團主攻西門,獨立二團包圍南關,防止敵人逃跑和相機攻取南關,獨立三團攻打城東據點,睢寧大隊包圍城外東北據點。

7月6日下午6時左右,3個團指戰員在古邳北武工頭村集合。當時太陽尚未落山,司令員趙匯川作戰前動員。廣大指戰員在一陣“打下睢寧城,爭取當英雄”宣誓聲後,便悄然神速地向睢寧縣城方向進發。深夜24時,部隊在城西北嶽大橋待命,隱蔽休息。這時,先派出的偵察部隊回來報告城內敵情正常。隨即部隊向縣城奔襲。

7月7日1時,我軍各部已到達預定地點,做好突擊準備。2時許,隨著我軍設在縣西桑園的臨時指揮部司令員趙匯川一聲令下,我軍攻擊開始了。擔任突擊任務的獨一團二連的戰士抵達西門,迅速架設雲梯,爬上縣城牆,與內應一起打開西門。我軍趁夜色和敵人混亂之際,兵分兩路,順城牆向城西北進展,搶占了敵人西北炮樓及這一段城牆上的明堡暗點,使我軍有了立足之地。一路沿城內西大街向敵縣政府和保全總隊司令部所在地十字街進軍。

我軍一路攻進睢寧城內。敵偽縣長、保全總隊司令迅速組織部隊頑抗。組織了強大火力向我軍一次又一次地瘋狂反撲,在我指戰員英勇還擊下,敵人步步退守。副參謀長張登先立即命令部隊以班、排為作戰單位與敵巷戰,靈活機動地殲滅敵人力量。有時,一個要點要和敵人反覆爭奪後才能占領。加之敵人明暗工事火力交叉,子彈像煌蟲一樣在眼前飛舞,我軍傷亡較大。一營長吳生才親率隊伍與敵肉搏,戰鬥一時受阻。團長葉道友上來了解情況後,組織輕重武器壓住敵人的火力網,向敵人猛衝,打退了敵人的反衝鋒。

敵人也組織小股敢死隊與我軍頑固抵抗。敵人敢死隊被消滅後,退回縣政府及偽保全司令部,固守待援。我指揮部立即命令部隊趁敵撤退時的混亂時機,繼續進攻。下午3時,我軍攻占了偽縣政府和偽保全總隊。偽縣長率部倉皇出逃。

城東據點駐著徐州派來的一營兵力,是敵偽的主力部隊。該據點工事堅固。我軍三面將其包圍,敵我雙方戰鬥激烈。後來雙方相持不下。十二點後,我軍開始政治攻勢,敵人不拒絕投降拖延時間。下午三點,偽保全部隊1000多人被我軍衝垮。我軍占領偽縣政府和偽保全總隊後,在我獨三團的政治攻勢下,敵人要求和我軍指揮員聯繫。教導員蘇達冒著危險,躍出掩體和敵人搭話,一營“皇協軍”全部投降

埋伏南關的獨二團見一部分敵人向北撤退,等撲到北門後,駐守北門的敵兵已逃跑一空,僅在北門橋以北的近百米的民房裡搜出些許潰敵,甚至在路東旅店裡還抓到一個於絕望之中正在嫖娼的敵兵。隨後我一營官兵迅即沿城牆到東北角向南追去。偽縣長率殘兵倉促逃向南關,整頓部隊繼續頑抗。我軍以半月形包圍著南關的獨立二團,居高臨下,勇猛撲向敵人。偽縣長鏇即率敗兵潮水般向北涌去。北邊的獨一團與剛剛趕到的獨二團一營又迎頭一陣猛擊,偽縣長腹背受到我軍夾攻,無可奈何繳械投降。

獨三團一營、獨二團一個營奉命先後撲到城東北一直被睢寧縣大隊包圍的有600餘敵人的據點。敵人看到大事已去,才有所反應,但卻推遲繳械時間。靠前指揮的三分區副參謀長張登先率部隊從城裡趕到後,決定強攻。獨一團一營攻擊隊伍剛剛組織好,據點裡的敵人呼地從南邊撞開一條口子突圍,我軍迅速追擊,將一部分敵人俘獲,其餘逃敵於次日在宿遷西被打援部隊攔截殲滅。

睢寧收復後,被圍高作、凌城及王夏圩之敵張惶失措。次日,凌城之敵向我包圍部隊泗宿總隊投降,高作之敵除一部分零散奔逃外,全部被圍殲。九旅二十五團圍困王夏圩據點後強攻,該敵於7日夜乘大雨突圍,跟蹤追擊到宿遷城郊,俘偽團長以下300餘人。至此,從6月19日開始到7月8日結束,歷時20天的睢寧戰役勝利結束,共俘偽縣長以下官兵達3000人,斃傷敵人200餘人,攻克睢寧及外圍據點17個,解放國土600平方公里,人口20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