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葉茅膏菜

盾葉茅膏菜

盾葉茅膏菜是茅膏菜屬的一個物種,是茅膏菜的一個變種,生活在中海拔的山坡、山腰、山頂和溪邊等草叢、灌叢和疏林下。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盾葉茅膏菜盾葉茅膏菜
種中文名:盾葉茅膏菜
種拉丁名:DroserapeltataSmith
科中文名:茅膏菜科
科拉丁名:Droseraceae
屬中文名:茅膏菜屬
屬拉丁名:Drosera
中國植物志:34(1):025

特徵描述

本變種與前變種主要不同處在於萼背無毛,稀基部具短腺毛;花白色,花柱2-4,稀5;果爿2-4,稀5。

生境

生於海拔50-1600米的山坡、山腰、山頂和溪邊等草叢、灌叢和疏林下。

種間區別

本變種隨地理分布和生境的不同,其形態變化較大,據變化的情況大體可分出以下類型:A.卵萼型:萼卵形、正圓形和倒卵形,稀披針形,萼緣通常不具角;花序通常不分叉,稀分叉;花序下部花花柱3-4,上部花花柱3。產台灣、福建東部和浙江東南部。(圖版10:14,15)B.具角萼型:萼橢圓形、披針形或卵形,萼緣通常一邊具角,花序不分叉或分叉;花序下部花花柱3-4,有時5,上部花花柱3,有時4。產福建西部、廣東、廣西、湖南和江西等省區。(圖版10:16-18)C.二果爿型:萼形同“B”型,萼緣一邊或二邊具角,花序常分叉或二歧狀分枝,或不叉,花序最下1花花柱常2或3-4,上部花花柱3-4。產浙江、江蘇、湖北和安徽等省。(圖版10:19、20)D.攀援型:與“B”型相似,唯莖攀援狀,長可達45厘米,種子較大。產廣東北部,生於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頂。J.deLoureiro(Fl.Cochinch.186.1790中)將我國南部產的報春花科點地梅Androsaceumbellata誤定為DroseraumbellataLour.,以後有人把它放在DroserapeltataSmith的異名里。Merrill(inPhilip.Journ.Sci.15:237.1919)更正為Androsaceumbellata(Lour.)Merr.葉及葉腺毛含有毒汁,觸及皮膚,可引起皮膚灼痛和發炎,家畜誤食可引起中毒症狀。盾葉茅膏菜、新月茅膏菜和光萼茅膏菜彼此外形相似,它們的主要區別點是:盾葉茅膏菜D.peltataSmithvar.peltata:基生葉花時不鱗片狀,宿存;莖通常不分枝;萼片5,邊緣和背面密被腺毛,卵形;花柱3;蒴果開裂為3果爿;模式標本產大洋洲東部。新月茅膏菜D.peltataSmithvar.lunata(Buch.-Ham.)C.B.Clarke:基生葉花時通常脫落,部分鱗片狀;莖分枝或不分枝,萼片5,無毛,邊緣齧蝕狀,具疏齒,菱狀卵形,花柱3;蒴果開裂為3果爿;模式標本產印度東部。茅膏菜D.peltataSmithvar.multisepalaY.Z.Ruan:基生葉花時通常脫落或乾枯,大多呈鱗片狀,莖通常2至多分枝;萼片5-7,歪斜、具角披針形或卵形,背面和邊緣被腺毛;花柱3-5(-6);蒴果開裂為3-5(-6)果爿,模式標本產我國西南部。光萼茅膏菜D.peltataSmithvar.glabrataY.Z.Ruan:基生葉花時脫落或乾枯,稀宿存,部分鱗片狀;莖2至多分枝;萼片5(-6),背面無毛,邊緣具腺毛;花柱2-5(-6);蒴果開裂為2-5(-6)果爿,模式標本產我國南部至東部。

茅膏菜屬所有物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