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沽寨

金朝年間天津被稱為“直沽寨”,據《金史》記載,“直沽寨”是金王朝設在武清、柳口(今楊柳青)附近的一個軍事據點,派有都統和副都統駐守。

天津的水

九河下梢天津衛

“沽”指的是古河水。古代天津又叫做“七十二沽”,可見河道之多。早年有句俗話,叫做“九河下梢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關”。九條河都要往天津流,想過河就得靠浮橋。打開地圖,您會發現,海河水系就像個扇子面,大小支流無數,所謂“九”,是個虛數,言其多也;不過,說實在的,至少有5條大河要流到天津匯入海河入海,這就是:南、北運河,大清河,子牙河與永定河。
先說南運河與北運河,實際上,這兩條河加起來就是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從前,南、北運河在天津老三岔河口與海河相交,往上駛,直通北京,叫北運河;往下行,可抵江南,叫南運河。可見當年南、北運河就是以天津為坐標區分出來的。
大清河古稱清水河,上游支流遍布,淀泊眾多,河水經過窪淀沉沙,再往下走自然清澈多了。大清河在天津靜海縣獨流鎮北,先匯入子牙河,再流入海河。歷史上的大清河,每逢汛期水勢兇猛無比,所以解放後從大清河匯入子牙河的獨流鎮,開挖了一條減水河,到塘沽入海,以減輕洪水對天津的壓力,這就是有名的獨流減河。
子牙河也叫西河,發源山西。乍一聽,這條河一定和姜子牙有點什麼關係,其實是因流經河北獻縣的子牙鎮而得名。子牙河在靜海縣有大清河匯入,在天津市紅橋區的西沽匯入北運河。由於子牙河上游各支流坡陡流急,下游排水不暢,經常發生水災。所以在1963年大水之後,根據毛澤東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指示,自獻縣起開挖了一條子牙新河,到天津大港區流入渤海。
永定河古稱無定河,因為河水混濁,也叫渾河或小黃河,跨越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五省市,是海河水系中最大的一條河流,但經常泛濫成災。過去,只能採取築堤束水的辦法。1698年康熙皇帝命人在上游築堤,賜名永定河,但也無濟於事。解放後先在上游修建了官廳水庫,在盧溝橋修建了分洪閘,1971年又從天津屈家店開挖了永定新河,到塘沽入海,這才打根兒上防止了永定河的水患。
歷史上天津是個多水的城市,一直享有“水鄉澤國”的盛譽,除了海河縱貫全市,還有南、北運河和子牙河流經市區,再加上密布全市的河網,上溯下行,水上交通別提多方便了。春日冰融,輪船、帆船、河撥、對槽、篷船、遊艇絡繹河上;嚴冬封河,大小冰床往來如飛,真是別有一番景象。

澤國的今天

時至今日,水鄉澤國雖已不復七十二沽的水鄉之名,但已經變成一座美麗的現代都市。近年來,天津市委市政府為把海河打造成為世界名河,斥資對海河的橋樑、堤岸及兩岸道路、園林和燈光進行了大規模改造,使海河沿岸不僅成為天津的經濟帶、文化帶,也成為步步有景的觀光帶。以海河水為載體、兩岸高低錯落的建築為主景、各具特色的橋樑為渡景、五彩繽紛的燈光為夜景,以及兩岸的綠化帶為配景,形成了一幅“人在畫中游”的美麗畫卷。海河上游原有12座橋,平均間距1.68公里,海河開發工程增建橋樑16座,改造橋樑11座,使海河上游的橋樑密度達到0.68公里一座,同時按照“一橋一景”的原則,將海河上的橋樑打造成為景觀的一部分。今天我們遊覽的是上游段的起步階段,兩岸有以古文化街為主的中國古建築群,有以原九國租界遺存的小洋樓為主的歐式建築群,也有現代化的摩天大廈,展現了古今文化、中西文化的反差與融合,是天津城市600年傳奇的見證。
原來的衛津河經過改造後,雖然仍是一條死水河,但在市政府的關懷下,在環衛工人以及排水管理所工作人員的辛勤護理下,已經成為一條兩岸綠樹成蔭的美景。

直沽的歷史

金天會三年(1125年)滅遼,五年(1127年)滅北宋後,天津地區置於北方統一的金朝政權統治之下。金貞元元年(1153年),由上京(今黑龍江阿城附近)遷都於燕京(今北京,改稱中京)後,天津北部隸中都路,大定十二年(1172年),分香河縣東部地析置寶坻縣,縣治在新倉鎮(今寶坻縣城),計有武清、漁陽、寶坻三縣;南部隸河北東路,原滄州北部地劃入青州,明昌四年(1193年),以青州窩子口置靖海縣①,後改名靜海縣(今靜海縣城),是為天津地區南部置縣之始。
金、元時期,黃河不再由渤海灣入海,天津的海岸及河流基本穩定。自海河口到三汊口60餘公里,以及自三汊口北溯潞水至楊村20公里為潮汐河流,成為一條可通航海、河漕船的良好的港內航道。金代三汊口已發展成為重要的軍事、交通要塞。宣帝貞祐元年(1213年),調武清縣巡檢完顏佐、柳口鎮(今楊柳青)巡檢咬住為正、副都統,戍直沽寨②。這是三汊口作為直沽寨名最早的記載,當時直沽寨位於三汊河口西南岸,即今天津市獅子橋西側的玉皇閣附近,後被人們稱作小直沽。
直沽寨地處三汊口水路要津,北溯潞水(今北運河),經武清、香河、漷陰至通州,轉入閘河,漕船可直達中都;南航御河及永濟渠,經清州之會川、興濟,滄州之長蘆鎮,景州之東光、將陵,恩州之歷亭、臨清,大名府之館陶、元城、魏縣,以達濬州之黎陽、淇門鎮;西南循漳水以達洺、磁二州,滹沱河以連獻、深二州;西沿巨馬河經柳口、信安,以連霸、雄二州;東經海河至泥沽與海路相連,兼有河港與海港的性質,成為海陸聯運的樞紐。
直沽港距中都僅一百餘公里,其航路的四通八達,成為中都通向各地水路的咽喉,連線金朝廣大地區的交通要津。
金朝首都來自河北、河南、山東一帶的漕糧,均取道直沽港轉運至中都。
史稱:“自內黃經黃河來滑州、大名、恩州、景州、滄州、會川境內瀕河十四縣之粟;自漳水行御河,通蘇門、獲嘉、新鄉、衛州、濬州、黎陽、衛縣、彰德、磁州、洛州之饋;自衡水經深州會於滹沱,以來獻州、清州之餉”①。
這三條航線的漕船,裝載各該河流域的物產,集結柳口及直沽一帶。再加上巨馬河及沙河來自霸、雄二州的運糧漕船,皆合於信安海壖②,也集結於直沽,然後溯潞水至通州,以達京師。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經直沽運往中都的漕糧即達一百七十萬石以上。
金朝在戶部之下設定了專管漕運的“漕運司”,各港口及漕河所經之地,州、府長官皆兼“提控漕河事”,縣官兼“管勾漕河事”,以加強漕運管理;每三十隻漕船編為一“綱”,船戶稱為“綱戶”,寶坻縣至今還有“綱戶莊”的村名。直沽港的漕運多在春、秋二季進行,“春運以冰消行,暑雨畢;秋運以八月行,冰凝畢”③。由於直沽至通州的航道是逆水行漕,運輸效率較低,直沽、柳口一帶十餘里的碼頭岸線,常有大量漕船滯行。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以漕河淺澀,曾敕尚書省發山東、河北、河東、中都、北京軍夫六千改鑿之④,使直沽港的集運航道得到了改善。有金一代,直沽港作為漕糧運輸的轉運港口,曾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①原三岔河口在今望海樓前,1918年,順直水利委員會將南運河裁彎取直,移至今金鋼橋。
②《宋史》卷九一—九三《河渠志》一—三。
③《宋史》卷一八六《食貨志》下八“互市舶法”。
④《宋史》卷一八六《食貨志》下八“互市舶法”。
⑤《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
⑥《宋史》卷九五《河渠志》五。
⑦《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二三,寶元二年夏四月戊辰。

直沽考古

如今,人們都知道天津設衛築城已600餘年,其實設衛築城的時間,不等於也不代表天津只有600年的歷史。那么,天津的歷史有多久?作為天津城市胚胎的早期聚落在什麼地方?哪裡是天津的“根”?
曾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人們認為天津是中國傳統社會裡晚近成長起來的城市,瀕臨退海之地,是“無古可考”的濱海棄壤。沒承想50年前,張貴莊戰國墓群的發掘,差不多把天津歷史一下子向前推了2000年。20世紀90年代末,關於早期天津歷史的研究又出現了一次飛越——天津的考古工作者在大直沽發掘出了具有明顯地層關係的元代文化堆積,甚至從依次疊壓的地層中可以找到一些零散的宋代或更早的文化堆積,從而有理有據地證明了天津城區歷史的開端,也證明了大直沽確是天津市區現存最早的古代聚落遺址。
考古發掘的結果證明,大直沽中台地區有6個堆積層,厚度為4.7米,高於當時天津所有同類遺址的厚度,同時證明了大直沽的“台子”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經歷了元、明、清三個朝代人類活動的堆積。這是第一次在市區範圍內發現的有明確地層關係的元代文化堆積,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最晚,這裡也是元代形成的聚落遺址。
不久,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天妃宮遺址的發掘,不但確定了明清時期大直沽天妃宮遺址的範圍,而且發現了元代天妃宮局部建築基址,出土了元、明、清三個時期的建築構件和各類生活器皿,天妃宮遺址的文化堆積厚度在6米以上,成為目前天津市區文化堆積最厚、內涵最為豐富的遺址。發掘出宋、金、元、明、清時期的瓷器,以及金、元時期的建築遺址、瓦件。據此推測,遺址下面很可能有宋代或更早的文化堆積。
這次考古發掘在中國城市考古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有了這項成果,使天津城市的起源研究不再局限於歷史學家從古代文獻中尋章摘句的論證。使“先有大直沽鹽糧兵屯,後有天津衛干戈拱北”這一長期流傳於民間諺語得到了印證,同時揭開了一個城市的原生態的面紗,把歷史上的大直沽從隱秘的地下提升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地上。
“直沽”二字,最早應源於“直沽寨”。據《金史》記載,“直沽寨”是金王朝設在武清、柳口(今楊柳青)附近的一個軍事據點,派有都統和副都統駐守。至於直沽寨設立的具體時間和方位,雖然到現在還沒有確切的結論,可是有了這項考古成果,使大直沽成為目前考訂直沽寨的首選地區。
到了大一統的元代,大運河把政治的北方與經濟的南方連結起來,而距首都最近的直沽正處在這根鏈條上咽喉衝要的地位。“直沽寨”不見了,文獻資料和地圖上卻出現了“直沽”和“大直沽”。由於元王朝每年需要通過海路自江南把大批糧食運到大都(今北京),海河與北運河成為必經之路,海河上游東岸的“大直沽”成為漕糧集中和輸轉的要地,這裡設有接運廳、海運米倉和臨清萬戶府;因為北運河床狹水淺,所有漕糧要在南北運河與海河交匯處的三岔河口換載,由海漕船卸載,再裝上平底小船,每值漕運季節,三岔河口一帶出現“連檣萬艘”的盛況,也就不奇怪了。
那么,直沽和大直沽的關係又是怎樣的呢?據明代蔣一揆的《長安客話》說,“大直沽”是當地人對“直沽”的俗稱,那么,“直沽”應即是今日的“大直沽”了。
“海津鎮”也是元代出現的,“直沽”與“海津鎮”的關係又是怎樣的呢?《元史·仁宗本紀》載:“延佑三年(1316)改直沽為海津鎮。”但《元史·英宗本紀》明明說延佑七年(1320)“海運至直沽”;《元史·文宗本紀》也說:“天曆元年(1328)九月募壯丁守直沽。”哪有前已改稱,爾後仍用舊名的道理?偏偏在《元史·順宗本紀》又冒出了這樣一條記載:至正九年(1349)四月“立鎮撫司於直沽海津鎮”。可見“直沽”在有元一代並沒有被改掉!所以有人據此提出,“改直沽為海津鎮”應系“於直沽設海津鎮”之誤。有了20世紀90年代末的考古成果,使大直沽又成為目前考訂海津鎮的首選地區。
雖說用文字記載的大直沽歷史不算翔實,但民間的口碑記載卻相當豐富。據世居大直沽的朱龍泉先生介紹,早年的大直沽系由兩座高聳的土阜組成,這就是前台和後台,當年的後台高出河灘約三丈左右。也就是說當年的大直沽,大致相當於今六緯路以北,直沽路以南,十五經路以東,八號路和津塘村道以西,周邊略呈“凸”字形的地塊。當年大直沽四周窪淀密布:南有河灘窪,東有義大湖、東大窪、東大湖,西有鏡湖、薛家湖、西大湖,後台以北為龜湖,俗稱王八坑。
當年大直沽前台稱前營寨,也叫大營寨或前山屯;後台稱後營寨,也叫小營寨或後山屯。大直沽周圍還環有寨河——在今六號路與八號路之間,有老寨河、東寨河;沿今十五經路有西寨河,沿今直沽路有北寨河;前、後台之間也有一河相隔——各條寨河均與周圍的窪淀相通。前台的前寨街(今義和街)與大直沽前街、中街、后街垂直相交,四周形成了八個臨寨河的口門,建有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座寨門,門外寨河之上有石橋與寨外相通。
金代任命梁佐為都統,李咬住為副都統戍直沽寨,直到今天,大直沽的梁、李二姓仍然很多。
直沽寨形似神龜,後台為龜首,前台為龜身,背分八格。這座軍事據點,打宋代就有。所以當地流傳著兩句話:“先有大直沽鹽糧兵屯,後有天津衛干戈拱北。”
大約在今六號路與海河左岸相交的地方,當年稱海津渡,建有牌坊;在對岸的小劉莊,也建有一座牌坊。在大直沽天妃宮以東、中街以北,舊有萬戶府和鹽糧(接運)廳,供運糧官在這兒休息。
今天的河東體育場,舊時在後台西南,是宋,金、元的教軍場。解放後修體育場的時候,還挖出過石棺、金(屬)人頭。據說大直沽後台的羅姓,相傳即元代海運總管羅璧的後代。
在三岔河口裁灣以前,小直沽娘娘廟亦屬河東,這座娘娘廟才真正是元代所建的西廟。當年漕船太多,俱排列在大小直沽之間。現在的西廟,是明代萬曆年間太監馬堂改建的。(明代)衛里來人以後,一直壓制大直沽的原住民。後來,衛城以東的海河沿岸逐漸繁榮起來,陳家溝子附近娘娘廟的香火才開始冷落。
雖不敢說這些長期流傳的口碑都是準確無誤的,但是,這些傳說對於治史的人來說,無疑會從中領略到某種感測信息,並受到啟發。歷代流傳不衰的口述史料,一般說來均有相當的依據而不會空穴來風。記得已故著名史學大家陳垣(援庵)先生說過:“凡事之傳說,不論真偽,必各有原因。”齊東野語足補正史之缺者所在多有,這足以證明口碑之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