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沽

大直沽

大直沽是個地名,位於天津市。

名稱

大直沽是個地名,位於天津市

簡介

天津東臨渤海,九水湊集,運河南下,海河入海,自古就是水陸交通樞紐,特別是運河與海上漕運的發展,奠定了天津的重要地位。金代在此建直沽寨,自元代建都於大都(今北京),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開始海運漕糧後,大直沽的地位愈加重要:它是海運終點港,也是漕糧轉運京師的中轉碼頭。元代在大直沽設立漕糧接運廳,並於延祐三年(1316)將直沽寨改為海津鎮。元人王懋德所寫“東吳轉海輸粳稻,一夕潮來集萬船”的詩句,就形象地再現了當年大直沽漕運的繁榮景象。

得名

大直沽歷史文化陳列館大直沽歷史文化陳列館

今日“大直沽”為河東區片,西臨海河,位於津塘路與十五經路交會處一帶。以“直沽”冠名的街道有近20條———“大直沽三號路”至“大直沽十三號路”,還有直沽街、沽前街、沽后街等。大直沽有西街、前街、后街、中街,四條派生街,其原生地名並不一致。前街長639米,1902年建,因位於娘娘廟前而得名;后街長490米,1900年建,因位於娘娘廟後而得名;西街長331米,1949年建,因位於藥王廟西側,初名藥王廟西街,1980年改為今名;中街長417米,建於1902年,因位於大直沽地區中部而得名。

大直沽歷史陳列館大直沽歷史陳列館

津門俗諺曰:“大直沽三件寶:古廟燒刀(指釀酒業)、台子高。”大直沽地名中有不少以“台”為通名者,如前台、中台、後台、東觀台、西觀台、劉家台、東孫家台、西孫家台等,顯示出大直沽地區成陸較早、地勢多高台的地勢特點。大直沽人口密集,街道狹窄,里巷交錯,多舊式平房。胡同多以姓氏家族命名,如李家胡同、宋家胡同、趙家胡同、王家胡同、何家胡同等。

未來發展

進入21世紀,大直沽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尤其是大直沽商貿街、大直沽商貿城的建設令人矚目———全長1.2公里的一條旅遊商貿街和占地10萬平方米的一座旅遊商貿城,將大直沽的歷史風韻和現代精神交融在一起,昭示著大直沽將走向新的更大的繁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