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統之

盧統之

盧統之,曾用名盧鴻業。1902年7月10日出生於河北省博野縣小店村。紡織專家。長期從事棉紡織企業技術管理和經營工作,在企業管理科學化和現代化方面取得顯著成就,為我國紡織工業建設和棉花分級標準的發展改進作了許多有益的工作。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盧統之,其父先以執教為生,曾赴日本留學,後與他人合夥經營藥鋪,曾先後當選省議員和國會議員,家庭經濟情況較佳。盧統之行二,幼年喪母。由於受其父輩友人恆源紗廠廠長的影響,立志攻讀紡織專業,得到其父支持。1921年,盧統之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日本東京高等工業學校紡織系。在幾年學習期間,十分刻苦努力,逢暑假放棄回國探親及旅遊機會,爭取到工廠實習。1926年畢業後,又在日本東京制呢廠和長崎棉紡廠實習近二年,進一步提高實際操作技能。

1928年,盧統之到上海日華紗廠任技師,該廠待遇既苛、工作又苦,並受不少日人欺侮,盧統之忍辱負重,積累實地經驗,提高技術能力,冀圖為發展民族紡織工業效勞。

1930年,盧統之入無錫振新紗廠任工務主任,經他整頓,把停工多年的工廠投入正常運行。1933年又受聘于山東濟南仁豐紗廠任廠長,短短二年,

1935年,盧統之受聘任天津誠孚分公司經理,由技術工作改做經營工作,雖非其所長,仍勉為其難,苦心經營,使天津誠孚公司營業甚佳,盈利頗豐。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盧統之受聘任中國紡織建設公司天津分公司副經理、總工程師兼天津第七棉紡廠廠長。當時中紡公司實為國民黨官僚統治集團控制,各官僚機構紛紛伸手向中紡公司要牌價紗布,轉手獲取暴利,盧統之當時曾氣憤地說:“中紡是國民黨的搖錢樹,只想拿走錢,從沒想到辦工廠,中紡公司的業務,不是買賣,而是分贓。”國民黨官僚買辦藉機敲詐勒索,對盧統之進行迫害。在此同時,盧統之曾有機遇與共產黨的地下工作者多次接觸聯繫,了解到黨的工業政策,內心不勝喜悅和擁護。在天津解放前夕,積極採取措施,進行護廠,並暗中保護地下黨員。天津解放後,陪同軍代表一同到中紡天津分公司進行接收,又在中紡天津分公司重新開始工作,1950年調紡織工業部任工務司顧問,為紡織工業的恢復和加強統一管理提出多項建議,並組織編纂了《中央紡織工業部全國紡織器材統一目錄》一書。

1952年,盧統之調任東北紡織管理局副總工程師,經常深入生產第一線,為東北紡織企業的恢復、技術革新、科學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

1958年,盧統之調任紡織工業部紡織科學研究院物理性能試驗研究室主任,把該室各實驗室建成當時全國紡織科技系統中最完善、最先進的實驗室,同時領導全室人員在棉花分級標準、纖維氣流細度測試、羊絨分梳、數理統計在紡織工業中的套用等方面取得多項科研成果。

盧統之在工作上勤勤懇懇,在生活上也嚴以律己,抗美援朝時,送子參軍,在其住所被國家徵用之際,他把多種名貴樹木無償贈予單位。以上幾例,充分體現了一位老科技人員愛祖國、愛集體的無私奉獻精神。

主要成就

1930年,盧統之興建了一個其後被譽為模範工廠的新型紡紗廠。

1950年調紡織工業部任工務司顧問,為紡織工業的恢復和加強統一管理提出多項建議,並組織編纂了《中央紡織工業部全國紡織器材統一目錄》一書。

1952年,盧統之調任東北紡織管理局副總工程師。

1958年,盧統之調任紡織工業部紡織科學研究院物理性能試驗研究室主任,把該室各實驗室建成當時全國紡織科技系統中最完善、最先進的實驗室,同時領導全室人員在棉花分級標準、纖維氣流細度測試、羊絨分梳、數理統計在紡織工業中的套用等方面取得多項科研成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