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嘉錫優秀研究生獎

盧嘉錫優秀研究生獎,是為紀念科學家盧嘉錫院士設立的一個全國性獎項,每年評選一屆。

設立背景

為弘揚中國結構化學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盧嘉錫先生獻身祖國、獻身科學的精神,促進中國科技與教育事業的發展,福建盧嘉錫科學教育基金會決定,設立“盧嘉錫優秀研究生獎”等獎項。

評選流程

宗旨

為促進祖國科技事業的發展,鼓勵勤奮學習、勇於創新、立志獻身科學事業的精神,促進優秀人才的成長,特設立盧嘉錫優秀研究生獎。

設獎範圍

在全國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學習的博士研究生,每年約20名,每名獎金5000元人民幣。

獎勵條件

(1) 熱愛祖國,立志獻身科學,為祖國四化建設服務;
(2) 學風嚴謹,學習刻苦,成績優秀,具有較好的科研能力,在國內外一流學術刊物上發表或被錄用兩篇論文以上;或取得較好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套用研究成果;或有一項以上被批准的專利;
(3)遵紀守法,品德優良,尊敬師長,具有團結協作精神。

評審程式

各單位推薦,填寫“盧嘉錫優秀研究生獎申報表”,由基金會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

歷屆得主

2009年: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邱慧斌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龔壽書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孫傳福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朱海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 千 坤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楊新波
華僑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 唐群委
清華大學化學系 莊仲濱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陳業青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解曉偉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劉曉艷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紀 娜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高 婧
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劉元剛
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盧春華
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戴 宏
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盧明華
福州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 洪昭斌
福州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盧增藝
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張端午
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占艷艷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黃小青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劉 斌
廈門大學材料學院  姚榮遷
廈門大學海洋與環境學院 陳光程
2010年:
1、陶友田  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
2、張薇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3、陳魯倬  清華大學物理系
4、李劍鋒  廈門大學化學系
5、許令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
6、劉燕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7、柏浩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8、劉傳熙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9、朱航天  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10、高朋鑫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
11、趙炯鵬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
12、徐耀陽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13、王穎 清華大學化學系
14、邢宏珠 吉林大學化學學院
15、王躲生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16、馮苗 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17、陳秀芳 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18、王建軍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19、張偉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20、王焰金 廈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21、李宗省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22、劉永升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2011年:
1、溫雨耕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物理化學專業
2、蘇靜  清華大學化學系理論與計算化學專業
3、戴昉納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無機化學專業
4、徐振強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專業
5、青琳森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藥物化學專業
6、金旭輝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物理化學專業
7、勝獻雷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學學院凝聚態物理專業
8、高微微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
9、楊士建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工程專業
10、龔少龍 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有機化學專業
11、劉盡堯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
12、馬秀芳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物理化學專業
13、黃逸凡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物理化學專業
14、侯旭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物理化學專業
15、梁海偉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無機化學專業
16、畢群玉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光學工程專業
17、崔春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納米化學專業
18、李文娟 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材料化學專業
19、林生晃 西安理工大學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
20、董志文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自然地理學專業
21、梁捷 福州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 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
22、黃杰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自然地理學專業
2012年:
1、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 高敏銳
2、 中國科學院遙感套用研究所 王顯威、
3、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劉定斌
4、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葉常青
5、 北京大學 張曉升
6、 清華大學 馬磊
7、 華南理工大學 段春暉
8、 吉林大學 李路
9、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 申遠燈
10、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夏兵
11、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王璞玉
12、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劉宇
13、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 李永利
14、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秦洪強
15、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朱成峰
16、西北師範大學 王聖傑
17、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王立軍
18、廈門大學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 張後程
19、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洪振生
20、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孫建科
2013年:
1、清華大學化學系 吳宇恩
2、中國科技大學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 劉建偉
3、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何達海
4、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 楊凱
5、福州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湯龍飛
6、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張金水
7、福州大學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吳朝興
8、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張華彬
9、清華大學化學系 常春然
10、中國科技大學化學系 樊逢佳
11、廈門大學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 蘇山河
12、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王焱良
13、成都生物研究所 何達海
14、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段春暉
15、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賀雷
16、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陳世禮
17、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於鵬
18、廈門大學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 瞿祥猛
19、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陳俊生
20、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湯娟
21、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譙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