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地效應

大城市在經濟、文化、醫療、教育、公共設施等各種社會資源方面所具有的明顯優勢,對流動人口形成了強大的吸引力,一些流動人員觀念更新,為追求與現居住地的文化融合,已經不再頻繁流動,融入大城市的願望強烈且不願離開,這使得大城市人口流動形成盆地聚集效應。

簡介

越來越多的流動人口觀念更新,與以前一心想著“打工”、“流動”不一樣的心態,現今許多流動人口已經不再頻繁流動,導致近年來我國流動人口在布局上開始呈現嚴重的不平衡性。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些大城市聚集了更多的社會資源,形成對流動人口吸引的“盆地效應”。

人口流動出現的這種“盆地效應”使 大城市人口嚴重“超載”。

目前,超量的外來人口,使這些城市土地、環境水資源難以承受,社會穩定壓力極大。對此,專家建議應當適當限制大城市人口無限流入。

背景與現狀

當前流動人口的利益訴求正在發生變化,表現在流動性上呈兩極分化態勢,部分就業收入穩固的群體,移民化傾向明顯,出現“流動人口不流動現象”。另一部分收入水平較低且不穩定的群體,呈現加速流動趨勢。總體呈現“流動趨勢多元化,結構性矛盾凸顯”態勢。

其中,流動人口過度集中在大城市的問題非常突出,不少城市已感到不堪重負。 

形成原因

城市的吸引力

大城市在經濟文化醫療教育、公共設施等各種社會資源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對流動人口的吸引力不言而喻。衛生部部長陳竺曾坦言,中國目前的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優質醫療資源過多集中在大城市。目前北京市各大醫院普遍存在患者住院難的現象,醫院的床位非常緊張。患者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一般只能在醫院住半個月左右。
同樣,大城市的教育資源集聚也更加突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聚集了全國最優質的教育資源,一旦擁有這些城市的戶口,就可享受到這些優惠。山東聯考生數量是北京的6倍,而北大清華下達給北京市的招生指標卻是山東的五六倍。北京約一百多名考生中就有1人有機會上北大、清華,而在山東,4000多名考生中才有1個人有此機會,機會相差30多倍。山東一些教育界人士感嘆:“這難怪很多外地人擠破頭也要去北京!”

流動人口觀念更新

越來越多的流動人口觀念更新,與以前一心想著“打工”、“流動”不一樣的心態,現今許多流動人口已經不再頻繁流動,而是追求與現居住地的文化融合,他們打工所得不再一味寄回家。

融入大城市的願望強烈

大城市優質的社會公共資源對流動人口形成了強大的吸引力,一些流動人員到大城市後就不願離開,融入大城市的願望強烈。這使得大城市人口流動形成盆地聚集效應。很多打工者表示“不會拿掙的錢到老家蓋房”,而是準備在當地買便宜的房子,他們手裡的錢有更多的選擇:一是置業;二是做生意。35歲的陳志明是山東菏澤人,目前租住在廣州市海珠區。剛到廣州時給人開計程車,有了一定積蓄後,開始自己做水產生意。近些年陳志明的生意越來越好,把老婆孩子也接到廣州住,陳志明的願望就是“當城市人”。為此,他工作之餘竭力融入廣州,努力學講廣東話。

弊端及影響

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在極大激發我國經濟活力的同時,也給城市的管理與發展提出了嚴峻挑戰,由此伴生的一系列問題如流動人口管理、戶籍制度、城鄉結合部等也逐步成為我國城市管理與發展的新課題甚至新難題,處置不當,甚至可能成為社會矛盾的爆發點、激發點。

外來人口大量湧入大城市不堪重負

深圳 土地面積只有1952.8平方公里,但是建市不到三十年的時間,實有人口已經從幾十萬迅速增長到1200多萬(其中流動人口占85%),迅速步入全球特大城市的行列,人口密度位居全球第五、全國第一。目前全市已面臨土地、空間資源、水資源和環境資源等四個難以為繼的局面。深圳市副市長李鋒說:“深圳已背上了沉重的人口包袱,成為制約深圳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的突出‘瓶頸’”。

“盆地效應”“盆地效應”

北京 據估算,北京外來人口已由過去的500多萬迅速突破1000萬,加上本地人口,總人口達到2200萬,已大大突破了北京市政府提出的“2010年將常住人口控制為1600萬左右的目標。” 目前,北京市土地、水源、環境、交通等資源承受重壓。歐洲太空總署公布的衛星數據曾顯示,北京汽車廢氣污染一度居世界之最,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廢氣污染沉積中心”。北京市公安局戶籍處宣傳科副科長關璽華感慨地說:“現在北京的大街快成了全國最大的停車場了。” 據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調查,北京市加上南水北調的供應量,未來自有水資源供水能力約為35.6億至37.1億立方米。而以現在人口增長趨勢看,未來十年內,北京市人均水資源量將不足300立方米,而300立方米是國際上公認的不應突破的底線。
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外來人口壓力也是不堪重負。據上海市旅遊局分析,內外環線之間是上海的人口新集結地區,人口密度在急劇上升;特別是居住半年以上的外來人口數以百萬計,他們在參與城市建設的同時,與戶籍人口共享城市設施。目前,中心城區交通阻塞、管線老化、社會經濟高密度、緊運行,使得上海市民中約有20%的人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據廣東省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介紹,廣州全市流動人員已接近600萬,幾乎與戶籍人口773.48萬人相當。外來人口的增多,城市人口的極大擴容,給廣州帶來了繁榮,也帶來了一系列隱患。

對外來人口的控制是一大難題

北京、上海、廣州等一些大城市的公安和人口管理部門表示,大量外來人口不僅造成了資源壓力,而且給社會穩定帶來了巨大壓力。特別是人口流動帶來的犯罪問題十分突出。目前,北京市70%的犯罪是外來人口,違法犯罪被侵害人中有70%是外地人口。上海有72%以上的犯罪為非本地戶籍人口所為,杭州已經突破了90%,而深圳近10年來抓獲的犯罪嫌疑人和被犯罪侵害的對象中,非深圳戶籍的分別占到98%、95%以上,作案人員和受害對象“兩頭在外”的特點非常突出。
據深圳市公安局介紹,近幾年,深圳形成眾多以內地一些地區“老鄉”為紐帶的聚居地,屬於“同鄉村”概念的群體有643個近200萬人。這些“同鄉村”中,不時發生群體性、暴力性、突發性的事件,給社會管理帶來很大衝擊。
一些大城市管理部門普遍感覺對外來人口的控制是一大難題。北京市公安局關璽華說:“現在我們還沒有找到很好的管控辦法,如果實行限制外地人進京的政策,恐怕會面臨巨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一些城市的人口管理部門表示,人口控制管理手段主要是行政和經濟手段,戶籍是過去主要使用的行政手段,現在作用已不大,而暫住證目前也沒有強制執行了;至於經濟手段,對於低收入人群而言,似乎也不靈驗,還需要探索新的方式。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張惟英教授認為,目前北京甚至全國的市場調節機制還不完善,沒有足夠的能力解決人口過多和資源稀缺之間的矛盾。“這種情況下,通過政府政策控制人口規模,非常必要。”

解決辦法及專家建議

針對現在的盆地效應,專家建議應當適當限制大城市人口無限流入。
長期以來,受傳統的二元制戶籍制度制約,我國對流動人口的管理仍然只偏重於“管理”,“服務”意識比較淡漠,遠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

控制大城市外來人口可採取兩個方面的措施,一是大力提高中小城市的吸納力,為大城市減壓分流;另一方面,可通過經濟槓桿來減少大城市的人口壓力,如價格手段,水資源缺乏,可以提高水價。水價提高后,自然會有很多解決緊缺的方法,比如海水淡化、南水北調等。堵車的問題,也可以通過提高私家車上路的成本解決。

氣候效應

氣候效應 更多森林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森林百科
地球表面上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大氣物理作用所表現出的氣候效果叫做氣候“效應”。大自然氣象萬千,氣候“效應”繁多,有一些是大自然本身就存在,有一些卻是人為造成的。
雨島效應 | 霧島效應 | 乾島效應 | 綠洲效應 | 大湖效應 | 雨影效應 | 冷島效應 | 湖泊效應 | 煙囪效應 | 油膜效應 | 山體效應 | 城市水文效應 | 水庫水文效應 | 森林水文效應 | 盆地效應 | 混濁島效應 | 濕度效應 | 洋面封凍效應 | 焚風效應 | 狹管效應 | 溫室效應 | 陽傘效應 | 海洋沙漠化效應 | 綠島效應 | 雨導效應 | 陽傘效應| 高原效應 | 陽傘效應 | 奎明效應 | 蝴蝶效應| 熱島效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