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膜效應

油膜效應

油膜效應是指大面積的油膜,把海水與空氣隔開,抑制膜下水分的蒸發,使污染區及其周邊地區上空乾燥,同時造成海洋與大氣的熱交換減少,使海水及污染區上空大氣的年、日溫差變大。

基本信息

簡介

油膜效應 油膜效應

人類在石油的開採、煉製、儲運和使用過程中都會將許多石油泄漏入海洋。石油進入海洋一方面粘附於海岸,使海灘休養地、風景區等沿海環境被破壞,海洋生態環境惡化,大量海洋生物死亡。另一方面,會形成油膜漂浮在海面上。油膜特別是大面積的油膜,把海水與空氣隔開,抑制膜下水分的蒸發,使污染區及其周邊地區上空乾燥,同時造成海洋與大氣的熱交換減少,使海水及污染區上空大氣的年、日溫差變大,這就是油膜效應。

“油膜效應”又叫“海洋沙漠化效應”。由於漏油在海面擴展成油膜,抑制海水的蒸發,阻礙潛熱的轉移,從而引起海水溫度和海面氣溫的上升;同時,由於水份蒸發受阻,海面上的空氣也變得乾燥,失去對氣候的調節作用,類似於沙漠氣候的特徵,因此又被人們稱之為“海洋沙漠化效應”。

危害

海洋沙漠化效應 海洋沙漠化效應
油膜效應的產生,大面積的油膜把海水與空氣隔開,如同塑膠薄膜一樣,抑制了膜下海水的蒸發,使“污區”上空空氣乾燥使海洋失去調節作用,導致“污區”及周圍地區降水減少,天氣異常。同時造成海洋與大氣的熱交換減少,使海水及污染區上空大氣的年、日溫差變大。

現狀

在現代社會,海上能源運輸十分頻繁,時常有油輪因各種原因而發生漏油事故。大型油輪的裝載量高達十幾萬噸,一旦發生意外往往能造成大面積的 海洋污染。有人估計,由於各種原因,每年進入海洋的石油總量達到200-1000萬噸。大面積且長期的海上 石油污染,往往引起周圍地區的連鎖氣候異常變化。

氣候效應

氣候效應 更多森林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森林百科 地球表面上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大氣物理作用所表現出的氣候效果叫做氣候“效應”。大自然氣象萬千,氣候“效應”繁多,有一些是大自然本身就存在,有一些卻是人為造成的。
雨島效應 | 霧島效應 | 乾島效應 | 綠洲效應 | 大湖效應 | 雨影效應 | 冷島效應 | 湖泊效應 | 煙囪效應 | 油膜效應 | 山體效應 | 城市水文效應 | 水庫水文效應 | 森林水文效應 | 盆地效應 | 混濁島效應 | 濕度效應 | 洋面封凍效應 | 焚風效應 | 狹管效應 | 溫室效應 | 陽傘效應 | 海洋沙漠化效應 | 綠島效應 | 雨導效應 | 陽傘效應 | 高原效應 | 陽傘效應 | 奎明效應 | 蝴蝶效應 | 熱島效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