皿天全

皿天全

商代晚期盛酒器。傳1920年於湖南省桃源縣漆家河出土。器身於2001年在紐約藝術品拍賣會上以924.6萬美元拍賣成交,藏家不詳;器蓋現藏湖南省博物館。原器身通高63.6厘米,器蓋通高21.5厘米。該器形體高大、富麗堂皇,四角和四面中間共飾八條粗大扉棱,以雲雷紋襯地,以獸面紋為主紋,空隙處填夔龍紋,在主紋和扉棱上再飾雲紋,器口銘有"皿天全作父己尊彝"八字,故名"皿方罍"。

名稱

皿天全

皿天全皿天全

介紹

2001年春天,美利堅合眾國紐約佳士得藝術品拍賣會上,一件漂泊海外近八十年的中國商代青銅器,創下了東方藝術品拍賣的最高價—924萬美元。這件青銅器就是:“皿天全”方罍器身。
“皿天全”方罍的身世可謂坎坷。據傳說,這件寶器是1922年在湖南桃源出土的。方罍出土後,其發現者起初並不知道這是一件寶物,只是不經意地放在家中盛物。然而,挖出一個有著精美紋飾的大銅罐,畢竟不是件平常事,鄉親們將這件事越傳越遠。
終於,一個湖北籍的石姓古玩商人得知了此事。他來到器主的家中,想要收購方罍。經過一番論價,雙方講定以四百銀元成交。見來人竟願出此高價,器主又心生疑竇,生怕賣低了價錢。故一邊巧言穩住石姓古玩商人;一邊密囑其子持器蓋到附近一所學校,找有學問的人問個底里。哪知學校的校長見此器蓋非比尋常,知是寶物,當下願出八百銀元。器主之子大喜過望,狂奔而返,一路呼號。其聲被石姓古玩商人聽到,知不妙,遂不顧器蓋,丟下四百大洋,抱器身而去。
“皿天全”就這樣身首異處了。器身幾經輾轉,流落海外,曾為美利堅合眾國煤油大王洛克菲勒所收藏。器蓋則落到了當地湘軍的一位周姓團長手中。據說美利堅合眾國的藏家曾找過周姓團長,欲出價二十萬銀元收買器蓋。然,周姓團長竟開出五十萬美元的賣價,以致未能成交。“皿天全”也終未身首合一。
解放後,“皿天全” 器蓋依法收歸國有。1952年由湖南省文管會移交給湖南博物館。此後,“皿天全” 器蓋一直是湖南省博物館的藏品。
“皿天全” 的器身,曾在冷戰時期一度脫離了人們的視線。直到1992年,上海博物館原館長、著名青銅器專家馬承源先生才在出訪日本時,在一位友人家中偶然見到了久違的“皿天全” 器身。據這位友人講,這是他於八十年代中期從英國花大價錢買回來的,而他並不知道這器物還有蓋子。馬先生告訴他,器物的蓋子在中國湖南。
日本友人得知器蓋的訊息後興奮不已。曾親往湖南,蒙湖南省博物館友善接待,得與“皿天全” 器蓋親密接觸,並生“非份之想”。他欲出資美元三十萬捐建一間精良的陳列館;並捐贈一品西周初期的精美器蓋,以換取“皿天全” 器蓋。湖南方面也曾為此事派員專程赴日本考察洽談。終因法律問題無法逾越,“皿天全”又一次錯過身首合一的機會。
此後,中、日雙方幾經努力,欲成就“皿天全”身首相合的好事。曾想過將器身和器蓋運到上海,在上海博物館整器展出,因故未果;又想到新加坡辦整器展出,也因故未果。
再後來,日本友人遇到了事業和家庭的雙重打擊,決意出手“皿天全” 器身。得知這個信息,上海博物館和保利藝術博物館聯手籌集了一筆巨款,赴美參加競買。“皿天全”身首合一之時即將到來。哪知,拍賣會上一位買家出價超過我方預算近四成,以924萬美元的高價拍得“皿天全” 器身。據悉,這位買家是位法國人。“皿天全”的命真苦。
“皿天全” 整器通高:84.8cm;器身高:63.6cm。器蓋鑄有“皿天全父乍尊彝”七字銘文;器身則鑄有“皿父乍尊彝”五字銘文。整器以雲紋為地,肩、腹分別以大獸面紋為主紋,並間以夔紋;前後兩面正中,上下排列兩立體獸首;左右兩面肩部各有一獸首銜環。通器飾八道粗壯扉棱。整器雄渾莊重,富麗堂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