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附屬器

人體是由各個不同器官組成的,皮膚是人體的一個重要器官,如同一個精密而複雜的機器一樣,還有必不可少的零件,那就是皮膚附屬器。皮膚附屬器包括:毛髮、汗腺、皮脂腺和指(趾)甲。

(一)毛髮與毛囊
毛髮(hair)由角化的上皮細胞構成。位於皮膚以外的部分稱毛乾,位於皮膚以內的部分稱毛根(hair root),毛根末端膨大部分稱毛球(hair bulb), 毛球下端的凹入部分稱毛乳頭(hair papilla), 包含結締組織,神經末梢和毛細血等,為毛球提供營養。毛球下層靠近乳頭處稱毛基質(haimatrix),是毛髮及毛囊的生長區,毛髮的生長周期分為生長期(約3年)、退行期(約3周)和休止期(約3月)。正常人每日可脫落約70-100根頭髮,同時也有等量的頭髮再生。不同部位的毛髮長短與生長周期時間不同有關。眉毛和睫毛的生長期僅約2個月,故較短。80%的毛髮同時處於生長期。頭髮生長速度每日約0.27mm-0.4mm, 3-4年可長50cm-60cm. 毛髮的生長受遺傳、健康、營養和激素水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毛囊位於真皮和皮下組織中,組織學上可分為上、下兩段。上段由兩部分構成:
(1)漏斗部:自毛囊口至皮脂腺開口處;
(2)峽部:自皮脂腺開口處至立毛肌附著處。毛囊由內毛根鞘和結締組織鞘組成。下段由莖部和球部組成。
(二)皮脂腺(sebaceous gland)
屬泡狀腺體,由腺泡和短導管構成。腺體呈泡狀,無腺腔,外層為扁平或立方形細胞,周圍有基底膜帶和結締組織包裹 。皮脂腺為全漿腺(holocrine gland)。導管由復層鱗狀上皮構成,開口於毛囊上部,位於立毛肌和毛囊的夾角之間,立毛肌收縮可促進皮脂的排泄。在黏膜、唇紅部、婦女乳暈、大小陰唇、眼瞼、包皮內側等區,皮脂腺不與毛囊相連,腺導管直接開口於皮膚表面。頭、面及胸背上部等處皮脂腺較多,稱為皮脂溢出部位。皮脂腺分布廣泛,存在於掌跖和指趾屈側以外的全身皮膚。
(三)小汗腺(eccrine gland)
屬單曲管狀腺,分為分泌部和導管部。分泌部位於真皮深部和皮下組織,由單層分泌細胞排列成管狀,盤繞如球形。分泌部的外方圍繞一層上皮細胞(myoepithelial cell),最外為基底膜帶。小汗腺有兩種分泌細胞,即明細胞和暗細胞。明細胞較大,頂部窄,底部寬,胞漿中有淡色細小的糖原顆粒,為分泌汗液的主要細胞。暗細胞較小,夾在明細胞之間,頂部寬,底部窄,可分泌粘蛋白和回收鈉離子等。導管部也稱汗管,由兩層小立方形細胞組成。汗管與分泌部盤繞連線,向上穿行於真皮中,最後一段呈螺鏇狀穿過表皮,開口於汗孔。除唇紅、包皮內側、龜頭、小陰唇及陰蒂外,小汗腺遍布全身,約160萬-400萬個,以足跖、腋、額部較多,背部較少。小汗腺受交感神經系統支配。
(四)頂泌汗腺(apocrine sweat gland)
曾稱為大汗腺,屬大管狀腺體,由分泌部和導管組成。分泌部位於皮下脂肪層,腺體有一層扁平、立方或柱狀分泌細胞,其外有肌上皮細胞和基底膜帶。導管的結構與小汗腺相似,但通常開口於毛囊的皮脂腺入口的上方,少數直接開口於表皮。頂泌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窩、乳暈、臍周、會陰部和肛門周圍等。外耳的耵耵腺和眼瞼的睫腺也歸入頂泌汗腺。頂泌汗腺屬頂漿分泌腺。新鮮分泌的頂泌汗腺分泌物為無氣味乳狀液,排出後被細胞分解即產生臭味,稱腋臭。頂泌汗腺的分泌活動主要受性激素影響,青春期分泌旺盛。
(五)甲(nail)
由多層緊密的角化細胞構成。外露部分稱甲板(nail plate);覆蓋甲板周圍的皮膚稱甲廓(nail wall);伸入近端皮膚中的部分稱甲根(nail root);甲板下的皮膚稱甲床(nail bed); 甲根下的甲床稱甲母質(nail matrix),是甲的生長區;近甲根處新月狀淡色區稱甲半月(nail lunula)。甲各部位下面的真皮中富有血管,乳頭層中尤其豐富。甲床沒有汗腺和皮脂腺。指甲生長速度約每3月長1cm,趾甲生長速度約每9月長1cm。正常甲有光澤呈淡紅色。疾病、營養狀況、環境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可影響甲的顏色、形態和生長速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