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麥雞

白頭麥雞

白頭麥雞屬於中型涉禽,與鴴類相比,體型較大,腿較長。鼻孔線形,位於鼻溝里;鼻溝的長度超過嘴長的一半;翅形圓;有後趾,很小或者萎縮。食蝗蟲、蛙類、小型無脊椎動物、植物種子等。分布於安哥拉,貝寧,波札那等非洲地區。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白頭麥雞白頭麥雞

白頭麥雞體形中等,頭以灰色為主,前額至頂白色;背棕色;下體至腹部白色;飛羽黑色,具大型白色翼斑。尾上覆羽及尾羽基部白色,翼角具黑色的距。尾端黑色。頦、喉黑色;頰灰白色,下腹部兩微側各有一縷黑羽。無後趾。翅膀和尾巴由黑色和白色組成醒目的圖案,腿部黃色。

生活習性

白頭麥雞白頭麥雞

棲息於低山丘陵、山腳平原和草原地帶的湖泊、水塘、沼澤、溪流和農田地帶。常成群活動,特別是冬季,常集成數十至數百隻的大群。善飛行,常在空中上下翻飛,飛行速度較慢,兩翅遲緩地扇動,飛行高度亦不高。有時亦棲息於水邊或草地上,當人接近時,伸頸注視,發現有危險則立即起飛。

主要吃甲蟲、鞘翅目、鱗翅目昆蟲、金花蟲、天牛幼蟲、螞蟻、石蛾、螻蛄、水生昆蟲、蝗蟲蚱蜢。也吃蝦、蝸牛、螺、蚯蚓等小型無脊椎動物和大量雜草種子及植物嫩葉。

生長繁殖

白頭麥雞白頭麥雞

繁殖期5-7月。一雌一雄制,通常成對或成鬆散的小群在一起營巢。多營巢草地及河流附近的暴露著砂卵石的地上,巢甚簡陋,系利用地上凹坑或將地上泥土扒成一圓形凹坑即成,內無鋪墊或僅墊少許苔草草莖和草葉。積極維護巢穴並勇敢地驅逐所有入侵者,甚至包括河馬。

每窩產卵2-3枚。卵呈梨形或尖卵圓形,灰綠色或米灰色、被有不規則的黑褐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多。卵產齊後即開始孵卵,雌雄鳥輪流承擔,以雌鳥為主,孵化期25-28天。雛鳥早成性,出殼後的第二天即能離巢行走,奔跑迅速,遇人後先急速奔跑,然後隱藏在雜草根部不動,親鳥則在空中來回飛行鳴叫。

分布範圍

白頭麥雞分布圖白頭麥雞分布圖

分布於安哥拉,貝寧,波札那,布吉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赤道幾內亞,加彭,甘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賴比瑞亞,馬拉威,馬里,茅利塔尼亞,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尼日,奈及利亞,盧安達,塞內加爾,獅子山,南非,蘇丹,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多哥,尚比亞,辛巴威。

保護級別

白頭麥雞白頭麥雞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09年鳥綱——低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