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於藍

1、《〈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校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著作簡介1、《〈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校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白於藍先生的《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校訂》一書2004年12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白於藍 男 職稱:教授。出生年月:1970年10月1998年7月畢業於吉林大學考古學考古學專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04年12月獲得華南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職稱。博士生導師。專業特長及近期研究方向

中國古文字學

論著

◎著作與教材--專著、主編、合著共2種,主要有:
1、《〈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校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2、《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論文--共發表論文40餘篇,主要有:
1、《〈郭店楚墓竹簡〉釋文正誤一例》,《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9年2期。
2、《“玄衣 訓純”新解》,《中國文字》新二十六期,(台灣)藝文印書館,2000年12月。
3、《孫叔敖“三相三去”考》,《中國史研究》2001年2期。
4、《郭店楚簡考釋(四篇)》,《簡帛研究》2001期,中國社科院簡帛研究中心,2001年9月。
5、《曾侯乙墓竹簡中的“鹵”和“櫓”》,《中國文字》新廿九期,(台灣)藝文印書館,2003年12月。 6、《釋中山王方壺中的“屬”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中華書局,2004年。
7、《上海博物館藏竹簡《容成氏》“凡民俾敝者”考》,《文物》2005年11期。
8、《曾侯乙墓竹簡考釋(四篇)》,《中國文字》新三十期,(台灣)藝文印書館,2005年11月。

主持科研項目

1、《楚簡通假字彙編》(批准號為0259),2002年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項目。
2、《九店楚簡整理研究》,2003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楚簡綜合整理研究》(批准號為03JZD0010)子課題。

著作簡介

1、《〈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校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白於藍先生的《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校訂》一書2004年12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白於藍為吉林大學林�先生的博士,現就職於華南師範大學,該書是作者在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補充完成的。
此書訂正了1988年出版的《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一書在辭條摹寫和釋讀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共訂正了包括《甲骨文合集》2684條、《小屯南地甲骨》42條、《英國所藏甲骨集》34條、《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18條和《懷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20條,總計2798條摹釋錯誤。造成這些摹釋錯誤的原因,有的是未參照利用清晰的舊拓本,有的是未進行多項辭例比較,有的是未充分把握甲骨文例,有的純粹是疏忽大意等等。鑒於此,作者在校訂的過程中充分利用舊著錄中的拓本,與《甲骨文合集》中的重拓片對比校勘,利用完整的辭例和甲骨文例修正殘片甲骨的摹釋。本書既是甲骨學專業人士的良參,也是廣大非專業讀者的必讀之書。
本書的著作體例,首先列出《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的摹寫和釋文,然後附加作者的校訂意見,方便讀者對照閱讀。
林�先生作出評價如下:“ 充分核對甲骨文舊的著錄、利用辭例比較和吸收學術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進行逐條研究、勘誤。我寫上面這段話時,我的博士生白於藍正在以《V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校訂》為題,開始做他的博士論文。從實際工作情況來看,當初由六個人完成的摹釋和一個人專職抄錄的大部頭書,現在只由一個人在攻博期間完成全部的校訂工作並抄錄出來,是很困難的。單就和其它著錄所收的同版甲骨相互校核來說,那時《甲骨文合集》的《材料來源表》仍未公布。我雖然已經蒙台北史語所的鐘柏生先生惠贈據原拓本重印的《小屯乙編》,而且吉林大學圖書館所藏舊甲骨著錄相當齊全。但要校核與《甲骨文合集》同一版的甲骨,卻要費很大的力氣。白於藍主要只能靠島邦男的《殷墟卜辭綜類》和姚孝遂的《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對勘來找線索。當然還會有很多遺漏,而校改又並不是單靠核對原著錄就能達到目的的,要牽涉很多甲骨學上的基本功。但他很有毅力、很有耐心地盡力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其中甘苦,我想他人是難以體會的。
我之所以給白於藍定了這樣一個研究題目,一則當然是因為《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屬吉林大學古籍所的集體作品,最好還是由吉大的人來完成校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