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寺[北京]

白塔寺[北京]

白塔寺原名妙應寺,白塔建於1271年,花費6年竣工。因寺院以白塔為中心修建,故俗稱白塔寺。妙應寺始建於元代初期,屬忽必烈建設元大都的重要工程之一。

摘要

白塔寺[北京] 白塔寺

白塔建於1271年,歷時6年竣工,由元世祖忽必烈親自選址、尼泊爾工藝家阿尼哥設計建造。

景區簡介

  妙應寺,俗稱白塔寺,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上。它始建於元代,原名「大聖壽萬安寺」,寺內的白塔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喇嘛塔。1961年,妙應寺白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在一千多年前的遼代,這裡是遼南京城的北郊。遼道宗壽昌二年(公元1096年)這裡就修建了一座舍利塔,塔內供奉著釋迦牟尼佛舍利戒珠、香泥小塔和陀羅尼經等。以後塔毀於戰火。元世祖忽必烈修建大都城,這裡被圈在城裡。元至元八年(公元一二七一年)忽必烈敕令在遼塔遺址修建了規模很大“一如內廷”的大聖壽萬安寺和這座喇嘛塔。塔於元至元十六年(公元一二七九年)建成,八年以後寺才完工。這座“以鎮都邑”的藏式佛塔,通體皆白,故俗稱白塔。它巋然聳立在大都城中,凌峙霄漢,為當時京都最高大的建築物。此塔是依據古印度的窣堵坡式佛塔式樣,由元初入仕中國,在西藏修建貢金塔的著名尼泊爾工藝師阿尼哥參加設計並主持修建的。白塔凝聚著中尼兩國人民的友誼。
    白塔竣工之後,又在塔的四周修建了天王殿、意珠心 鏡殿、七佛寶殿、具六神通殿等建築,朝廷賜名“ 大聖壽萬安寺”,到了1368年,寺院遭雷焚毀,直至明天順元年,即1457年才重修寺院,並改名為“妙應寺”,但規模已大不如前。目前天王殿、意珠心鏡殿、東配殿和北側廂房內都有文物、史料展出,天王殿為“佛殿瑰寶展”,意珠心鏡殿為“藏傳萬佛造像藝術展”,東配殿及北側廂房為“元大都與白塔寺”,此外,寺院內還藏有一些元、明、清時代的唐卡、佛像、匾額等。

建築結構

白塔寺[北京] 白塔寺

   白塔於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竣工後,“帝制四方,各射一箭,以為界至”,以塔為中心修建了一座占地16萬平方米的規模宏大的寺院,賜名“大聖壽萬安寺”。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寺院遭雷火焚燒,唯白塔尚存。明朝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重建寺院,占地僅1.3萬平方米,改名為“妙應寺” ,俗稱“白塔寺”。白塔寺由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覺寶殿、七佛寶殿、塔院以及兩側的配殿、廂房、方丈院、藏經閣組成等;塔院用紅牆圍成,塔在院中央偏北,四角各有一亭,塔前有一座“三世佛殿”。

寺內白塔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大的藏式佛塔,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標誌,也是中尼兩國人民友誼和文化交往的歷史見證。1991年3月4日,我國國務院公布“妙應寺白塔”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塔寺是一座舉世聞名的巨大的藏式白塔,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大的藏式佛塔,乾隆皇帝曾命人在塔剎內放置一批鎮塔之物,均為佛教的稀世之寶。
白塔塔體為磚石結構,通高50.9米,由塔座、塔身、塔剎3大部分組成,塔座為三層須彌座 。塔基為三層方形的須彌座,面積為810平方米,塔身是覆缽式的,像僧人化緣的碗倒扣過來的樣子,塔身有13個項圈,為佛教的最高級別,天盤直徑近10米,華 高2米,天盤頂上亦為一個小喇嘛塔,這些都是目前藏式佛塔中所獨有的。
塔體上雕有24個凸起的蓮花瓣組成的蓮花座;塔身為7條鐵箍緊束的覆缽體;塔剎分為3部分,底層為須彌座,中層為帶有銅製華蓋的相輪,華蓋外沿有36片繪有佛字、佛像的華蔓,頂層為銅質鎏金空心小型佛塔,這是目前藏式佛塔中所獨有的。
白塔寺由天王殿、意珠心鏡殿、七佛寶殿、具六神通殿及塔院組成,其中具六神通殿保持了原有的佛堂格局,殿內供奉著清代的木雕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和藥師佛,東西兩面牆上掛著八幅藏傳佛教的護法神像。大殿中心擺放了白塔模型,並展出了鎮塔寶。 第二座大殿原為乾隆皇帝所賜匾額"意珠心鏡",現在是《藏傳萬佛造像藝術展》。殿內展出了藏式佛像近1萬尊,其數量之龐大、種類之繁多、年代之遠久、地域之廣闊以及藝術風格之多樣,構成了這座舉世罕見的藏式佛像藝術官殿。 第三座大殿是七佛寶殿,這裡曾供奉著釋迦牟尼和他以前的六位佛祖。
遊覽白塔寺後您定會對元大都的政治、宗教、文化、建築產生濃厚的興趣。

廟會

白塔寺[北京] 白塔寺[北京]

白塔寺廟會是北京主要廟會之一。清末人夏仁虎著《舊京瑣記》雲:“京師之市肆有常集者,東大市、西小市是也。有期集者,逢三之土地廟,四、五之白塔寺,七、八之護國寺,九、十之隆福寺,謂之四大廟市,皆以期集。”白塔寺與護國寺是近鄰,相距不過二、三里之遙,而又是白塔寺廟會之後,即去護國寺,所以白塔寺廟會上擺攤的商販、出售的商品以及各種文藝演出,均與護國寺廟會基本相同。白塔寺廟會的規模也是很可觀的。
廟會期間,白塔寺廟裡廟外,到處都是棚帳攤位。由於中軸線上,殿前後有月台和甬道,其上不宜擺攤,故廟內攤販基本上分東西兩路和塔院三部分。廟外包括山門前大街一部分,廟東的白塔寺夾道和廟西的宮門口東岔等地。
山門裡外,天王殿前,以食品攤為主,傳統食品,年糕、盆糕、棗卷果、蜜排叉、豆汁、油茶等,稀乾涼熱甜鹹應有盡有。東路從天王殿東側往北依次是山貨攤、針頭線腦小百貨、布匹成衣、兒童玩具等等。其中山貨攤最大,貨也最全,鍋碗瓢盆、小缸大瓮、案板菜墩、擦笆掃帚、藤椅竹床,種類繁多。這個攤上的木碗,在當時頗受人們歡迎。白塔寺廟會上賣木碗的也不止這一家。三十年代出版的《舊都文物略》中也說:“白塔寺的木碗花草,土地廟的木器竹器,皆屬特有。”人們常用的瓷碗怕摔易碎,有小孩的人家,都買幾個木碗供小孩使用,過去銷售量也很大。以後隨著搪瓷碗的出現,木碗才逐漸被淘汰。
西路南半段還是以食品攤為多。北半段和塔院前,地方寬敞,是文藝演出場地,有拉洋片的、表演雙簧的、說相聲的、唱什不閒的等等。靠近塔院是一個拉大弓的場子,邊賣藝邊賣藥,場子四周經常圍滿觀眾。塔院東南角還有鑽圈的、打彈的等雜技表演。東配殿內有一家照相館,西配殿內有兩家茶館,都是座商,天天營業。
塔院內地方不大,也有幾個賣兒童玩具、小百貨食品的小攤,再就是幾個算卦相面的攤子。塔院是比較清靜的,除一些善男信女到“具六神通”殿燒香拜佛外,卦攤前一般是人不多的。

白塔寺[北京] 白塔寺[北京]

山門前兩側是郊區農民來出售家畜家禽和農副產品的,農民來的早,走的也早,差不多十一點左右都回去了。宮門口胡同內有茶館和小飯鋪,廟會期間生意特別興隆。以前這裡也有兩家花廠子,出售鮮花,三十年代後期都歇業了。往北是鳥市、鴿子市。拐過彎在塔院北牆外,是賣蛐蛐罐蟈蟈葫蘆、鳥籠子的市場。
蛐蛐罐是陶製一般不上釉,圓形,直徑約十五厘米,分底和蓋,底高八、九厘米,蓋厚二厘米左右。上品以澄泥製成,蓋上有花紋。一個明宣德年制的帶款的蛐蛐罐在清末就值幾十兩銀子。蟈蟈葫蘆的式樣很多,普通的蟈蟈葫蘆只是扁圓形的葫蘆,在一端開個口即可。好的蟈蟈葫蘆是長形,由身和蓋組成,身是葫蘆,上面可以題詩作畫,也有的在葫蘆未長成以前,用一個模型套住,等葫蘆長成後,就成了模型的樣子。蟈蟈葫蘆的蓋和口,是用硬木牛角象牙等製成,蓋上雕刻極為精美的透雕花紋,以透空氣。有的在蓋和口上還鑲金嵌玉,這樣的蟈蟈葫蘆平民百姓是買不起的。鳥籠子的品種很多,養畫眉、百靈、白玉鳥的籠子規格、式樣都不一樣,籠子裡的鳥食罐也極講究,有青花、粉彩、五彩、鬥彩等多種,除瓷的以外,還有用銅、琺瑯等製成的。鳥籠是用竹製成,底座、鳥出入門的四周等部分都可雕刻各種花紋。蛐蛐罐、蟈蟈葫蘆、鳥籠子既是養鳥養蟈蟈的工具,好的也是精美的藝術品,過去有專門收藏這幾樣東西的收藏家。
白塔寺東北有一個角門通白塔寺夾道,角門內外是乞丐們的天下,擂磚的、排刀的,坐了一大片。除了有意來施捨的人以外,一般都不到這裡來。
白塔寺廟會在解放初期又興旺了幾年,公私合營以後就停止了。

旅遊貼士

門票:成人10元/人, 學生優惠
交通:13路公車、101、102、103路無軌電車均可直達。
開放式時間:09:00到16:3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