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冠帶鵐

白冠帶鵐

白冠帶鵐,屬小型鳴禽,頭部有獨特的標記,背部褐色,有黑色條紋,與雀科的鳥類相比較為細弱,上下喙邊緣不緊密切合而微向內彎,因而切合線中略有縫隙。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白冠帶鵐
【拉丁學名】Zonotrichia leucophrys
【命名者及時間】Forster, 1772
【英文名稱】White-crowned Sparrow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鵐科帶鵐屬
【亞種分化】5種

物種特徵

白冠帶鵐屬小型鳴禽,頭部有獨特的標記,背部褐色,有黑色條紋,與雀科的鳥相比較為細弱,上下喙邊緣不緊密切合而微向內彎,因而切合線中略有縫隙。通常棲息於半開放的地區的灌木叢。主以草子、種子、果實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昆蟲和蜘蛛。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動,繁殖期由雌鳥在地面或樹上、灌叢內築碗狀巢,卵藍綠色或淡綠色,12至14天孵化。雄鳥幫助餵養雛鳥。

分布範圍

分布於巴哈馬,加拿大,開曼群島,古巴,墨西哥,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貝里斯,格陵蘭島,牙買加,日本,巴拿馬,俄羅斯聯邦。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