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岩群

登封岩群(Dengfeng Gr.)的時代屬新太古代。曾稱登封雜岩,出露在河南嵩山地區,為片麻岩系。自下而上分為四個岩組:石牌河岩組、郭家窯岩組、常窯岩組、石梯溝岩組。根據四部分岩層是有層無序,改稱登封岩群。角閃片岩Sm Nd等時年齡為(25 09±0.16)億年,變質酸性火山岩鋯石U Pb年齡為(25.12±0.12)億年。

基本信息

地層名稱:登封岩群

地層名稱(英文): Dengfeng Gr

階代碼: Ar3

地區代碼:

命名

馬杏垣1957年創名,命名地點位於河南登封縣嵩山地區。

歷史沿革

1934年孫健初、王景尊,1950年馮景蘭、張伯聲等分別在登封縣、禹縣、密縣和鞏縣做過地質礦產調查,認為登封出露有太古雜岩系,其它縣見到的結晶片岩稱為古元古代五台系。1951年張伯聲、1954年張爾道稱嵩山的古老變質岩為泰山系或泰山雜岩,並發現泰山雜岩與五台系嵩山石英岩的不整合關係,命名為嵩陽運動。1957年馬杏垣命名為登封雜岩,歸屬太古宙。1962年河南省地質局地質科學研究所始稱登封群①。但同年的《中國的前寒武系》及王澤九(1963)均稱太古宙登封雜岩。1965年1∶20萬臨汝幅地質圖沿用登封群,由下而上分為何家溝組、石牌河組和郭家窯組。1974年《中南地區區域地層表》沿用臨汝幅的劃分方案。1976年湖北省地質礦產研究所把太古宙登封群自下而上分為郭家窯組、金家NC122組和草廟溝組②1977年陳偉志自下至上把登封群分為石牌河組、郭家窯組和老羊溝組③。1979年張秋生等沿用太古宙太華群。1979年西北大學河南富鐵科研隊把登封群自下而上分為郭家窯組、金家NC122組和老羊溝組,並認為臨汝縣安溝地區的岩石與登封群的明顯不同,建立古元古代安溝群,與登封群為不整合關係,這裡的登封群只劃分出頭道河組④。同年河南地質局地質科學研究所和北京第三研究所把君召地區的登封群,自下而上分為青羊溝組、郭家窯組、金家??NC122組和老羊溝組,臨汝寨溝地區的登封群自下而上分為於窯組、棗樹廟組、觀頂梁組和老袋窯組,認為許昌地區的登封群只有郭家窯組⑤。1980年劉如琦等把登封群由下而上分為何家溝組、郭家窯組和草廟溝組。1981年梁約翰等對汝州地區的登封群自下而上分為於窯組、黃虎灘組、老袋窯組和寨溝口組,許昌地區的從下而上分為草廟張組和武莊組。1981年1:50萬河南省地質圖說明書把林山群(1964年河南區測隊命名)和贊皇群(1972年山西區測隊命名)均視作登封群的等同物,分為下上兩個亞群,下亞群包括石牌河組和郭家窯組,上亞群為老羊溝組。1988年胡受奚、林潛龍等認為君召地區原登封群記憶體在不整合界面,稱石牌河運動,代表太古宙與元古宙之間的界限。把下部的石牌河組命名為石牌河群,屬太古宙,中、上部的郭家窯組、金家NC122組和老羊溝組一併命名為君召群,屬古元古界下部。1989年《河南省區域地質志》把太古宙登封群自下而上分為石牌河組、郭家窯組、常窯組和石梯溝組。此次編典考慮到這套岩系大部分是成層有序的,少部分成層無序,故命名為登封岩群。岩群的劃分採用1989年《河南省區域地質志》的方案。

特徵

主要分布於河南中部的登封、伊川、臨汝和許昌等地,其次在北部濟源、沁陽、輝縣、林縣、淇縣和湯陰也有零星出露。本岩群自下而上分為4個岩組

1.石牌河岩組主要為黑雲變粒岩和黑雲斜長片麻岩,部分地段混合岩強烈,出現條帶狀、條痕狀及變斑狀的黑雲母或角閃石混合岩和均質混合岩,夾斜長角閃岩和超鎂鐵質岩。下未見底,上與郭家窯岩組整合接觸。有片麻狀閃長岩侵入。

2.郭家窯岩組岩石類型為斜長角閃岩、斜長角閃片岩、角閃變粒岩、黑雲變粒岩、二雲變粒岩、二雲石英片岩,夾鈣質絹雲綠泥片岩、薄層大理岩及黑雲斜長片麻岩等。上與常窯岩組整合接觸。

3.常窯岩組下部為鈉長角閃片岩、黑雲(角閃)變粒岩、絹雲(綠泥)變粒岩。夾鈉長角閃片岩,局部夾鐵英岩;上部為鈣質綠泥片岩及薄層大理岩,局部夾鐵英岩(赤鐵礦)。與上覆石梯溝岩組為整合接觸。

4.石梯溝岩組絹雲千枚岩、絹雲石英片岩、絹雲片岩,夾綠泥片岩及鐵英岩。在靠近變輝綠玢岩和花崗岩侵入體的接觸帶中,千枚岩中含有紅柱石。嵩山群不整合於其上。上述岩組從下至上,其主要原岩性質為中酸性火山岩、基性火山岩、中酸性火山岩、沉積岩。變質程度為低角閃岩相至高綠片岩相。本岩群往往構成穹隆狀構造、倒轉複式背斜或短軸褶皺,後期有南北向和近東西向的剪下構造疊加。登封縣君召北片麻狀閃長岩鋯石U-Pb一致線年齡2520±17Ma(王澤九等,1987),郭家窯岩組斜長角閃岩(6個樣)和淺粒岩(2個樣)全岩Sm-Nd等時線年齡2509±16Ma(李曙光,987),斜長角閃岩Sm-Nd年齡2501Ma(據張國偉),鐵閃片岩和變粒岩全岩 Rb-Sr等時線年齡2562±173Ma(陳好壽等,1980),斜長角閃岩全岩Rb-Sr等時線年齡2570±310Ma(1:50萬河南省地質圖,1981),君召北侵入郭家窯岩組的偉晶岩白雲母K-Ar法年齡 2345(王澤九,1959)和2055、2299、2190、2273Ma(陳好壽等,1980)。上述年齡值表明登封岩群的時代屬新太古代。

備考

登封岩群內部是否存在一個斷代界面,還需進一步研究。

1. 河南省地質局科研所,1962,河南地層。

2. 湖北地質礦產研究所,1976,河南登封君召地區登封群的劃分和岩性特徵。

3. 陳偉志,1977,河南嵩山地區前震旦紀地層劃分及其對比問題,河南區測,第1期。

4. 西北大學地質系,1979,華北南部前寒武紀地質及富鐵科研論文集(1976—1979)。

5. 河南省地質科學研究所和北京第三研究所,1979,河南北—中部太古代變質岩系的銣—鍶全岩年齡測定,河南地質,第1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