癇疾

癇疾又稱癲癇、癲疾,俗稱羊癇風、羊癲風、羊角風,是多種原因引起腦部神經元群陣發性異常放電所致的發作性運動,感覺、意識、精神,植物神經功能異常的一種疾病。患此病的人,常突然倒地,口吐涎沫,手足痙攣,口裡發出羊豕的叫聲。

簡介

癇疾又稱癲癇、癲疾,俗稱羊癇風、羊癲風、羊角風[epilepsy],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種疾病。患此病的人,常突然倒地,口吐涎沫,手足痙攣,口裡發出羊豕的叫聲。

臨床表現

不同類型的癲癇發作時表現不同,歸納起來不外神志喪失和精神異常、肌肉抽搐、運動障礙、經氣受阻、胃腸功能紊亂等幾個方面。
1、神誌異常或喪失:除少數病人外,大多數有神志喪失,突然昏仆。其它表現有單見失神,不跌倒,不抽搐。或只一瞬間發愣,活動停止、語言中斷。多數與抽搐並見,往往是突然發生,引起摔倒。精神異常者,有的出現恐怖感,有的無意識重複動作或盲目行走,或踢打;有的喃喃自言或胡言亂語或失語;有的無原因微笑或狂笑,或啼噘;有的幻視、幻聽,如入夢境;有的則盲目咀嚼、吞咽、吮吸。
2、抽搐:也是癲癇發作時最主要表現。可分全身性強直-陣攣性抽搐,伴隨呼吸暫停,面色青紫,一側身體抽搐;有的從口角開始,再波及到手臂、下肢;有的從手臂開始,波及到面部和下肢,嚴重者可引起全身抽搐;還有局部肌肉抽搐,表現為頭、臉、頸、軀幹或者肢體的突然抽動;有的點頭痙攣形成全身抽動。
抽搐是癇病最為常見的症狀之一。在《內經》多以外邪立論如《素問·至真要大論》雲“諸痙頑強,皆屬於濕”,“諸暴強直,皆屬於風”,《靈樞·經筋》則論“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至清代,溫熱病學說的發展完善,對痙證、抽搐提出熱盛津傷,肝風內動的論述。《臨證指南醫案·痙厥》說“五液劫盡,陽氣與內風鴟張,遂變為痙”。《溫熱經緯·薛生白濕熱病篇》王孟英按說“木旺由於水虧,故得引火生風,反焚其本,以致痙厥”。反映了中醫對抽搐病機認識的不同理解,豐富了癇病抽搐的辨證內容。
3、運動障礙和經氣受阻:多突然發生肌肉無力而跌倒或突然頭低下。經氣受阻多表現為肢體麻木、腹脹或其它不適,也有表現為劇烈疼痛的症狀,如頭痛、腹痛、肢體疼痛等。
4、胃腸功能紊亂:最常見的有噁心、嘔吐、流涎、脘腹脹滿以及腹痛。
5、反覆發作性:許多醫家在臨床實踐中認識到癇證發作的時間不等,並且間隔也不一,但發作後的間歇期間,起居飲食皆若平人。如明·方賢《奇效良·五癇》雲“或半年一作,或一年或一月作,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三次”,清·陳復正《幼幼集成·癇疾證治》也說“昏暈一時即醒如常矣,其發也,或以旬日計,或以月計,或以歲計”。
中醫學對癲癇病症狀的觀察,有一個逐步豐富完善的過程,除了認為昏迷和抽搐是主要的發作症狀外,對於不同類型的發作症狀也有一定的認識。
在隋唐時期,不少醫家就認識到,有些癇證甚至不易被人們所察覺,如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風癇候》雲“其狀目睛不轉,而不能呼”。
明清時期,有些醫家認識到有些癇證不僅是症狀輕微,發作的持續時間也短暫,常常是一忽即過,如明·樓英《醫學綱目·癲癇》中指出“癲癇即頭眩也,痰在膈間則眩微,不仆”。明·方賢《奇效良方·五癇》有“風癲為病,廢手足,或一手一足,或兩手兩足,如癱不隨,或口喝牽引”,“痰癇為病,此患似狂張,作之不常……不廢手足”,不廢頭目,其人張狂,如夢中,如半醉,燈下不知人……如狂“類似於精神運動性發作”。

病因病機

癇證的病因病機大致可分為積痰、鬱火、驚恐、先天因素幾個方面,且常相互影響。痰可由氣鬱化火,煉液而生,也可由恣食厚味損傷脾胃所致。痰熱迷濛心竅,神志為之擾亂。鬱火多由情志不暢,肝氣鬱結所生,火動生風,痰濁蒙蔽心竅,則抽搐昏仆。大驚大恐則髒氣逆亂,痰阻風動,而作癇疾。先天因素之說源於《內經》,主要為胎氣受損,或父母秉賦虛弱,或父母患癲癇導致小兒肝腎精血不足而髒氣失調,清竅無主,易患癇證。

(一) 七情失調,多責驚恐

癇病本身即是一種發作性神誌異常的腦病疾患。歷代醫家在對情志因素致癇的病因論述中,多重點強調驚恐致癇的作用。在《素問·舉痛論》中就有"鞏則氣下"、"驚則氣亂"的論述。而《素問·奇病論》則雲"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故令子發為巔疾也"。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驚癇候》曰"驚癇者,起於驚怖大啼,精神傷動,氣脈不足,因驚而作癇也。"《壽世保元·癇證》曰:"蓋癇疾之原,得之驚,或在母腹之時,或在有生之後,必因驚恐而致疾。蓋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恐氣歸腎,驚氣歸心。並於心腎,則肝脾獨虛,肝虛則生風,脾虛則生痰,蓄極而通,其發也暴,故令風痰上涌而癇作矣。
可見在七情失調、情志過極的諸情志因素中,以驚恐最為常見和重要。由於突受大恐,致使氣機逆亂,進而損傷臟腑,肝腎受損則易致陰不斂陽而生熱生風,脾胃受損則精微不布,痰濁內聚。經久不化,遇逢誘因,則痰濁或隨氣逆,或隨火炎,或隨風動,蒙閉腦竅,發為癲癇。
又《景岳全書·雜症謨·癲狂痴呆》指出小兒癇證"有從胎氣而得者,有從生後受而得者,蓋小兒神氣尚弱,驚則肝膽奪氣而神不守舍,舍空則正氣不能立而痰邪足以亂之。"說明小兒臟腑嬌嫩,元氣未充,神氣怯弱,或素蘊風痰,復因驚恐,而正氣不能主,則痰邪作亂髮為癲癇,補充了驚恐等情志因素致癇多基於正氣不足的內在因素,同時也反映了驚恐致癇更以小兒為多。

(二) 先天因素,尤重孕產

綜合文獻分析,中醫學明確指出先天因素在癲癇病發生中的作用,並多從孕婦調養失當和胎兒發育不良兩個方面說明癇病的先天原因。
《素問·奇病論》云:"人生而有病巔疾者……,病名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故令子發為巔疾也。"《臨證指南醫案·癲癇》也指出:"癇病……或由母腹中受驚,以致內臟不平,經久失調,一觸積痰,厥氣內風,卒焉暴逆,莫能禁止,待其氣反然後已。"尤其是幼兒癲癇,與先天因素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正所謂"病從胎氣而得之"。因胎兒在母體中,母體突然受到驚恐,一則致使氣機逆亂,進而損傷臟腑;一則導致精傷而腎虧,所謂"恐則精卻"。母體臟腑損傷,精氣虧損,勢必影響胎兒正常發育,胎兒出母體後形體未充,神氣怯弱,易受驚恐發為癲癇。唐·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少小嬰孺上·驚癇》認為"新生即癇者,是其五臟不收斂,血氣不聚,五脈不流,骨怯不成也,多不全育。"
《諸病源候論》則重視孕婦調養失當的作用,指出:"其母懷娠,時時勞役,運動骨血則氣強,胎養盛故也,若待御多,血氣微,胎養弱,則兒軟脆易傷,故多癇病。"《活幼心書·癇證》進一步指出"胎癇者,因未產前,腹中被驚,或母食酸鹹過多,或為七情所汩,致傷胎氣"。《黃帝內經》、《諸病源候論》和《活幼心書》等醫書之論,說明了孕期保健非常重要。孕婦失調養與癲癇發病率的關係是一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反映了中醫學對原發性癲癇及遺傳因素的認識水平。
另外對某些有明顯家庭史的癲癇患者,應重視命門伏邪的作用。《難經·二十九難》雲"命門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氣與腎通"。腎精上奉於腦,化生腦髓以源源不斷的發揮腦神之作用。癲癇患者的遺傳因子潛伏於命門之中,出生後如無足夠的後天因素誘發,可與常人相同,發生癲親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一旦遇到足夠的外因誘發,引動命門伏邪,命門之火上逆,肝火從之,形成龍雷之火妄動之火,填塞竅絡,以致臍下"天樞"之機不發。天樞司清陽之上升,理濁陰之下降,若天樞之機失司,清陽不得上升,濁陰不得下降,一時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不勝其擾,導致神明無主,意識喪失而昏倒;四肢受肝風牽動而抽搐;瀦留之體液及脾之涎沫,被迫而溢出口而為癇發。

(三) 外傷致癇常見,但需臨床詳察

所謂外傷致癇一般包括產傷和顱腦外傷及身體跌仆損傷等。孕婦生產過程中使新生兒顱腦受傷,重者可立即產生抽搐,輕者可以遲發,數月乃至數年成癇,主要是由於瘀血閉竅擾神所致。
因瘀致癇以明清醫家論述較多。明·魯伯嗣《嬰童百問·驚癇》指出"血滯之竅,邪風在心,積驚成癇",清·周學海《讀醫隨筆·證治類》認為"癲癇之病,其傷在血,寒熱燥濕之邪,雜然凝滯於血脈,血脈通心,故發昏悶,而又有抽掣叫呼者,皆心肝氣為血困之象,即所謂天地之疾風是也",而王清任《醫林改錯·癲狂癇總論》中論述"是無氣一時不能上轉於腦髓……乃氣血凝滯腦氣,與臟腑氣不接,如同作夢一樣",更加明白的提出了癲癇是元氣不足,瘀滯腦髓為患。
若因腦部跌仆撞擊,或因出生時難產而使腦部受損,均可命名腦部組織受到傷害,一方面致使氣血凝滯,督脈與腦部脈絡受損,筋脈失養則陣攣發作;另一方面,身體跌仆損傷,經氣不暢,腦氣與臟腑之氣不相連線,而神志逆亂,或昏不知人發為癲癇。一般外傷愈嚴重,特別是外傷引起腦部缺氧者,發生癲癇的可能性愈大。
對於局限性癲癇抽搐,臨床上在追尋外傷病史時,要注意仔細認真,有相當一部分癲癇病人,在很早以前多有外傷史,特別應重點查問局限性癲癇患者抽搐一側的肢端創傷史,部分肢體外傷經過漫長的歲月而後發癇,是中醫病邪蓄存發病的另一特點。但外傷史多為患者所遺忘。

(四) 外感六淫邪氣,尤重風毒

古代醫家認為外感六淫,特別是風邪也是癇病發生的重要致病因素。風為陽邪,其性炎上,易犯頭部高巔。如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癇候》雲"風癇者,因厚衣汗出,而風入之,"強調了風邪入中致癇的病因。明·朱棣《普濟方·嬰防一切癇門·風癇》則雲"風之為病……皆由腠理疏弱,營衛虛怯,經絡不順,關竅閉塞……是謂風癇之至也",清·陳士鐸《石室秘錄·卷一》說"有羊癲之證……痰迷心竅,因寒而成",提出視寒邪直中於腦的病機作用。六淫之邪皆能導致癇證發生,所以明·龔信纂《古今醫鑒·五癇》說"夫癇者……原其所由……或為六淫之邪所乾。"
外感時疫毒或腦內寄生蟲症,內生毒熱,上沖犯腦,損傷腦髓,腦神不安則成癇。誠如《靈樞·五亂》所云"亂於頭,則為劂逆,頭重眩仆。"
小兒體稟純陽,肝常有餘,感受外邪或溫熱毒邪之後極易化熱生風而驚厥,此時雖尚難診斷為癇病。但臨床發現小兒易驚厥者,邪毒蓄存於內,再遇外因刺激以後發癇的可能性愈大,如清·趙學敏《串雅內編》所論"有羊癲症……得之小兒之時居多,內傷脾胃,外感風寒;結在胸膈之中,所以遇風寒便發。

(五)飲食勞作失宜

飲食不節或食中受驚,食積下運;或脾胃積熱,壅塞中焦,以致食宿為痰,積痰內伏,生熱動風而為癇證。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驚癇候》雲"食癇者,因乳哺不節所致",《醫學宗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進一步認為"食癇食過積中脘,一時痰熱使之然"。有關飲食失宜致癇在明·李延《醫學入門·癇》、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癲癇》等醫籍中均有論述。
勞作過度,生活起居失於調攝,遂致氣機逆亂而生癇證。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風癲第五》曰"風癲,因以房事過度,醉欲飽滿行使"而得,指出勞作過度、房事不節可發生癇證。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癲癇敘論》說:"夫癲癇病,皆由驚動,使髒氣不平,郁而生涎,閉塞諸經,厥而乃成。或在母胎中受驚,或少小感風寒暑濕,或飲食不節,逆於髒氣"。指出癲癇除七情、先天因素等病因外,若因六淫之邪之所乾,或因飲食不節,或因患它病,也可使臟腑受損,積痰內伏,而成為發病的內因。一遇勞作過度、生活起居失於調攝,遂使氣機逆亂而觸動積痰,痰濁上擾,閉塞腦竅,壅塞經絡,發為癲癇。

辨治

癇證特定的臨床表現為神誌異常和肢體抽搐。因病情有輕重的不同,發作表現也有不同,一般發作時間短暫,間歇時間長的患者病情較輕。但癇證的發作均具有起病急、發作時間短暫和反覆發作的特點。休止期仍有一定的臨床症狀。辨治時,發作期和休止期應區別處理。

發作期

發作期分陽癇和陰癇兩類,治療以熄風化痰、開竅鎮驚為主。陽癇較陰癇一般預後為佳,但陽癇失治,正氣虧虛,可轉化為陰癇。①陽癇證。證見初起有短暫的頭暈頭痛,胸悶不舒,鏇即昏倒仆地,不省人事,兩目上視,牙關緊閉,肢體抽搐,喉中痰鳴,口吐涎沫,或發時有類似豬羊的叫聲,甚則二便自遺,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或弦滑。治宜清化痰熱、熄風定癇,常用清熱鎮驚湯為主方,《醫學心悟》定癇丸也可選用。②陰癇證。證見面色萎黃,手足清冷、抽搐,口吐涎沫,無啼叫,或啼叫聲音微小,舌質淡、苔白膩,脈沉遲。治宜溫陽滌痰、熄風定癇,常用二陳湯加味,送服五生丸。

休止期

休止期以脾虛痰盛、肝火夾痰、肝腎兩虛等證較為多見,以扶正固本為主。部分患者的休止期可無自覺症狀。①證見面黃形瘦,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咯痰,或大便稀溏,或胸悶泛惡,舌質淡、苔白膩,脈濡滑,屬脾氣虛弱,濕痰中阻。治宜健脾化痰,常用六君子湯為主方。②證見性情急躁,兩脅脹痛,口苦而乾,便秘溲黃,咯痰黏稠,舌質紅、苔黃,脈弦數,屬肝火夾痰。治宜清肝瀉火、化痰開竅,常用龍膽瀉肝湯為主方,酌加珍珠母、鉤藤、瓜蔞、膽星、石菖蒲等。③證見精神倦怠,面色晦暗,頭暈目眩,腰酸腿軟,心悸失眠,記憶力減退,舌苔薄白,脈細弱,屬肝腎兩虛。治宜滋腎固本,常用大補元煎為主方。
從臨床實踐看,癇證控制發作尚易,根除較難,因而休止期的調理尤為重要。治療不可一味祛風滌痰,要明確病位,審察氣血陰陽的偏盛偏衰,予以調治。癇證患者應避免精神刺激,保持樂觀情緒,生活規律化,以利於治療。對發作期患者,要加強看護,避免發生意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