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頭芒

痴頭芒

痴頭芒拉丁學名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莖皮製成的纖維可以作麻袋、麻繩。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可達1米。葉卵狀三角形,長6一10厘米,寬5—10厘米,頂端尖,基部淺心形至闊楔形,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或常成不明顯的3淺裂,兩面有貼生糙伏毛;葉柄長3.5一10厘米,密被細毛。壺體狀無柄,長橢圓形或卵形,長10一18毫米,寬6—12毫米,表面具鉤刺和密生細毛,鉤刺長1.5—2毫米,頂端喙長1.5—2適米。花期8—9月。

別名

地葵、枲耳、白鬍荽、常枲、爵耳、耳璫草、常思、常思菜、羊負來、只刺、進賢菜、道人頭、喝起草、佛耳、縑絲草、野縑絲、野茄、豬耳、痴頭婆、虱麻頭、粘粘葵、白痴頭婆、刺兒顆、假矮瓜、白豬母絡、疔瘡草、野紫菜、野落蘇、狗耳朵草、蒼子棵、青棘子、菜耳、痴頭芒

用途

莖皮製成的纖維可以作麻袋、麻繩。蒼耳子油是一種高級香料的原料,並可作油漆、油墨及肥皂硬化油等,還可代替桐油。入藥治麻風,種子利尿、發汗。莖葉搗爛後塗敷,治疥癬,蟲咬傷等。蒼耳子懸浮液可防治蚜蟲,如加入樟腦,殺蟲率更高,蒼耳子石灰合液可殺蚜蟲。蒼耳子可做豬的精飼料。 果實含脂肪油、樹脂、生物鹼、維生素C。 蒼耳幼苗有劇毒.莖葉中都含有對神經及肌肉有毒的物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