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疔病

疫疔病

疫疔病,是一種疾患,發病於頭、頸、手臂等暴露部位。

疫疔病是

疫疔病疫疔病
疔瘡疾患之一。感染疫死的畜毒,阻於肌膚,以致血凝毒滯而成,多見於畜牧業,屠宰或皮毛製革業及其它接觸者。有傳染性,接觸後約一至三天發病,好發於頭、頸、手臂等暴露部位。局部變化似牛痘。先現疤疹,繼即出血壞死,形成黑色焦痂、不痛、不化膿,周圍腫脹等。若蔓延不止,可引起寒戰高熱神昏,等變證。類於皮膚炭疽病。
因本病瘡形如臍凹陷,故又名魚臍疔、魚臍瘡、脈骨疔。如《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一:“瘡頭黑深,破之黃水出,四畔浮漿起,狹長似魚臍,故謂之魚臍丁瘡。”又《證治準繩·瘍醫》卷二:“若因開割瘴疫牛馬豬羊之毒,或食其肉,致發疔毒,或在手足,或在頭面,或在胸腹,或在脅肋,或在背脊……或起紫泡,或起堆核腫痛創人,發熱煩悶,頭疼身疼骨節煩疼。……”該病所述之症狀與今之皮膚炭疽證同,因其是一種特殊傳染病,故今人又稱之為疫疔。其病因為感染疫死畜毒阻於皮膚之間,以致氣血凝滯,毒邪蘊結所致。好發於頭面、頸項及手臂等暴露部位。初起可見皮膚出小紅斑丘疹,形同蚊跡蚤斑,迅速發為水泡,繼則出血壞死,乾燥,結黑痂,呈凹陷狀,如臍形,周圍腫脹漫延,身發寒熱。治宜用絲瓜葉連須蔥莖葉搗爛,以酒和服。余治同疔瘡。同時應隔離患者,病人所用敷料均應焚毀,所用器械均應嚴格消毒。深埋死畜,加強屠宰管理,做好預防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