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鵷雛

典故“疑鵷雛”出自《莊子·秋水》。又見唐劉禹錫《飛鳶操》:“騰音礪吻相喧呼,仰天大嚇疑鵷雛。”另參見動物部·飛禽“鵷雛”、動物部·走獸“腐鼠”。

簡介

疑鵷雛】《莊子·秋水》:“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雛(鳳凰一類的鳥),子知之乎?夫鵷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食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o指小人庸俗,怕人與之爭奪實際不重要的利益。唐劉禹錫飛鳶操》:“騰音礪吻相喧呼,仰天大嚇疑鵷雛。”另參見動物部·飛禽“鵷雛”、動物部·走獸“腐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