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館

畲族館

閩東畲族博物館坐落於福建省寧德市建新路1號的文化大院之中。整個建築風格和色彩調配突出了畲族傳統特色,大門外右側照壁以黑底紅圓圈的基調,內浮雕雙鳳。體現畲族濃郁風情特色、畲族深厚文化底蘊、烘托畲族特色村寨、帶動畲族民眾廣泛參與等因素,對畲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將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基本信息

簡介

畲族館畲族館

畲族館在寧德市蕉城區金涵畲族鄉建設,占地面積25畝,由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費孝通題書,先後接待了李鵬尉建行田紀雲、布赫等國家領導和知名人士。2004年底動工建設畲族文物館和水泥路,2007年進行裝修布館、園林綠化等工程建設,徵集各類文物1000多件。中華畲族宮(閩東畲族文物館)先後共投入建設資金1000多萬元。文物館展廳面積1600平方米,分兩個展區的鳳凰、歷史、風情、現代四個展廳,全面展示畲族歷史淵源、民俗風情、革命鬥爭、社會生活等傳統文化。

寧德市(俗稱閩東)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現有畲族人口18.3萬,占全國畲族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在歷史的長河中,寧德畲族人民創建了美麗富饒的家園,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積澱了大量的文化遺存,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風情。為進一步保護文物,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在原寧德地委、行署的重視下,1988年5月閩東畲族博物館動工興建,1989年9月竣工並開館展出。

民族歷史

畲族館畲族館
畲族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廣東、江西、安徽等省丘陵山區。1990年全國人口普查時,全國畲族有63萬人。畲族自稱“山哈”,意為住在山裡的客戶。對於畲族族源,學術界尚未定論,但普遍認為廣東潮州鳳凰山是畲族在宋代以前時期的聚居地。 浙江景寧畲族多為明初從福建遷來,景寧是畲族遷入浙江省的最早落腳點。景寧畲族自治縣成立於1984年,是目前全國唯一的畲族自治地方。畲漢人民由於長期交錯雜居,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有密切聯繫,畲族的生產生活水平與當地漢族日漸接近。只是在語言、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上,還保留有本民族的特點。畲族主要以農業為主,畲族居住的山區盛產林木及毛竹,茶葉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

從唐末至宋、元、明、清各代,福州地區畲族雖然繼續遷徙,流動頻繁,但多在福州十邑範圍內互動。羅源縣霍口一帶畲民是由閩侯、連江、懷安等地入遷定居的。連江縣小滄、蓼沿、丹陽等地畲民乃由羅源、古田、閩侯等地入遷定居的。閩侯、晉安區北峰等地畲民又是從古田、羅源入遷定居的,長樂縣藍姓畲民是從羅源白塔入遷的,福清縣鍾氏畲民是明清時期從閩南入遷的。永泰縣畲民部分是明末清初從莆仙入遷的;大部分是本邑嵩口雷氏後裔,其先祖是廣東潮州入遷的。

福州地區畲族最早往外遷徙的是唐永泰二年(766年),羅源雷進裕一家五口由十八都遷至浙江青田。南宋淳祐年間(1241~1252年),藍敬泉一支由福建羅源黃重下遷至浙江麗水小窟。明代,從洪武八年(1375年)至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的265年間,共有34支、數百人遷徙浙江景寧、雲和、青田、遂昌、龍泉、平陽、蒼南等地;從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至崇禎八年(1635年)的240年間,又有18支、數百人從福州侯官、羅源、連江等地遷徙至寧德、福安、福鼎、霞浦等處。清代,從順治年間(1644~1661年)至乾隆五十年(1785年)的141年間,共有13支、數百人從福州閩縣、侯官、連江、羅源、福清、永泰等地遷徙浙江省雲和、台州、金華、龍泉、青田、杭州、平陽、蒼南等地;從順治三年(1646年)至光緒十一年(1885年)的239年間,共有16支、100多人,從羅源、連江、閩縣、侯官等地遷往寧德、古田、福安。明、清兩代,是福州地區畲族人口的發展時期。早時畲民依山築寮為家,以拓荒為生,經營農、林、牧業和狩獵為主。連江、羅源、閩縣、侯官大部分畲民在明、清時期才定居下來,學習漢民族生產、生活方式。清朝廷將山居棚民(主要是畲民),按戶編冊,並立保甲結報,在州縣城鄉十戶立一牌長,十牌立一甲長,十甲立一保長。戶給印牌,書其姓名丁口。出則注其往,入則稽其來。清乾隆二年(1737年),朝廷頒旨繪畲民圖冊進呈;乾隆五年(1740年)起,明旨“編圖隸籍”,“編甲完糧”,逐步在畲區實行。畲民多是搭棚居住,以藝麻種菁、開爐冶鐵、造紙制菇為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識別民族成份,國家民族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邀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廈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學院、福建師範學院等單位專家、教授幾次到福州地區羅源、連江、市郊北峰等畲族聚居地方作社會歷史調查。經過專家考察論證,由國務院認定,於1956年12月公布畲族為單一的民族,確定以畲族作為其族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