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簾

畫簾

畫簾又稱甌繡,是我國三大名繡之一,即把本地盛產的水竹切成段,再嬖成薄片,拉成絲放在木製的織布機織成竹簾,然後在帘子上噴上白漆,在白漆上畫各種圖案——山水、人物、花鳥、動物以及宗教中的觀音、羅漢等,裝上軸包裝。

據載,畫簾始於唐宋,興盛於明清,最早起源於四川,光緒年間,匝繡銷往甌美與南洋各地,民國5年(1916年)溫州有人到四川學藝設立刺繡局。青田與溫州近鄰,有人到溫州學藝,於1958年5月辦起畫簾廠(前身是竹筷廠),由項則玉同志擔任廠長(現已故),開始請示清畫師吳祥幫,杭州文化局畫師魏曼飛到青田指導畫畫。由於水竹的特殊性能,加上藝術創作人員的大膽創意,構思,製作出色彩鮮明,構思獨特,富有地方風味和民族氣息的畫簾,尚時產品,部分風銷,大部分出口,1981年產值達36萬元,1985年以後生產逐漸下降,現在幾乎無人生產,作品保存不多。

現在只剩下寶幢街的陳復覆還在經營從業人員也不是10來人了。

現代畫簾圖

畫簾畫簾
畫簾畫簾
畫簾畫簾
畫簾畫簾

古代畫簾圖

畫簾畫簾
畫簾畫簾
畫簾畫簾
畫簾畫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