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鴨麴黴病

番鴨麴黴病

番鴨麴黴病指的是番鴨由於感染麴黴菌而引起的一類以呼吸困難、機體脫水消瘦、爪趾乾癟等特徵的傳染性疾病,病禽死亡率很高,可以使用抗生素類的藥物進行綜合性的治療。

基本信息

概述

番鴨麴黴病番鴨麴黴病

麴黴菌病在獸醫臨診中尤其是禽病診療中較為常見。該病主要是畜、禽接觸麴黴菌的分生孢子,經過消化道、呼吸道感染而產生的一種疾病。其特點是:呼吸困難、機體脫水消瘦、爪趾乾癟、採食量下降,雛禽發病迅速、感染及死亡率極高。若不及時採取措施,損失相當慘重。

發病特點

番鴨麴黴病番鴨麴黴病

發病季節不明顯:現在大多由於規模養殖,飼養的環境條件多比較好,尤其在育雛階段都屬人工氣候,故一年四季均會發生,但梅雨季節的發病率往往較高。

發病日齡不穩定:番鴨發病最早3日齡,最遲46日齡,但以15日齡內的居多。

平養發病率高:雛鴨發病大多因飼料或墊料發霉變質所引起;育成鴨因欄舍潮濕或飲水器周圍墊料發霉而致。離地養殖的發病率要低的多。

臨診症狀

番鴨麴黴病番鴨麴黴病

病鴨精神萎頓、畏寒扎堆;採食量下降、飲水略增;張口呼吸、機體脫水消瘦、爪趾乾癟、羽毛失去光澤;往往有輕微下瀉,常伴有黃白色粘稠糞便。

病理解剖

番鴨麴黴病番鴨麴黴病

病變主要發生在肺部。常見病鴨肺、胸、腹腔氣囊、腸系膜含大小不一,數量不等、呈粟粒狀的結節。嚴重者可見結節布滿整個肺實質,使肺臟質地變硬,失去其應有的功能:少數病例可見喉頭、氣管等處也含結節。腸道常伴有輕微炎症 。

鑑別診斷

番鴨麴黴病番鴨麴黴病

該病的臨診症狀極易於傳染性霉形體病(慢呼)、大腸桿菌病、漿膜炎(三包病)、痛風亞硝酸鹽等病相混淆,臨診中主要從以下方面予以鑑別:

觀察病理變化:麴黴菌病的特徵為肺、胸、腹腔氣囊、腸系膜等處含圓型、規則性結節,若仔細觀察可見結節周邊常伴有白色或綠色圓圈及黴菌菌絲慢呼特點是胸、腹腔氣囊、腸系膜呈高度渾濁,輕者表面含念珠狀氣泡,重者氣囊含不規則的乾酪樣物質沉著;大腸桿菌病在心、肝表面含大量白色纖維素性物質沉著;三包病則心包膜、肝包膜增厚,表面含大量膠凍狀物包埋;痛風主要表現心、肝表面含大量白色粒樣鹽性物質,輸尿管增粗、關節腫大,內含白色亞硝酸鹽沉著,並伴有飼料蛋白質含量過高的病史。

臨診中,黴菌病常單一發生;而其它病則往往上述病變一種或兩種混合出現,極易引起誤診。

細菌的分離鑑定:黴菌病可取乾酪樣結節與20%NaOH混和,略加溫後壓片,鏡檢可見黴菌的分生孢子及菌絲,其它病則不可能出現。

藥物診斷:麴黴菌病對制黴菌素敏感,抗生素、磺胺類藥物治療不敏感;抗生素、磺胺類藥物對慢呼、大腸桿菌病、漿膜炎等病治療有效,而對麴黴菌病則無效。痛風可降低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適當增加鈣質配合抗菌消炎,病情有望減輕。

治療方法

番鴨麴黴病番鴨麴黴病

首選藥物是制黴菌素。據報導治療麴黴菌病的藥物有綠化銅碘化鉀等。但取材不便,療效也不顯著,而制黴菌素取材容易、使用方便、效果比較確實,應當是治療該病的首選藥物。

對症用藥,講究方法。發病鴨由於採食量下降,用藥時應採取一半藥量拌於飼料一半藥量飲水,使鴨子能儘早儘快吃到藥;藥物要攪拌均勻使用。

正確劑量是治病的關鍵。通過對雞、麻鴨和番鴨間用藥量的反覆比較後感到:番鴨麴黴菌病對制黴菌素的耐藥性要比雞、麻鴨大得多;若按雞、麻鴨的劑量來治療番鴨,則幾乎無效。

切斷致病原是鞏固療效的保證。該病主要是畜、禽接觸黴菌的分生孢子,經消化道、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病原主要是飼料或墊料發霉而產生的分生孢子,故杜絕霉變飼料和發霉墊料,剷除病原,至關重要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